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最红的《白蛇传》故事,不是京昆,不是越剧,而是粤剧中的《仕林祭塔》。伶人竞相习唱《仕林祭塔》,哪家剧院上演此戏,门前必有行人驻足,徘徊不忍去。隔墙听曲,也能消磨些许惆怅。《仕林祭塔》唱段抑扬顿挫,穿云裂帛,韵味浓郁,不是谁都能唱好的。风靡上海滩的这一曲,是粤剧全女班"群芳艳影"正印花旦李雪芳唱红的。朱孝臧、况周颐、潘飞声、简琴斋等沪上和岭南名士因捧李雪芳被称为"雪党",他们亦乐在其中。

  • 标签: 旧上海 粤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白蛇传》 上海滩
  • 简介:我的老照片收藏馆中有几张特殊的照片,它装帧在硬板纸上,并蒙上了一层极薄透明的塑料纸,照片的相应部位上打有凹凸不平的点子,它们是布莱尔盲文,显然,这些照片是一位盲人保存的。

  • 标签: 盲人 照片收藏 亲情 布莱尔
  • 简介:老家的闲屋里躺着一台收音机小型的,蒙着灰尘我拿起它,上面留下了清晰的拇指印我试着打开了电源开关里面传出了微弱的电流声和戏曲声飘忽不定的,好像来自遥远的彼岸。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正>打开门,呼吸的是新鲜空气,眺望的是远方。踏上路,向往的是美好未来,放飞的是梦想。——题记起点还记得乡下那扇厚重的木门吧?那是岁月沉淀下来的厚重的历史。门内,写满了慈祥和关爱,门外,有阳光、有雾、有水,房前屋后,还堆满了风景。那个时候的你,还无法推开厚重的木门,可你却多次透过门缝,看到了门外那条延伸至远方的,看到了门外那精彩的世界。于是你说:当我能打开这扇门时,我将开始人生的起点。终于,"吱呀"一声,在一个晨雾缥缈的日子

  • 标签: 在路上 胡新 不知道
  • 简介:豢养黑贵宾“黑噜噜”,必须定时离开电脑。世界对它鲜嫩可喜,每回外出,四足齐飞,我跟在后头扯狗绳,它是只草原的豹,领我去它想去的地方——此乃“遛人”。刚开始怕生,颤着脚,步不出家外50米短巷子。月余,它尝试走至妈祖庙口。再来,心野了,随心所欲,红泥盆植栽、树草地,它一洒记号。

  • 标签: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岁时路》
  • 简介:新搬的家,稍有闲暇总是喜欢到城北的山坡上走。拣一条僻静的少有人走的。或者,裸露的岩石把灌木挤出了疆域,挣出的一条不是。我曾经被引入过误区,以为无论如何能穿透屏障抵达山顶,结果却无功而返。那些野树棵子织起的帷幔密不透风,真就是个寸步难行。它们带尖儿带刺儿带张牙舞爪,别说穿透,近身都难。头发上、衣服上落满了冬日的灰尘,沾满了草籽和枯树叶子,人整个成了一只刺猬。不是所有你以为是的地方都能走得通,它

  • 标签: 少有人走的路 无功 城北 百花洲 攀爬 上帝之手
  • 简介:一棵苦楝树长在茶摊旁边,几只麻雀在树上说话.七嘴八舌很开心。苦楝树的四周蕴满了茶气.每片叶子像茶碗里的茶叶一样鲜嫩地舒展着。三奶半个上午已经烧开了两锅茶水.这会儿她闲了下来。她在路边摘了一朵豆瓣花,花间落下的露水在阳光下闪亮。三奶将豆瓣花插入发际时.爹说:“闺女,有客来了。”三奶看了看四周.没有一个人影。三奶说:“爹你说假,哪里有客?”爹吐了口烟,说:“你仔细听听。”

