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基于实际语料调查的统计结果,探讨程度副词的句法和语用表现与其特征和量化功能的规律相关

  • 标签: 量性特征 程度副词 调查
  • 简介:文章从分析“很”与含数量词语的动词短语组合中数量词语所受的语义限制条件入手,对虚和实的概念进行了重新阐释,并厘清了其与约、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汉语学界之前在相关研究中提出的tr不定量’’条件所不能解释的一系列现象。文章认为虚和实不是单纯的语义范畴,而是介入了语用因素的句法语义范畴。

  • 标签: 虚量 实量 约量 确量 句法语义范畴
  • 简介:日语动词按照语义有无意志,可分为意志动词和非意志动词两类。意志特征可从两个层面观察,即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前者以他动词为主,具有命令、可能表达功能,主要体现在词汇的语义层面,突显动词意志的绝对;后者在词汇层面为非意志动词,通常缺乏意志、可能等表达,与上述绝对意志动词形成对照,但在句子中如有副词、助动词、助词参与,有时也会有意志。该意志主要体现在句法层面,突显动词意志的相对。对动词意志特征的认识,这两个层面观察都不可或缺。尤其是使役态与助词「を」的参与,成为动词意志的重要标志。

  • 标签: 动词 意志 非意志 词汇 句法
  • 简介:本文讨论了理解的选择特征。理解的过程本质上说就是一个意义生成和信息获取的过程。而意义的生成又取决于如何把不同的符号通过隐喻和转喻等方式组合成文本并最终使该文本的意义自然化,这正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而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不同的文化背景等语境因素又决定了这个过程的选择特征。了解这一特征对我们进行外语教学,尤其是涉及文本解读,翻译和跨文化交际时,都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理解 选择性 隐喻和转喻 自然化 语境
  • 简介: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的喻象设置,论述比喻修辞在传统认知功能和形象审美功能的基础上所呈现的直觉、隐喻、情节和象征等现代特征

  • 标签: 张爱玲 比喻 喻象 现代性
  • 简介:本研究使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旨在描述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之间的相关,以及学习者元认知控制能力对投入假设下词汇学习的影响。60名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大学生参加了本研究。这些受试者首先完成一份元认知调查,随后他们参加了一项词汇测试,在词汇测试后受试者被要求完成三项投入不一的任务。研究人员对其中的12名受试者进行了访谈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元认知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高度相关。依据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能力水平,学习者被分为四个组别。研究发现,尽管所有组别都从投入最高的任务中受益最多,他们的元认知控制能力对投入假设下的词汇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一点也在访谈结果中得到验证。最后,研究对通过投入假设任务进行词汇教与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元认知知识 控制能力 投入 词汇学习
  • 简介:语言符号的象似强调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可释,理据和非任意。文章从英汉儿童文学出发,主要分析了象似原则的四大方面,即语音象似,数量象似,顺序象似和距离象似。并针对目前对儿童文学象似研究不足的情况,试图将象似与儿童文学联系起来,初步探讨象似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 标签: 儿童文学 语音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
  • 简介:汉字的科学表现在它具有明确而简洁的结构。只有结构才是汉字本质特征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以作者发明的元音码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以系统工程学的新思维,阐释了汉字的结构层次,结构成分和结构类型,翔实地论证了汉字科学这一宏观结论。

  • 标签: 汉字系统 科学性 结构层次 结构特征 笔画 结构成分
  • 简介:摘要日语与汉语有密切地联系,历经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拥有了独特的语言体系与特色,词汇十分丰富,受容极强,且极富变化。日语中存在一些有趣的现象,如“同字異音”同訓異字、同音異義語(どうおんいぎご)、同音異字,熟字训,词汇语序颠倒等等。本文从这几方面入手就日语词汇读音与词义的关联特征作一些探讨。

  • 标签:
  • 简介:广州方言的“形+”实际上包含两种性质各不相同、且成互补分布的语言成分,不能一概看作是量词接受形容词的修饰。数词后的“形+”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中心在后,仍保留量词的语义特征和基本的语法功能,但已经和量词有一些不同。不出现在数词后面的“形+”基本上是一种后补式的合成词,中心在前,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接近性质形容词,其中少数有专门的词义,已经是地道的形容词,但大部分仍和典型的词有所不同。

