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吴均是齐梁之际一位饶有特色的诗人.在清绮平和之作充斥整个诗坛的时候,他能够创造一种卓然异立、亭亭高标的诗格,并以其名命名而独成一体,这在齐梁间是独一无二的.

  • 标签: 吴均体 诗歌 吴均 诗格 南朝 语体特征
  • 简介:时值"五·四"时期著名诗人邓吾诞辰100周年之际,我刊特选发新近出版的邓吾诗选《白鸥》中的诗作4首以飨读者,同时刊载该书序言及简介,藉以寄托对这位被郭沫若誉为清醇诗人的诗坛前辈的追思与怀念。

  • 标签: 五·四 郭沫若 创造 季刊 序言 诞辰
  • 简介:<正>钱夫,名家治。夫又作甫,是他的字,浙江杭州人。钱夫先生是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父亲。钱夫与鲁迅先生友谊至深,值得一记。

  • 标签: 鲁迅 钱学森 友谊 科学家 同窗 浙江
  • 简介:本文通过蒲松龄创作小说的文学个案,揭示文言短篇小说的新意想和新文采,即它的艺术新,探讨蒲松龄在小说美学上的重大突破,指出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蒲松龄是对短篇小说这一文学体裁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的第一人.

  • 标签: 蒲松龄 狐谐 短篇小说 艺术新质
  • 简介:从区域文化的视角来看,恐怕很难有比南岭造成的阻隔,更大地造成了文化态的差异,使得中国文化呈示出更为五彩缤纷的格局。中原文化,是可以涵盖齐鲁、三晋、燕赵、陕秦……等区域文化的,甚至近代的江南文化——虽然已有了一定的距离。但是,南岭以南,由于濒临大海,自古以来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连结

  • 标签: 区域文化 中原文化 中国文化 广府文化 南方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
  • 简介:河北青年作家胡学文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在小说文坛上日益名噪鹊起。他的小说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不时地被《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报刊杂志转载,一些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搬上了银幕,另外还有不少的创作获奖等。一如这个不善言辞的小伙子的脾性一样,他的作品不玩什么新花样,在他的艺术假定生活中一切都是“实实在在”,正是他自己性格的展示和理想的追求。胡学文大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实实在在、而且颇有成绩的乡村教师。在那里,河北坝上高原,一年两次风,春到夏,秋到冬,白毛雪会把天地昏晓倒转过来的地方,苦寒、蛮荒、贫瘠、穷困、落后;

  • 标签: 胡学文 河北 小说创作 文学评论 心理欲望 人民群众
  • 简介:<正>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先说明一下诗和小说化在此的含义。诗指的是一种审美境界,诗是最能达到审美极至的一种文体,故以此指称散文的审美性。对散文来说,其美感作用发生需要达到一定诗的高度,诗是散文的美质,散文的灵魂。小说化指散文文体结构的现代化、开放性。当代散文作者思维方式变革,在遣词造意,谋篇布局上吸收其它文体的优点和长处,兼容并包,使散文外包装呈现丰富多样的面容。台湾的散文作家一直兢兢业业地在这块园地里耕耘着,对散文的技巧、形式、内容深为用心,他们在对散文传统依然悉心爱护的同时

  • 标签: 诗质 当代台湾散文 小说化 造意 余光中 欧化句法
  • 简介:本文对的创作背景以及艺术构思、题材创新、形象塑造、细节描写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表明蒲松龄的小说创作已突破旧的志怪传统,开创了新形式,进入了自觉的艺术创造的境界.堪称近现代小说的先声.

  • 标签: 艳遇 昆虫 幻想 绿衣女 蒲松龄
  • 简介:<正>各国文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个国家要了解和掌握全人类积累起来的文化,就得要介绍外国和同外国进行文化交流。而接受外来文化最有力的手段是翻译,无论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等,翻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在扩大民族文化艺术,丰富民族语言和有助于文艺家的文体及其形式的锤练外,而更重要的

  • 标签: 重要意义 相互联系 鉴别能力 外国文学作品 国家 社会效果
  • 简介:<正>一、不可“一以意造”,应“神与万物交”苏轼曾以酿酒、烹饪等力例,指出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物质条件下,制作出来的东西其“美恶不齐”却可以相差很远。这是为什么?他说此中有是否掌握了规律的问题,还

  • 标签: 个性特征 客观事物 苏轼论 吴道子 创作态度 精神面貌
  • 简介:几年前我刚到长江水利委员会时便知道了盛平章其人,而认识他则是在今年春我到陆水的采访中,他身材不高,却很魁梧,眉宇间透着睿智、刚毅和严峻;他谈吐文雅,坦荡庄重,充满了阳刚之气。近几年就是以他为首的一个领导班子,使一度连年亏损、陷入困境的陆水自动化设备厂效益扶摇直上,在国内同行业中已颇具名气。全厂已拥有水、火电励磁装置和部分施工机械的批量生产能力,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东南亚及南北美洲许多国家。今年,该厂将年创产值500万元,比上年有大幅增长。

  • 标签: 厂长盛平 委水 枢纽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