  • 标签: 悲伤 茶叶 豆瓣
  • 简介:月亮寻了一块枕头一样绵软的云隐了进去,星星们的眼睛眨得也就愈加闪亮,好像按捺不住商量着要聚会去轻歌曼舞,不过终于一言不发一动不动。朵朵暗色的云似乎在等着她们,齐齐停了脚步,风也不敢来打扰。连平时努力着挺胸抬头的树们这时都舒展了臂膀,憩在了这静止的墨色虚空之下。叶子上一滴露缓缓滑过叶心,闪了一丝暗暗的晶莹,就立刻穿过枝丫溶进了盖着绿绿的地衣蛋糕一般蓬松的泥土里,没有一丝声响,像是怕惊动这罩着一层暗暗灰光的一切。太阳在地球另一侧正是中天,这里的所有也就沉在这寂宁里,遵守着夜深人静物更静的规则,幽幽地眠在这片虚辽的世界。在这里,你能听见虫们嬉戏悠游的窸窸窣窣、鸟们甜梦哺幼的咕咕吱吱、甚至小心翼翼乞食的鼠们悄悄的脚步,不过这些声响都在概念中更是证明了这天地的寂静。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有一天我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个废弃多年不用的邮箱。想着密码应该都忘了,但事实是我毫不费力就输入了密码。这个也不难解释:密码并没有失去,而是一直藏在下意识里。我善于给生活细节中的疑问找个无伤大雅的答案,就像丧偶的男人为孩子找个后妈一样理所当然。打开这个邮箱,竟然有一封未读邮件,时间是五年前的九月份。发件人是陌生的。我打开这封邮件:小萱,你好。你一定会很好奇我怎么会写信给你。昨晚我失眠了,满脑子都是你美丽的倩影。昨晚见到你,是我人生中最特别的时刻。

  • 标签: 幸福 生活细节 密码 下意识 邮箱 邮件
  • 简介:上篇关维孔被池塘里的那株植物吸引住的时候,意识到他正在G县的西郊。他似乎还特意抬头看了看天空,深秋时节傍晚的天空是悠悠的深蓝色。太阳西斜了,稀薄疏懒的阳光一片苍黄,慈祥而乏力地照耀着郊野的风景。是那株植物终于让他的神经有了一丝兴奋。池塘是南疆农村时而可见的那种池塘,岸边丛生着的芦苇,苇丛泛出一片金黄色,在微风中轻轻摇荡,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那株植物生长在离岸很近的水面上。

  • 标签: 改造 植物生长 池塘 兴奋 神经 芦苇
  • 简介:山坳秋天正在破产,颜色更加鲜艳大地的身体里打捞出了一座宫廷这个在地图上尚未标出的地点,我喜欢。周围山冈耸立,现在已走到了最凹陷的位置天是静止的,云是清虚的溪头那座破旧的亭子应当写进县志身边的大青石可用来醉眠,这些我都喜欢。

  • 标签: 路也 过了这个村 风雪夜归人 刀剪 醉眠 贝壳状
  • 简介:中国的历史绝大部分章节都写着金戈铁马,在血雨腥风中上演天下兴亡的连续剧。毫无疑问,男人是这部连续剧的绝对主角。但是有一条河流,有一位女人,却给风云激荡的史书留下充满女性光彩的一页,这条河流叫香溪,这个女人叫王昭君。当车入兴山境内,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车窗外那条潺潺流动的小溪就是香溪时,我的目光便随着时隐时现的溪水,一直抵达位于神农架的香溪源头。

  • 标签: 桃花 连续剧 王昭君 神农架 河流 女人
  • 简介:她和我是同一年代生人,却在本世纪初都快跨入四十岁门槛时才认识。她叫王淑芬,诗名已经很响,家的住处也颇有诗意:宽甸县太平哨镇钓鱼台村。那时她的儿子刘宏升就在我任教的学校读高中,所写的诗文频频在我编辑的校报上亮相,我正待探究这孩子的背景,有人告诉我,他的母亲就是王淑芬。

  • 标签: 诗意 钓鱼台 宽甸县 诗文
  • 简介:814是跨越北京城区和河北燕郊的9条主要公交线路之一。清晨,等车队伍最长时达到300米,但十几位老人总能站在队伍最前端。为了让儿女多睡十几分钟,能在上班的路上有个地方坐坐,这些老人提前到公交车站替儿女排队。

  • 标签: 燕郊 张红 北京城区 人从 公交车站 还给我
  • 简介:剧本作为舞台艺术的文本载体,在保存舞台艺术和承继剧种历史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研究价值。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藏有剧本近三千本,为年代从20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广州地区创作上演的粤剧剧目,主要系当年因剧目审查需要各剧团提交集中而来。这批粤剧戏班内自用的剧本,与出版商刊售的铅印本一同重构出当时粤剧剧本概况,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在粤剧舞台上搬演的剧目,反映出当时广州的演剧情况,对研究粤剧剧目形制、舞台演剧情况等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广州地区 粤剧 剧本 文学艺术创作 舞台艺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