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我们常说“认字认一边,不要问先生”,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是“断句一边,误解了老先生”。下面笔者试举些实例。我们经常讲一句这样的名言“宰相肚里能撑船”。说得久了,以为就是要求宰相肚量大或只要求宰相肚量大。殊不知,我们其实只说了名言的一边,还有一边

  • 标签: 断句 名言 语义 误解
  • 简介:<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一段极为精彩的文字:“……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汗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是司马迁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其人其文的称颂,推崇备至而不溢美,文辞华饰而不虚浮,行文往复回环,曲尽其妙。每读至此,辄令人唏嘘慨叹,荡气回肠。可惜,这段绝妙文字至今还有一个标点的疑案,影响了对文意的准确领会,这就是“不容”与“自疏”当连还是当的分歧。一种断句法即如上面所,“不容”属于上

  • 标签: 屈原 自疏 司马迁 方法问题 标点 断句法
  • 简介:《易经》卦爻辞基本分为占问辞和占辞两部分,后者的占专用辞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卦爻辞文化价值构建倾向。从文化符号学标出性理论角度对《易经》占专用辞文化价值标出问题的研究表明,周初周人在通过《易经》进行文化价值构建的过程中,中项偏向吉一端,因此正项为吉,异项为凶。在《易经》卦爻辞系统的占价值判定方面,中项起到了主导作用,祈福禳祸的取向非常明显,总的倾向是趋吉避凶。另外,对"大吉"一类占辞进行的价值取向分析表明,它们所涉的内容都属于非常重要的方面,诚可视为当时周初家国方针大纲的要点。

  • 标签: 《易经》 占断专用辞 文化标出性理论 符号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 标签: 语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 舍本逐末 语文教育 视界 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