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初中《华文》首次将'读写'教学法引入海外华文教学的教材编写之中,是项创举。对'读写'教学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该教学法在初中《华文》编写中的体现,认为初中《华文》引入'读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值得充分肯定。但是调查也发现,该教材对'读写'教学法的运用还有些局限性:编者对'读写'做狭义理解,导致'读写'单元比重太小;由于编者没有严格以体裁、分体裁为纲安排单元,而是以自己确定的知识点为据,而且不少知识点是跨体裁的,结果导致'读写'单元内有大量同单元不同体裁选文的情况,大大影响了'读写'理念的贯彻效果;此外,全书还有不少其他单元间的交叠现象,也影响了'读写'理念的全面贯彻。体裁在'读写'教学法中具有核心作用,基于这认识,给初中《华文》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 标签: 《华文》 “读写一体” 单元结构 体裁 马来西亚
  • 简介:当前,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日渐紧迫,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严峻挑战,ESP课程将语言技能训练、专业知识面拓宽、思辨能力培养有机地融为,这种三位的大学英语教学尝试能有效解决当前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立体性地全面构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ESP课程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提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ESP课程的立体构建应当以需求分析为前提,以CBI教学理论为基础,以输出驱动理论为原则,以学术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思辨能力培养和语言学习并重为导向。

  • 标签: ESP课程 CBI教学理论 输出驱动理论 思辨能力
  • 简介:文章认为,从唐代到清代,“般”由数量短语词汇化为形容词,语义演变路径为“种〉同样〉普通”,此后在谓语位置上“般”又经历了语法,能参与到“X(如/似/像)Y般”比拟式中,充当比拟助词。考察“般”的语法过程可以发现,“x如Y般”类比拟式是由“xY般”式添加像义动词“如/似/像”而来,而非由“X如Y”类比拟式添加助词“般”而来。

  • 标签: 一般 词汇化 语法化 平比句 比拟式
  • 简介:现代汉语中使用越来越频繁的"+量+形"结构虽采用"数+量+形"结构的形式而与般的"数+量+形"结构有着本质的区别,即"+量"并不是对"形"进行计量,而重在对"形"进行形象的描写和意象的勾勒,使其实体、形象、生动。它的性质已跨出数量构式的范畴,"+量+形"构式是在数量构式"数(任意)+量+形(可分析性)"的基础上,随着"量"被主体认知衡量时其主观性的增强,最终为了满足说话人特定的修辞意图——增强语言描绘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定型、构式的。其得以构式的关键前提——"+量"从表客观分析计量到表主观整体限定最终虚化为"感知强化标记",从自由形式转变为黏着形式,从客观意义转变为主观意义,也是出于语言描绘形象和提高想象表象生动度的需要。可见,语言描绘形象的功能正是促成语言中某些语法结构、语法范畴得以形成的关键修辞动因。当然,这修辞动因的实现也有着坚实的语义基础。

  • 标签: “一+量+形”构式 分析量 整体量 感知强化标记 生动度
  • 简介:针对课文中的对话进行复述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种很有效的练习形式,能够促进二语习得的发展。目前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课文复述练习研究还有待深入。总结并分析了美国英语母语者初级水平学生的偏误类型,并对照教材中的复述范例(母语者复述),指出复述时容易缺失或增加的语言特征。最后对复述练习的教学方法提出建议:教学时应先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复述语篇和对话语篇的差异,并根据学生水平进行多层次、多类型的复述练习。

  • 标签: 初级汉语 对话体 叙述体 复述 汉语教学
  • 简介:四邑方言部分名词或名词性成分存在几种不同形式的变调,或为曲折调,或为升调,或为低降调。该粤语次方言的恩平沙湖话中,少数来源于古阳声韵的名词或名词性成分的低降变调进步促读同入声韵。低降调的起点本来就低,又有降势,整个音节在听感上显得相对轻短,这为其促创造了条件。同部位发出的鼻音与塞音尽管有区别,但两者有共通性,是以促化时鼻音韵尾-m、-n、-?分别变成塞音韵尾-p、-t、-k。这种促种小称形式,有别于汉语史上的"阳入对转"。

  • 标签: 恩平沙湖话 变调 舒声促化 小称形式
  • 简介:汉语经历标记“过”的历时性特征体现于包括“起点”“历程”和“终点”三要素构成的完整过程。“过”的经历意义包括完整性经历和反复性经历。在事件随时间展开的过程中,“过”可以标示活动经历事态,也可以标示遗留状态经历事态,具体标示何种经历事态主要由具体表达式中动词的事态特征决定。

  • 标签: 经历体 动词类型 事态标示
  • 简介:通过语料统计发现,"有()点(儿)"后谓词性成分消极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中性的,积极的非常少;"谓词性成分()点(儿)"前谓词性成分中性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积极的,消极的极少。"有()点(儿)"多出现在现实句中,"谓词性成分()点(儿)"口语中多出现在现实句和非现实认识类句中,书面语中多出现在非现实时间类句中。"有()点(儿)+谓词性成分"的语用功能为评价,"谓词性成分+()点(儿)"的语用功能为表示希望、对比和用于描述。

