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否定莎士比亚著作的论点进行了批评。并对有关论述进行溯源,对“倒莎派”的观点给予了回答,并澄清了有关疑问。

  • 标签: 莎士比亚 著作权 史实
  • 简介:本来,我才高小毕业,文化水平很低,写不出什么文章,更没有对文字(中外文)这门科学的知识。但是我对《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公布很感兴趣。所以,自己经常学习有关拼音书刊,并订了一份《拼音》,以便于自己更好地学习拼音文字的知识。最近在《拼音》第7期上看到有反对文字改革的意见,我是不同意的。如周妙中同志说:“据我所知,反对文字改革的大有人在。”真的吗?不妨请同志们作个调查。我们这里有不少同

  • 标签: 中国文字 拼音化 周妙中 文化水平 部分字 志锐
  • 简介: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待解放的南越,生活着两千八百五十万居民。其中80%以上是越南族(京族),少数民族只有三百多万人,还有一百多万华侨。越南族的语言是统一的。方言大体上可分北部话(旧称:北圻话、东京话),中部话(旧称:中圻话、安南话),南部话(旧称:南圻话)。三者之间在声调和词汇

  • 标签: 越南民主共和国 改革史 北圻 南圻 八月革命 喃字
  • 简介:本文在广搜资料的基础上,对二十世纪中国学者研究战国文的成就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作出了较全面的总结和评述。

  • 标签: 二十世纪 战国文字
  • 简介:摘要泰语泛指泰国人民所使用的语言,狭义来讲泰语指的就是泰国官方用语,泰语所使用的文字是泰文,泰文是有泰国素可泰王朝时期国王兰甘亨大帝在巴利语、梵语、高棉语、孟语等的基础上发明创制。素可泰王朝时期,佛教已经传入泰国,而传入泰国的佛经多为巴利语和梵语,因此佛教的传入对泰国文有重大影响,其中泰语中有很多不发音字母现象,而这现象与佛教传入密不可分。本文将举例论证佛教对泰国文的影响。

  • 标签: 泰国 佛教 不发音字母
  • 简介:1984年10月16日至20日,中国改革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文字改革工作座谈会。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局和文改机构,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有关的专家学者共6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研究了新时期文字改革的方针、任务,讨论了如何加强宣传、建立健全机构、组织队伍、进一步认真开展文字改革工作等重要问题。

  • 标签: 方针任务 推广普通话 语言文字规范化 社会用字 日至 胡乔木
  • 简介:根据台湾最近出版的《汉学研究通讯》报道,为寻求汉字的发展,推动时代潮流,避免文化断层,使汉字适应海峡两岸的思想沟通,继续积极有效地发挥传递中华文化,团结中国同胞的神圣功能,台湾于去年十二月十七日举行了第一届中国研究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学会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所联合主办。除各界关心汉字的专家学者外,特别邀请中文电脑专家参加,代表近两百人。本届会议主题为:中国之未来,子题分为:中国与电脑;正体字与简体字;及其他有关汉字之问题。总计论文14

  • 标签: 中国文字 正体字 文字研究 汉学研究 国文系 海峡两岸
  • 简介:2013年9月21日至22日,中国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在长春吉林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学会主办,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吉林大学文学院承办。中国学会会长、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教授,中国文字研究会会长、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标准处王奇处长、吉林大学林泛教授、安徽大学黄德宽教授、北京大学李家浩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张涌泉教授分别作主题发言。

  • 标签: 中国文字学会 吉林大学 学术年会 浙江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古文字研究
  • 简介:为进一步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增强编读互动,为读者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语言文字报》和《语文建设》杂志(以下简称“一报一刊”)启动书画作品征集活动。此次征集活动面向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等教育工作者,投稿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

  • 标签: 征集活动 书画作品 语言文字 报刊 教育工作者 阅读体验
  • 简介: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外语,包括英、日、俄、韩、德、法、越南语等。老舍的作品超越了原来的满语、汉语语境和民族局限性,在国际文坛上也有广大读者并受到批评界的广泛讨论。就其在世界上的接受程度与其经典程度而言,老舍的作品早已成了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笔者将以老舍作品在国外的翻译和接受为例,结合戴姆罗什等人的当代世界文学理论,尝试探讨老舍著作是如何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的,并借机对中国学如何成为世界文学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 标签: 老舍 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 翻译 文化交流
  • 简介:苏联出版的《消息报》本年3月23日发表了《论中国改革》一文。作者是语言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顾问盖·谢尔久琴柯同志。文章一开头就提到毛主席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里说的“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接着说,人民革命在中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就为推行文字改革创造了条件。鉴于汉字改革可以推进扫除文盲,提高社会主义文化,而执行这项任务又需要稳步前进,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文字改革》的决议。

