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宣布,南极上空的臭氧因继续受破坏而缩小,预计2050年以前不会恢复到正常水平。8月底的卫星观测表明,同1964年至1976年间的臭氧含量相比,南极上空的臭氧平均减少了将近30%。在一年的这段时间里,这样大幅度地减少是非同寻常的。今年秋天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有可能大于去年。这将对居住在南极附近的居民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 标签: 南极 臭氧层 臭氧空洞 健康危害
  • 简介:阿朱看着吴老师,久久地看着,突然泪流满面。也是前不久她才知道,吴老师的左脚,是假肢,要比右脚穿大一码的鞋子……人与人是讲缘分的,阿朱就很喜欢班主任吴老师,不但喜欢她的课,就连她走路一跛一跛的样子都喜欢。阿朱没有母亲,在心里,她是把吴老师当作母亲的。她喜欢盯着吴老师的跛脚看,在心里一遍遍地计算老师该穿多大的鞋。她的心里,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吴老师也喜欢这个人穷志不穷的阿朱,为了不让阿

  • 标签: 一遍遍 千层底布鞋 摇摇头 原来如此 五百 对你说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正>在美丽神奇的西双版纳,勤劳善良的傣族人民一年里有三个重要的节日: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虽然都是节日,但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其中,关门节就是比较独特的一个。从过泼水节到关门节,中间间隔三个多月的时间。关门节开始,傣家人就有了许多独特的禁忌——不得兴土木建新房、不得举行结婚庆典、出远门走亲串戚等等。这段时间,傣族乡亲们因为农忙,关门节虽然没有泼水节那样的热闹场面,但却有不少

  • 标签: 关门节 物质文化 开门节 中间间隔 勤劳善良 橄榄坝
  • 简介:<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守护精神家园、留住人类文化基因、保护

  • 标签: 物质文化遗产 精神家园 精神财富 手工技艺 宗教节日 高级工艺美术师
  • 简介:一辽宁省东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局长吕德章同志的带领下,经过1997年一年的艰苦努力,砺精图治,苦练内功,外塑形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一举摘掉后进的帽子(1996年度该单位曾是东港市机关中惟一不达标单位).

  • 标签:
  • 简介:<正>现代小说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发展,就是有了真实的场面感。小说都要给出场面,它是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的场所。但是有了场面并不等于有了真实的场面感,这儿所谓的场面感,是一种切身亲在的场面体验。在古典小说中,我们读到的场面都是从外面看见的,它是一个被观察的对象,被描绘的对象。这种场面最大

  • 标签: 现代小说 叙述者 古典小说 短篇小说 情节发展 作品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物质和元间的对立统一是这个世界存在的基本方式,元间作为和物质对立统一的一个范畴具有这个世界最基本存在方式的本体论意义,在物质和元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 标签: 世界存在 元间对立统一 基本方式
  • 简介:诗歌是人类心灵秘史的语言承担。进入现代以来,诗歌的功能日益向“开拓人的意识面”、“改善人的感受性”、“教会人类用新的语言来感觉”这一方向拓展,也就是说,诗歌日益承担起外在力量对人性遮蔽与

  • 标签: 诗歌 人格精神 自我意识 生命本能 事象抒情 反讽抒情
  • 简介:自从中国神话中的嫦娥飞月的故事问世之后,文学作品就向世人提出一个千古难解的谜团:在人类的爱情生活中,面临着精神与物质的两难选择,——如果两者都具备,那是花好月圆,如果二者缺一,特别是缺了后者,那么,爱情的悲剧便成为不可避免。由此演绎了几千年以来的难以算计的男女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的故事。

  • 标签: “曾树生” 人物形象 《寒夜》 中国 长篇小说 巴金
  • 简介:《规定》明确提出,管理存在以下五种情况的,不得受让标的企业国有产权:一是经审计认定对企业经营业绩下降负有直接责任的;二是故意转移标的企业资产或在转让中通过关联交易影响标的企业净资产的;三是在转让过程中采取各种方式弄虚作假压低资产评估结果的;四是违规参与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相关重大事项决策的;五是无法提供受让资金相关来源证明的。

  • 标签: 企业国有产权 管理层 新规 企业经营业绩 资产评估结果 国有产权转让
  • 简介:<正>在陕西这支文学创作劲旅中,京夫的起步是比较早的。但是,他前进的步履却是甚为艰难的。这既有来自生活重担的挤压,也有发自内在艺术生命的困惑。就其文学创作时间而言,从60年代初到90年代,已有30年了。这30年间,他创作的小说,报告文学等已超过三百万言。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京夫的文学创作,我从来只忠实于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我看来,京夫的中短篇小说,的确有不少上乘之作,象《手杖》、《娘》、《神事》等。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京夫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手杖)、《娘》等作品塑造了自己在当代文坛的形象,直至长篇小说《文化》、《八里情仇》相继问世以后,才把自己的文学形象,进行了一次重塑。

  • 标签: 《八里情仇》 审美建构 历史把握 文化层 平民意识 审美意识
  • 简介:运用英伽登文学作品分层理论解读,指出是由声音、意义层面体现出雍容淡雅、天趣盎然之风格,形象、观念层面以"有益人心"为主旨,而作品含混蕴籍的深层次原因是支配纪昀思想准则的儒道佛冲突和整合.

  • 标签: 《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解读 有益人心 儒道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