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一段玉裁的古韵学有“古合韵”一说。什么是古合韵?《六书音均表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凡与今韵异部者,古本音也。其与古本音有龃龉不合者,古合韵也。”

  • 标签: 段玉裁 叶音说 古本音 合韵 古韵 六书
  • 简介:在世代流芳的《万集》中,万歌人们究竟写下了多少咏花歌?据日本摄影家、游记作家大贯茂先生所著《万花名歌》(每日新闻社1988年12月版)一书的不完全统计,集中咏及芳草花木的计1,420余首,约占《万集》总歌数的三分之一。

  • 标签: 《万叶集》 花歌 大伴家持 大伴旅人 水晶花 山上忆良
  • 简介:在俄罗斯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传说中植物形象占有重要的位置,俄罗斯人以自己独特的文化视角来观照花草树木,赋予它们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民间故事与古老习俗为依据,介绍一些植物在俄罗斯文化中的意象含义。

  • 标签: 俄罗斯文化 植物形象 意象含义
  • 简介:那是一种毫不起眼的花,被懒散的我们扔在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落。但是,只有那个角落才能配得上它吧。一座红墙剥落的老房子,露出里面的土色,门窗上布满了尘土,一种岁月的回忆充溢在老房子周围。我也不知道房子里放些什么,只能从模糊的窗户里看见里面全是各种柜,后来才知道其实是房山石经的拓片。

  • 标签: 昙花 房山石 珊瑚化石 房子 菩提树 角落
  • 简介:宪祖是晚明优秀的剧作家,一生创作戏曲三十种。他的传奇代表作《鸾鎞记》在创作手法、人物塑造、情节构思和结构安排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显示出该剧独特的艺术风格。

  • 标签: 叶宪祖 《鸾鎞记》 艺术特色
  • 简介:系统地考察江有诰的音,不仅对重新认识音说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全面准确评价江氏古音学的成就。王力等先生认为江氏的音和朱熹的音无异,是乱改字音。文章统计了江氏《诗经韵读》中全部的音,共有58处。通过全面考察这些音,发现江氏的音并不是乱改字音。他的音标准是他确定的古音,他的音本意是多音定一音。

  • 标签: 江有诰 《诗经韵读》 叶音 多音定一音
  • 简介:顺治四年(1647年),京城镶红旗满洲觉尔察氏成格承袭骑都尉,缘自其父巴智宜喇赤“从征积有军功”而追赠的世职。至顺治八年(1651年),成格凭“巴智宜喇赤之裔”身份获诰命,授为通议大夫。同时,覃恩封赠其祖父阿哈(阿海)、祖母赵佳氏。迨至顺治十四年(1657年)成格祖父母再获诰封。溯自福陵觉尔察氏始祖索尔火,阿哈、巴智宜喇赤、成格一脉世系清晰,其满汉合璧诰命的留存,可资觉尔察氏研究。

  • 标签: 叶成格 诰命 觉尔察氏
  • 简介:藤原俊成的歌论书《古来风体抄》前后两稿中抄录出的万歌在文字上存在着细微的差异,本文通过对一首和歌文字差异的分析,借助俊成本人的作品论证这一字之差并非是辗转传抄引起的文字错误,而是俊成有意改动的结果,进而得出结论:在这一改动的背后,潜藏着作为新歌风开拓者的俊成与因循守旧的六条家之间日趋激烈的对抗。

  • 标签: 古来风体抄 万叶集 藤原俊成 显昭
  • 简介:天才诗人赛宁以其感情真挚的浪漫主义抒情和独特的意象主义表现手法闻名于世。《波斯抒情》组诗寓情于景,音韵动人,是诗人爱祖国、爱美景、爱恋人的画意盎然的和谐境界。本文试从诗歌特色的角度来分析组诗第七首《晴空的气息澄清而蔚蓝》中细腻的情感和隽永的意境。

  • 标签: 叶赛宁 和谐境界 诗歌特色
  • 简介:从文献材料可知,宋人不但将音用于解说古诗用韵,也用于当时诗歌创作之中。宋代实际有“古音音”与“作诗音”两种音法。宋人诗歌创作叶韵实例,所之音都有其文献记录或实际语音的根据。因此,诗歌创作音与古诗音一样,都只是标志突破礼韵规范的“多音定读”以谐韵而已。两种音的精神相通。文章还分析了两种音的差异,指出要全面了解宋代音,就不可忽视“作诗音”现象。