  • 标签: 消息报 汉字改革 改革情况 社会主义文化 扫除文盲 全国代表大会
  • 简介:读了最近几期《汉字文化》,心情难以平静。电视片《神奇的汉字》虽然无缘相见,但是《汉字文化》编辑部和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关于汉字和“识繁写简”的基本观点,都是完全赞成的,而且由衷感谢他们为推动汉字的科学研究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 标签: 文化特征 袁晓园 西方人士 儒学文化 共同属性 易学性
  • 简介:本文围绕德国传教士卫礼贤的中国化观及其对中国化的研究成果展开论述,着重探讨四个问题:一、中国化的形成与特点;二、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关系及其各自的核心内容;三、《易经》与中国的生活智慧;四、中国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 标签: 卫礼贤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 简介:约翰逊博士(SamuelJohnson,1709-1784)是18世纪中叶以后英国文坛的领袖人物。其重要著作或成就有独立编纂的两卷本《英语词典》(A落归根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1755)、著名散文《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LettertoLordChesterfield,”1755)、编辑《莎士比亚全集》(1765)、《英国诗人评传》(LivesoftheEnglishPoets,1779—1781)。

  • 标签: 约翰逊 博士 ENGLISH LANGUAGE 《莎士比亚全集》 Johnson
  • 简介:摘要《圣经》被公认为全世界最伟大的书,它本身存在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一本单纯的具有宗教性质的书籍,该书中出现了大量各方面的知识学问,涉及到的领域十分广泛。尽管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特殊的、丰富的文学遗产,但由《圣经》所带来的基督教精神元素对中国化产生了不可否认的影响。本文从阐述了《圣经》翻译对中国化的影响,例如《圣经》的翻译为我们带来了基督教的专有名词和口语词,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也推动了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丰富了中国作家的写作方式,也加快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为中国带来了人权和民主的思想。

  • 标签: 《圣经》 《圣经》翻译 基督教 中国文化
  • 简介:崔海,笔名静致,号凤岭山人。男,1968年生于云南南诏文化发源地之一的中国魅力城市大理市。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成员,台湾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台湾中华艺术学会副会长,韩国书画研究副会长。中国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书画师,世界教科文组织书家成员、紫光阁国札艺术家、瑞典皇家艺术学院荣誉博士等。被国内外书画团体授予:“中外书画名人”、“世界高级硬笔书法艺术家”、“跨世纪翰墨艺术人才”(由中央电视台教育部、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等单位授予)等荣誉称号。

  • 标签: 中国书法 海权 书法艺术家 中国人才研究会 书画研究 两岸文化交流
  • 简介:二、世界上最早的文法班尼尼的《八章》是公认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文法。西行取经的玄奘(602—664)在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卷二里详细描述了班尼尼(玄·奘称之为波你尼)的祖国犍陀罗(Gandhara,玄奘称之为健驮逻)。

  • 标签: 文法 《大唐西域记》 中国 西方 中道 犍陀罗
  • 简介:<正>文化语言学的创立主要是中国新一代语言学者的杰出贡献。所谓新一代,即指十年动乱之后培养成长起来的一批以硕士、博士研究生为主体的中青年语言学者。他们思想敏捷、思想活跃、勇于创新、长于开拓,一方面继承了中国语言学界“务实”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又不墨守成规,力图开创出新的局面。1985年游汝杰、周振鹤在《复旦学报》第3期上发表了《方言与中国化》,提出了建立“文化语言学”的倡议:“我国境内的语言,据一般的估计有六、七十种之多,

  • 标签: 中国文化语言学 语言学者 汉语研究 文化通约 科学主义 中国语言学
  • 简介:研究文学有两种惯用的方法:内在的和外在的,不是讲文本(text)就是讲语境(context).中国的文学研究历来也显示出这两种趋向.内在方法常见于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目的是分析和阐释一个比较一致和独特的文学文本系统.现代时期,中国和西方的文学标准开始联络与互动,

  • 标签: 中国 古代 文学研究 文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