  • 标签: 广州方言 形容词 量词
  • 简介:新世纪初年,写作学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出许多有价值的学术专著,姚承嵘先生的《写作学》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部。它注重写作学的“术”特征,为改变我国写作学界近年来忽视实践,崇尚为理论而理论的倾向作出了贡献。

  • 标签: 写作学 呈现 重写 突出 倾向 景象
  • 简介:隐喻过程是对隐喻生成和隐喻解读的统称。在隐喻过程中,喻体的部分概念特征被析出,并置换本体的部分概念特征。常规的隐喻过程是喻体和本体之间对称的概念特征置换,非常规的隐喻过程分为两种,即喻体的概念特征要么析出太多,要么析出太少,由此造成概念特征置换的非对称。概念特征析出与置换的过程受两个因素制约,一是信念强度,二是认知兴趣,两者同时作用于隐喻过程。

  • 标签: 隐喻 本体 喻体 概念特征 认知 信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斯帖记》作为圣经中以女性命名的两卷之一,展现了民族女英雄以斯帖的故事。本文通过对《以斯帖记》的戏剧冲突、戏剧情节、戏剧手法、戏剧结构和戏剧意识几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的戏剧化特征。从文学的角度研究圣经,对小说体裁的《以斯帖记》进行戏剧特征的研究,一方面展现了希伯来早期小说创作的特征,深化了对当时文学创作内涵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圣经文学的研究开辟了不同的角度,使圣经文学的研究不限于宗教教化,根据文学特点进行不同的阐释。

  • 标签: 《以斯帖记》 圣经 圣经文学 小说 戏剧性
  • 简介:网络英语学习者有其学习方式的独特性,因而学习效果与在校生亦不尽相同。本文旨在探讨中国英语网络学习者的不同维度的词汇(被动、半主动及主动)以及写作文本质量之间的关系。本文测试对象为北京某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英语专业一年级学习者(N=31)。

  • 标签: 被动词汇量 半主动词汇量 主动词汇量 写作质量
  • 简介:本文认为时间结构包括时、时点和时段三个主要方面。文章对《史记》的时量成分、时点成分和时段成分进行了详细描写和穷尽性统计,揭示了《史记》时间表达的全貌,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确凿的数据。

  • 标签: 时量 时点 时段
  • 简介:本文基于ADRIM模型,采用ERPs技术,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为被试,探讨了隐喻识解过程中可能特征提取的心理现实。实验采用单因素三水平被试内设计,实验材料以随机方式呈现。每组实验材料包括语境句、关键句(隐喻句或直义句或无关句)、探测词和陈述句;被试对探测词的真假做出判断,并判断陈述句的内容是否与前面语境句和关键句相符;实验记录被试判断探测词的反应时和脑电。实验结果显示:(1)对三类句子条件下探测词真假判断的反应时进行比较,隐喻句条件时间最短,直义句条件居中,无关句条件最长;(2)对三类句子条件下探测词诱发的N400波幅进行比较,隐喻句条件诱发了显著的N400,其波幅显著大于直义句,而且隐喻句和直义句条件均小于无关句条件。研究得出了如下初步结论:(1)汉语母语学习者在隐喻话语理解中的可能特征提取具有心理现实;(2)关于语义修辞话语识解机制的思辨探讨获得了初步的电生理学证据支持。

  • 标签: 隐喻 识解机制 事件相关电位 可能性特征提取 心理现实性
  • 简介:本文从经验与理论两个方面,论证"来着"为"语气词",在语义上选择"近过去"或相似的特征,在范畴上选择CP(相当于句子).通俗地说,"来着"的所谓"近过去"义是由它范畴选择的CP所负载的而非它本身所固有的.这样处理的解释力会更强,同时这样的处理也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功能范畴的研究上.

  • 标签: 来着 语气词 语义选择 范畴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