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江淹《别赋》:“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惊,……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者乎?”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十二单元“古汉语的修辞·(四)倒置”引此赋于“心折惊”下注:“应理解为骨折心惊”。认为“由于对仗、平仄和押韵的要求,古代作家往往着意造了一些词序颠倒的句子。

  • 标签: 《古代汉语》 修辞手法 古代作家 联绵词 欧阳修 古汉语
  • 简介:文章从鼻音韵尾的音值变化和尾韵类的分合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兰银官话尾韵的演化。发现兰银官话的尾韵根据中古阳声韵韵摄的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的尾弱化和脱落的现象;同时,中占不同的阳声韵韵类、阳声韵和阴声韵韵类之间有合并现象。

  • 标签: 兰银官话 鼻尾韵 鼻音韵尾 阳声韵
  • 简介:文章对汉语方言中894个尾增生语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声母、韵母、声调对尾增生的影响,发现高元音最容易增生尾,低元音增生尾需要有声母条件(声母为鼻音或高气流辅音),声调与尾增生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从音节角度看,汉语方言中C鼻音V高音节的尾增生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地域分布也最广。尾增生是听觉感知所引发的音变。

  • 标签: 汉语方言 鼻尾增生 听觉感知 声母 韵母 声调
  • 简介:古藏语有m-、fi-两个冠音可以和不同的塞音、塞擦音组合成不同类型的冠音声母,发展到现代藏语方言,冠音声母的分布、演变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其来源也比较复杂。根据我们的考察,藏语冠音声母根据基本辅音的清、浊不同来源不同,基本辅音为浊音的冠音声母来自不同前置辅音的“整化”或鼻音,而基本辅音为清音的冠音声母一部分是从其他前置辅音的“整化”来的,还有一部分从前一类冠音声母分化出来的,单纯的鼻音同时也能演变为冠音声母。

  • 标签: 藏语 鼻冠音 方言分布 特点 历史来源
  • 简介:摘要玛丽玛萨人是居住在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汝柯、格花等村的一个族群,人口不足3000人,是维西独有且鲜为人知的一个族群。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民族识别中,玛丽玛萨人由于语言上与纳西族东部方言较为接近而被划分为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的一支。本文选取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汝柯村为调查点,建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收集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发音人所发的不同部位的冠音词汇,分析老中青三代不同年龄段的相关词汇的发音,验证冠音是否逐步变成同部位鼻音或浊塞音/塞擦音。

  • 标签: 玛丽马萨话 鼻冠音 语言接触
  • 简介: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与离散文学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主题。该文通过对华裔美国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进行的详细文本分析,探究了美国华裔文学作品里沉重的历史书写和华裔群体所负载的沉重的心理及文化创伤。

  • 标签: 《骨》 历史记忆 创伤
  • 简介:本文首先追根溯源,简要介绍了“归化”一词的中英文含义。接着以赵元任译《阿丽思漫游奇境记》为个案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剖析了归化策略在童书翻译中的成功运用。最后指出翻译策略的选择要视读者和社会的需要而定。

  • 标签: 翻译策略 归化 童书
  • 简介:世纪版对原版的修订是一次脱胎换的大手术,使之由表及里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成为一本能够满足今日广大英语学习者和工作者需要、具有时代气息的全新英汉词典.世纪版对原版的修订主要有四方面:一、条目的增删;二、释义的修订;三、例证的更换;四、习语的清理.通过对原版内容的彻底修订,再加上插图和附录的增设、版式和装帧的更新,世纪版的面貌焕然一新,继续受到读者的关爱.但是,尽管世纪版对原版作了方方面面的大修订,它仍依赖于原版编纂者的成果.由七十余位编写者合力编写的原版功不可没.

  • 标签: 原版 英汉词典 英语学习者 习语 例证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