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正压机械通气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得到优化,显著提高了重症患者的生存率。但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可导致膈肌损伤,成为撤机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重症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概况、机械通气导致膈肌功能障碍的机制和膈肌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

  • 标签: 机械通气 膈肌功能障碍 膈肌保护性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策略抢救重症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3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先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再辅以药物治疗,对所有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病死率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气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内科治疗,43例患者好转出院41例,总有效率95.34%,1例因合并双侧肺大泡病情恶化死亡,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回家后死亡,死亡率4.66%。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传统治疗手段疗很难逆转病情逐渐恶化趋势,而机械通气可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手段,应优先于药物治疗,宜大力推广到基层级医院应用。

  • 标签: 重症哮喘 机械通气为主 综合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策略抢救重症哮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3例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先行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再辅以药物治疗,对所有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病死率等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动脉血气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内科治疗,43例患者好转出院41例,总有效率95.34%,1例因合并双侧肺大泡病情恶化死亡,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回家后死亡,死亡率4.66%。结论对于重症哮喘患者,传统治疗手段疗很难逆转病情逐渐恶化趋势,而机械通气可能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唯一手段,应优先于药物治疗,宜大力推广到基层级医院应用。

  • 标签: 重症哮喘 机械通气为主 综合策略
  • 简介:感冒后,最令人烦恼的症状之一便是鼻塞。坐着、站着,都要张口呼吸,躺着睡觉时,更是令人辗转反侧。这里,我们介绍一种提捏揪痧的自我疗法,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帮助您缓解感冒时的鼻塞症状。

  • 标签: 感冒 局部 紫红色 通气 操作 皮肤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肺泡低通气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OSAHS且完成日间清醒期经皮二氧化碳(PtcCO2)监测的患者资料。共纳入患者177例,其中男167例,女10例,年龄为(40±8)岁。以日间清醒期PtcCO2>45 mmHg(1 mmHg=0.133 kPa)定义为日间肺泡低通气,分为日间肺泡低通气组、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分析体质指数(BMI)预测日间肺泡低通气的临界值,并以BMI临界值进行分组;128例OSAHS患者进行了夜间持续PtcCO2监测,根据是否发生日间肺泡低通气进行分组;分别比较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52)BMI[27.57(26.55,30.33)比26.60(25.06,28.09)kg/m2]、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评分[9.50(6.25,12.00)比7.00(4.00,10.75)分]、氧减指数(ODI)[38.00(15.23,64.93)比26.80(11.30,44.30)次/h]、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TS90%)[11.24%(1.88%,32.44%)比 4.35%(0.72%,9.87%)]均高于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125,均P<0.05);夜间最低氧饱和度(LSaO2)[74.50%(60.25%,82.00%)比 79.00%(73.00%,84.50%)]、夜间平均氧饱和度(MSaO2)[94.00%(91.00%,95.00%)比 95.00%(94.00%,96.00%)]低于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均P<0.05)。BMI预测日间肺泡低通气的临界值为27.04 kg/m2,据此将患者分为高BMI组(90例)、低BMI组(87例)。高BMI组主诉日间嗜睡的比例、ESS评分、高血压的患病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日间清醒期PtcCO2水平均高于低BMI组(均P<0.05)。128例患者接受夜间持续PtcCO2监测的患者中,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40)的BMI、日间清醒期PtcCO2水平、睡眠期PtcCO2水平、发生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的比例均高于非日间肺泡低通气组(n=88)(均P<0.05)。结论OSAHS合并日间肺泡低通气的患者BMI较高,夜间缺氧更严重;BMI>27.04 kg/m2患者更易发生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障碍。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 肥胖低通气综合征 肺泡低通气 体质指数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影响飞机的着路与飞行,均受到气象条件的约束,为保证交通安全运行,必须注意气象条件,避免极端恶劣的气象条件出现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标签: 航空 气象 大气能见度 雷暴
  • 作者: 白金凤薛培丽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4-10-20
  • 出处:《医药界》 2014年第10期
  • 机构:白金凤薛培丽(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四川绵阳621900)【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死率很高,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支持目前已被证明可以改善这类患者预后,但这种获益的最大化需要依靠合适的机械通气策略;随着新的研究证据不断出现,学者针对VV-ECMO支持下的ARDS患者如何实施机械通气尽管有了一定的共识,但仍存在众多争议。本文基于目前的循证研究结果与临床体会,分析这类患者的机械通气策略热点问题,如早期“超保护”通气策略的实施、是否允许自主呼吸、俯卧位通气与呼吸机的撤离,为同道提供参考。

  • 标签: 体外膜氧合作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脱机率。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于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70例需要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设为观察组,在给予观察组70例患者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管理,同时将我院过去1年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但未实施临床护理管理的7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脱机率和死亡率,评价临床护理管理在呼吸内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脱机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为12.9%,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脱机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内科 有创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目前重症医学中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也更为严重,随着患者病情发展,其机械通气时间也会随之增加,同时患者死亡可能性也随之增加。长时间的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氧合指数出现明显下降,同时造成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造成患者康复效果降低。研究指出,在ARDS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并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常规基础干预措施所获效果甚微,而随着早期康复理念在临床的推广,其所发挥效果越加明显,早期肺康复技术在ARDS治疗中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且效果显著。本研究对ARDS重症患者应用早期肺康复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早期肺 机械通气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