  • 标签: 宋代 诗歌创作 叶音 通语 方音
  • 简介:《语文新圃》2002年第五期刊有群英同志的文章《兰芝被遣为哪般?》(以下简称文),文章通过综合比较,先排除了“四德”中的后三项,从而确定问题出在“妇德”上,又进一步说是因为兰芝“不顺婆婆”,随后还列举了《汉书》、《后汉书》中的例子。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能让人信服。

  • 标签: 语文 综合比较 商榷 后汉书 母亲 封建社会
  • 简介:旅人与忆良生活在同一时代,在同一个地方为官。二人虽是上下级关系,但在艺术上却是挚友、知音。在创作理念上都深受外来思想的影响,并在作品题材与格式上大胆创新、另辟蹊径。但由于二人出身不同,人生遭际不同,因此他们对外来思想的吸收不同,反映在和歌中的人生观也大相径庭。《万集》开以诗歌形式抒发情感、探索人生之先河,而旅人、忆良在这方面成就显著,因此为后人瞩目。

  • 标签: 个性化 外来思想 反映现实 忧患意识
  • 简介:<正>清人讨论戏曲,今人研究周德清和《中原音韵》,常常提到"北《中原》,南遵《洪武》"。但是,除了戏剧学界曾有人偶而涉及这个问题(长海1986,154—155页、252—253页),还没有人进行过专门研究,以至学术界不明其义,不知其源,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深入开展。"北《中原》,南遵《洪武》"的本义,指的是演员演唱宾白的字音,北曲遵循《中原音韵》,南曲遵循《洪武正韵》,但跟作家创作押韵选字无关,写曲押韵无论南曲北曲一律应遵《中原音韵》。自清代开始,就有人以为这句话指的是南北曲押韵应该用南北不同的韵书,这就是不明其义。笔者另有《"北〈中原〉,南遵〈洪武〉"析义》(刊《〈中原音韵〉

  • 标签: 中原音韵 南曲 沈宠绥 洪武 王骥德 南北曲
  • 简介:在众多研究汉语修辞学史的专家学者之中,论到专注良多,用力甚勤、著作最富的,当非宗廷虎先生莫属.宗先生是陈望道先生的高足,早年即已在修辞学方面扎下了深厚的根底.自一九七九年起开始进行汉语修辞学史的系统化研究,先后出版了《汉语修辞学史纲》、《中国现代修辞学史》、《汉修辞学史》三册专书,由古典到现代.对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从理论到方法,作下了一番振寻根.观澜索源的工夫,使汉语修辞学史展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体系,同时为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莫下了深厚的基础。

  • 标签: 《汉语修辞学史纲》 评价 中国现代 系统化研究 专家学者 陈望道
  • 简介: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赛宁是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本诗写给莫斯科艺术剧院演员卡恰洛夫家的小狗吉姆,赛宁借此表达对他本人的秘书别尼斯拉夫斯卡娅的感情以及愧疚与负罪感,因为深爱而刻意与别尼斯拉夫斯卡娅保持着忽远忽近的距离,在挚爱与疏离之间徘徊,让人为之惋惜,不得不说这份情实在是太珍贵,太沉重,或许情到深处才无法言表。

  • 标签: 叶赛宁 别尼斯拉夫斯卡娅 挚爱与疏离
  • 简介:据学者统计,文化创意产业每天大约为全球创造着220亿美元的价值,其在GDP中的贡献率,在美国达到了7%,英国8%,在日本甚至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而在中国则不足3%。由此可见,在当下,文化符号成为消费对象并不算新鲜事,其势头甚至盖过传统优势行业。正如哲学家所言,

  • 标签: 文化传统 符号经济 新兴产业 叶舒宪 编著 桥梁
  • 简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探求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创新路径。”[1]《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明确提出“高考语文科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2],探究能力作为最高能力层级,表现为“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3]。探究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养,是学生自主意识与独立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影响着其一生的发展。

  • 标签: 探究能力 课例分析 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 引导学生 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