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正>“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真理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这是我国哲学界长期流行的真理定义。韩振峰同志以这个定义为前提,进而提出:“由于人们的

  • 标签: 感性真理 永恒真理 真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正确认识 客观事物
  • 简介:“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是鄙人孩提时就知道的,确切地说接受的真理。可时经而立、不惑、知天命至今日,突然得知顶礼膜拜数十年的真理竟然并不是事实,大有被愚弄之感。事实上,爱迪生在此语后还有个意蕴大转折:“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头悬梁,锥刺股”,“铁棒磨成针”,“凿壁偷光”……中国有太多的有关勤奋的具

  • 标签: 教育理念 教育家 兴趣 爱迪生 真理 中学语文教材
  • 简介:昨天,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德广来到《消息》新闻中心作客,他向记者们介绍了关于如何加强中俄经贸合作的种种设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基即将于9月7日开始的俄罗斯之行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这位大使说:“我们两国之间合作最有前景的领域是动力。”朱基访俄最让人注目的成果是双方将签署一份文件,其内容为铺设从伊尔库茨克到中国东北大庆,总长度为2400公里的输油管道。4年之后,俄罗斯的石油将进入中国,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将增加60亿美元(去年全年的贸易额为80亿美元。)此外,中国专家正在研究俄罗斯的图204型客机,这笔生意有可能成交。大使对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的体制表示担心。虽然高科技含量产品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长,但居主导地位的仍是原材料和日用品。相互之间的投资应该加大力度。目前俄方投资的2亿美元和中方投资的1亿美元分散在几千个小项目上,这太少了。应该把重点放在大项目上,这是大使的意见。Вчеравпрессцентр《Известий》приехалпосолКитаявРоссииЧжанДэгуан,которыйподелилсясжурналистамимыслямиобу...

  • 标签: 中国大使 作客消息报 大使作客
  • 简介: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愿贵刊在新的一年里再铸辉煌.如果说10年前与贵刊相逢相识是缘,那么与贵刊相守至今便是份。贵刊从从容容宛如平常一段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象汩汩流泉,沁人肺腑。回想昨日与贵刊相处所

  • 标签:
  • 简介:波西·比希·雪莱(1772—1822)出生在英国贵族家庭,自幼聪颖,8岁能诗。在中学读书时,他向着蓝天和大地,发出心誓:“我誓必正直、明慧、自由,只要我具有此种力量,我誓不与自私者、权势者为伍共谋祸人之事,而且我必加以抨击。我誓必将我整个生命贡献于美的崇拜。”在牛津大学求学时,他因发表《无神论的必然性》一文而被开除学籍,不久又因婚姻问题被被迫和家庭断绝关系。接着他赴爱尔兰参加解放运动,发表演说、散发传单,号召人民反对英国的统治;随后又发表长诗《麦布女王》,公开谴责基督教,批判封建统治的罪行。

  • 标签: 永恒真理 形象表达 长诗 雪莱 生命 哲理
  • 简介:《叻》是南洋第一份中文日报,现存1887年至1932年间的上万份报章文献是研究近现代汉语词汇的珍贵史料,尤其这段时期正是新马华人语言生态经历由方言通行转变为以华语1为通用语的历史性阶段。通过近50年的《叻》语料,我们可以近距离观察这样的语言生态变化在词汇使用层面上的动态表现。《叻》的特殊词汇学意义及其研究价值如次:近现代汉语词汇形成的动态考察视角;近现代汉语词汇形成中方言与官话二系互动的考察视角;新马华语词汇形成的历史考察视角;民国国语运动对新马华人华语词汇应用影响的考察视角。

  • 标签: 叻报 近现代汉语词汇 新马华语词汇 现代汉语词汇形成
  • 简介:1984年7月15日,我国第一张由十五岁以下少年儿童自己采写、插图、摄影、编辑的报纸——《小主人》诞生了。在国内各界长辈的关怀鼓励下,在全国少年儿童的欢迎支持下,在《小主人》报社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小主人》宛如含苞初绽的鲜花,展现了绚丽的色彩,散发出清新的芬芳。《小主人》是我国唯一的一张只刊登少年儿童作品的报纸,它内容生

  • 标签: 第一张 家长教育 机关团体 才良 四开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哲学范围内的语言学转向无疑将极端相对主义的种子埋藏进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之中。如今,相对主义与建构主义几乎已经成为了后现代对待真理与知识的正统观念,"凡事依情况而定"俨然已经成为了其在面对任何疑问时所作出的普遍回应。然而,在这一"等值信条"的平等、民主、思辨的表象之下,实则暗藏着后现代自己也未曾意识到的对于绝对真理的恐惧:现代人用相对主义打破了绝对真理的垄断性权威,却在后现代时期通过对一切确定、

  • 标签: 后现代社会 相对主义 文化诊断
  • 简介:本文较为深入地评述了2012年5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杰著《走向真理的探索——白银时代俄罗斯宗教文化批评理论研究》一书,认为该书是一部值得我国高等学校研究型课程参考的教科书,为从宗教途径探索真理,提供了令人深思的新途径。

  • 标签: 白银时代 俄罗斯宗教 文化批评理论
  • 简介:苏联出版的《消息》本年3月23日发表了《论中国文字改革》一文。作者是语言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顾问盖·谢尔久琴柯同志。文章一开头就提到毛主席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里说的“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接着说,人民革命在中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就为推行文字改革创造了条件。鉴于汉字改革可以推进扫除文盲,提高社会主义文化,而执行这项任务又需要稳步前进,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文字改革》的决议。

  • 标签: 消息报 汉字改革 改革情况 社会主义文化 扫除文盲 全国代表大会
  • 简介:日语及其词汇最初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可以上溯至19世纪70年代,清朝的驻日官员和少数访日的文人在他们出版的著述和游记中有所记载。但日语词汇开始对汉语产生影响以致出现日语借词应在甲午战争前后。其中,1895年黄遵宪《日本国志》的出版,以及1896年《时务》的发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中日词汇交流史的角度出发,对《时务》中的二字词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与分析,旨在弄清其中的日语借词的来龙去脉。

  • 标签: 日语借词 词源考证 词语调查 中日词汇交流史
  • 简介:摘要新媒体时代推动了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平台的发展与运营,几乎所有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话题,都聚集在这些平台上,网民们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为公众事件发声并表达自我诉求,新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与新媒体的合作也“愈演愈烈”。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的迅猛攻势下,在许多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传统纸媒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本文将以贵州省六盘水市发行的《乌蒙新》为例,对新媒体下的传统纸媒所要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进行简单分析,从而为促进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新媒体 纸媒 机遇 挑战 乌蒙新报
  • 简介:自2015年难民潮爆发以来,庞大的难民数量给德国社会多方面的挑战。本文以德国《南德意志》和《法兰克福汇报》中的30篇相关难民报道为研究对象,分析“难民”的形象构建。研究结果发现,新闻报道中尽管存在着“我们/他们”或是“德国人/难民”这样的二元对立组,但是有话语权的始终是德国政要,作为他者的“难民”始终处于沉默状态。原本安全、文明的欧洲和难民所代表的危险的野蛮的东方也揭示了两者之间的不平等权力关系。

  • 标签: 德国报纸 难民形象 他者 南德意志报 法兰克福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