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鄂伦春的"部落"组织即"某某千",这种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一直保留到现在,对鄂伦春社会和文化影响深远.这种组织形式即使不是在满族八旗制度影响下产生的,也是受了八旗制度相当大的影响和规范.这种组织历久不衰,保存至今,与满族八旗制度有直接关系.

  • 标签: 鄂伦春族 “部落”组织 满族 八旗制度 十八站 猎民村
  • 简介:有关鄂伦眷的研究主要涉及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和民间文学等学科和领域。本文以中国学者的研究为主轴。同时考虑日本学者和俄罗斯学者的研究。把这一学科的历史划分为清代、20世纪20—40年代、20世纪50—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等4个主要阶段。

  • 标签: 鄂伦春族 研究 主要阶段 特点
  • 简介:鄂伦春传统狩猎业与枪支的使用、更新紧密相关。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俄国制造的别拉弹克枪以其优良的性能、低廉的价格迅速取代火枪、鸟枪,成为鄂伦春主要的狩猎工具,极大地推进了鄂伦春狩猎业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别拉弹克枪在鄂伦春社会的普遍使用,破坏了传统狩猎所维系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加快了鄂伦春狩猎经济的衰落。

  • 标签: 别拉弹克枪 鄂伦春族 狩猎经济 伯丹 伯丹Ⅱ型步枪
  • 简介:2007年9月13日,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举办的“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发展——达斡尔鄂温克族鄂伦春俄罗斯经济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新城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哈尔滨、大连和呼伦贝尔、包头、呼和浩特等地的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还有关心支持民族研究工作的同志共80多人出席了研讨会。

  • 标签: 呼和浩特市 学术研讨会 文化发展 俄罗斯族 鄂伦春族 鄂温克族
  • 简介:尽管猎民人口比例不高,但猎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一直是鄂伦眷民族发展的核心问题。2000年4月,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率先在诺敏镇建立猎民社区,并采取社区化管理模式。为此制订了《社员手册》,规定了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发展目标。但在实践中,社区化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发展目标存在一定差距。社区化管理模式是否能代表猎民的发展方向,还有待实践和时间的检验。

  • 标签: 鄂伦春族 诺敏镇 猎民社区 管理模式
  • 简介:三、20世纪中叶以来的环境巨变、文化断裂与生存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传统狩猎生产的鄂伦春的生存问题、文化变迁问题,是由定居、国家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的。

  • 标签: 自然环境 鄂伦春族 狩猎文化 生态人类学 小兴安岭 个案
  • 简介:鄂伦春语研究事业在20世纪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较大成绩,主要体现在鄂伦春语语音、词汇、语法研究等方面。同时,在鄂伦春语使用和口语资料的搜集方面也作了诸多工作,尤其是在鄂伦春语进入濒危状态的情况下,这些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该文着重讨论鄂伦春语研究成果及其特征。

  • 标签: 鄂伦春语 研究成果及发展
  • 简介: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清代鄂伦春满文户籍档案包括户口册、三代红白册、官员名册、比丁册、牲丁册、部落花名册等种类,蕴含着大量鄂伦春人口信息.这些户籍档案反映了当时的鄂伦春民族人口发展变化及经济、军事状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 标签: 清代 鄂伦春族 满文档案 人口
  • 简介:鄂伦春语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据调查,50岁以上的人能流利地讲鄂伦春语,40岁以上50岁以下的人能听懂鄂伦春语,但30岁以下的人完全失去了母语能力。从使用鄂伦春语人的年龄层次上看,不久的将来鄂伦春语会消失。从社会变革的角度对鄂伦春语濒危现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入探讨鄂伦春语濒危现象。

  • 标签: 鄂伦春语 濒危现象 原因分析
  • 简介:鄂伦春昔以捕猎为生。随着与外界的接触,鄂伦春人狩猎工具逐渐改进,石质箭头和骨质枪头、铁质箭头和铁质扎枪、弓箭等工具逐渐被弃用,枪支日益受到猎民的喜爱。1918年形成的库玛尔路鄂伦春满文枪支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库玛尔路鄂伦春正白旗头佐及二佐枪支种类、枪支数量、所有者及铅丸火药的购买渠道等信息,对于了解民国时期库玛尔路鄂伦春枪支使用状况具有参考价值。

  • 标签: 库玛尔路 鄂伦春 枪支 满文档案
  • 简介:<正>词和字这两个术语虽然近几十年才开始使用,但关于汉语词(包括字,下文同)的探索则源远流长,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吸取并发展前人的研究方法,从而使这一项研究开创一个新局面。

  • 标签: 词族 字族 汉语词 声转 右文说 同源字
  • 简介:<正>语言具有系统性。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中,语音语法的分统性已是公认的,词汇的系统性尽管至今仍有争论,但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研究。本文不打算纠缠词汇系统性的存在与否,而是以承认它的存在为前提,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一词词汇系统实际上是词汇的意义结构系统。按照词与词之间的意义上的各种不同的联系,我们可以把词汇中的词进行分类。这样分出来的类,有人把它叫做类聚。实际上,如果用共时和历时两方面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分出来的各个类的内部的及类与类之间又可以找出其中的联系。因此,词汇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讲,象人类社会的系一样,它们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词族 词汇系统 反义词 优死 同义词 “痛”
  • 简介:分析中国古代北方诸名、人名等语言信息,同时研究它们迁徒、融合的态势,洞察到西域诸国名均与通古斯-鲜卑系族名有关,而古代西域地区人名姓氏、生产方式和文化内涵亦多表现出与东北亚民族类同的特征.笔者认为古代活跃于西域的国"月氏"就是东北亚地区的"兀者",而"大宛"、"大夏"、"吐火罗"就是"达斡尔","乌孙"即是"爱新",等等.总之大量的事实和理据表明:在公元前一千年间注入中亚地区的蒙古人种,都是有着东北亚背景的古代"西戎"民族.

  • 标签: 西域地区 族名 通古斯-鲜卑系族 国名 蒙古人种 中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