  • 标签: 有(一)点(儿) (一)点(儿) 语义 语用
  • 简介:M比M+VP”构式有实比和虚比两种类型,又可分为四种形式。该构式的形式特征主要有“M”泛、“M比M”固化等;句法功能方面,“M”有指代性质,“比”有关系趋势,“M比M+vP”的句法功能存在变异和萎缩现象;语义方面,“M比M”具有三个语义特征,VP有五种语义类型,整个构式有两种构式义,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成因;“M比M+VP”的语用特征主要表现在主观性和蕴含义两个方面;“M比M+VP”的形式和功能反映了其作为典型语法构式的特征。

  • 标签: 构式 泛化 固化 变异 主观性
  • 简介:两个英语教师即使上课使用同个教案,也会有差别的。世界上没有两节课是完全样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能把自己身上受学生欢迎的特点发扬光大,精益求精,练成别人难以企及的绝活,就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已经教书几年,基本适应教学的老师,容易松懈倦怠。此时如能不甘平庸,潜心研究,刻苦磨炼个符合你特长的绝活,将不仅使你的教学能力更上

  • 标签: 教学效果 英美人士 数学老师 简笔画 标准圆 中学生活
  • 简介:本文考察“或许”词汇与语法。“或许”实现词汇之前,“或”“许”先分别实现语法,然后通过双音、副词连用凝同成词。“或许”进步演变,由副词衍生出连词用法,主观性增加,作用于句子或篇章,起到衔接或连贯的作用,功能进步虚化。

  • 标签: 或许 揣测 词汇化
  • 简介:东南亚是我国政治、经贸、文化交往的重要区域,在实施“路”规划建设中更具有独特作用。除加大传统的经贸合作力度之外,更应该充分发挥这地区汉字文化圈优势,加强语言文化交流“软”项目建设。目前东南亚已有6个国家将汉语教学纳人国民教育体系,当地华文教育和主流学校汉语教学的市场前景都非常广阔。如何进步采取有效措施,挖掘东南亚汉语推广市场应成为推进“路”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 标签: 一带一路 东南亚 汉语推广 市场
  • 简介:去年下半年,忽然收到北京外研社的电邮,提到该社计划出版套谈论翻译的丛书,除了有意再版黄国彬和我合编的《因难见巧》之外,还想再版我于1997年出版的《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书。这消息对我来说,当然是个喜讯,上个世纪付梓的作品,事隔十多年,居然还有出版社垂青,自然让人高兴;可是换个角度来看,又不免使我心中思忖,“这样本小书,经历了十余载岁月的洗礼,如今回头再看,对当下的读者是否还有任何参考作用?假如内容已经变成老生常谈,或书中所提的问题,早已不再存在,那么这书还有再版的价值吗?”

  • 标签: 出版社 再版 翻译 谈论
  • 简介: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大英博物馆“明:皇朝盛世五十年,,艺术展期间,我正在伦敦访学,有机会目睹展会盛况。这次多方合作的展览.让我想到1935年冬至1936年春伦敦伯灵顿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会。那次中国艺术品的大集结规模空前,至今也罕见其匹,总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3080件艺术品。该展览会由当时的中英两国政府联合监导,两国元首为监理,最高行政长官为名誉会长,其规格之高、迎送之慎重、展出之成功,不必一一细说,但主办方与参展方并非没有可指摘之处。

  • 标签: 中国艺术品 伦敦 艺术展览会 随想 大英博物馆 多方合作
  • 简介:TKT(TeachingKnowledqeTest,剑桥语言教学能力证书考试)是由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为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师研发的英语教学能力证书,测试内容包括7个模块,每个模块对应个独立的证书。TKT目前已经成为国际英语教学领域权威的教学能力测评标准。2006年TKT考试首次进入中国大陆,时任剑桥大学外语考试部中国区学术经理的张敏女士,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新东方等单位培训了首批TKT培训师。在总结多年TKT

  • 标签: 国际英语 非英语国家 培训师 网络教育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语考试
  • 简介:说起黑人种族歧视,我们可能会想起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公布的《解放奴隶宣言》,会想起1955年美国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那位拒绝给白人让座的黑人女缝工罗莎·帕克斯,可能会想起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博士的那场有关梦想的演讲,对于这些,我们有着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 标签: 故事 黑人民权运动 美国总统 阿拉巴马州 种族歧视 蒙哥马利
  • 简介:研究针对汉语(二语)教学会话语料语义功能的检索需求,基于汉语国际教育动态语料库,探讨了种语料库语言信息标注框架。围绕日常口语交际的主要目的以及教学范围,提出19类对答结构,刻画了引发语与应答语的基本形式。以此为基础,开展对答结构的自动识别算法研究,选取问候、感谢、祝贺、赞扬、介绍5个类别进行试验,实验测试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上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对答结构的标注框架对于会话语料相关表达式的抽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自动识别算法可用于语言信息的自动抽取以及语料库扩展应用软件研发等。

  • 标签: 汉语二语教学 标注框架 对答结构 语义功能 自动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