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艾滋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综合症.本文介绍了艾滋的传播、预防、检测、诊断和治疗的有关知识,同时也介绍了"世界艾滋日"的由来和历届"世界艾滋日"的主题.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免疫缺陷 诊断和治疗 预防 综合症 知识
  • 简介:一、艾滋有三种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使用被艾滋病毒污染过的注射器、针具,艾滋病毒感染者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输用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

  • 标签: 艾滋病 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 病毒污染
  • 简介:<正>谁都未曾料到,20世纪80年代,人类疾病目录中会增加一种令全人类恐惧的传染病,即被人们称为“人类的恶魔”、“世界瘟疫”的艾滋。一、什么是艾滋艾滋是一种由艾滋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个界说表达了艾滋的完整概念,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从病因看是获得性,也称后天性,它区别于先天性,表明艾滋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就有的。(2)从发病机制看由免疫缺陷即免疫系统的保护能力降低、丧失所引起的疾病。(3)从症状看是一种综合症,它包括由免疫缺陷所引起的一系列症候群。总之,艾滋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常所说的艾滋人是指血

  • 标签: 艾滋病宣传 免疫缺陷 被感染者 人体发生 人类疾病 病毒感染
  • 简介:艾滋现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也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专题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艾滋的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常见症状、诊断治疗预防及相关高考专题训练.

  • 标签: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高考 生物学习题
  • 简介: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艾滋病人吃过的菜,喝过的汤是不会传染艾滋病毒的。艾滋病毒非常脆弱,离开人体后,如果暴露在空气中,没有几分钟就会死亡。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传播途径 传染 病人
  • 简介:美国医疗研究小组宣布,经治疗一名出生时就因母婴传播而携带艾滋病毒的两岁半女童已基本痊愈,停药近一年来未见感染。该病例报告的主笔、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中心专家珀萨乌德说,如果能够将治愈经验推及其他婴儿患者,对全球艾滋控制将产生巨大影响。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治愈 成功 病例报告 儿童中心 霍普金斯
  • 简介:61个城市,历时18个月,采样5.6万多人,一项规模空前的专项调查在中国男男同性恋人群中展开。半年前,调查结果已出,但报告至今仍以“暂不公开”状态留存在卫生部。调查显示:存在高危性行为的男男同性恋群体已成为艾滋感染的高危人群,情况之严重,远远超出他们自己的想象。西南地区某城市,每5个男男同性恋者之中,就有1个感染了艾滋

  • 标签: 艾滋病 高危人群 同性恋 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 西南地区
  • 简介:大家好,12月1日是世界艾滋日,我是来自病毒家族的“HIV病毒”。我想很多人应该都对我的大名并不陌生吧?没错,我就是臭名昭著的“艾滋”,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自白 艾滋病日 HIV
  • 简介: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人以来,HIV在全球迅速蔓延,HIV感染者数量急剧攀升。2004年,国务院防治艾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联合国中国艾滋专题组的专家共同分析了我国艾滋调查情况,得出我国HIV感染人数已达84万、全人群感染率约0.07%的结论。静脉注射吸毒仍是我国艾滋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媒体却片面关注艾滋传播过程中性服务内容、人情人际关系,以及歪曲艾滋患者形象和家庭生活等。

  • 标签: 艾滋病报道 感染人数 艾滋病患者 HIV 调查情况 主要途径
  • 简介:随着艾滋在我国的蔓延,对艾滋人的救济也提上日程,它反映出一个国家和社会对"艾滋人群"的人文关怀和预防艾滋的理念、价值和政策,目前我国对艾滋的社会救济环境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完善社会救济和法律政策环境,加强对艾滋人群的救济,既体现了社会的关怀又对有效预防艾滋有着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艾滋病 社会救济 政策 保障
  • 简介:2006年上半年200例艾滋感染者只出现1例腹泻患者,  观察23例发热艾滋患者,12例腹泻的艾滋感染者

  • 标签: 家庭护理 常见症状 症状家庭
  • 简介:今年12月1日是第22个世界艾滋防治日。在2001年6月,联合国大会就艾滋问题特别会议通过了《关于艾滋问题的承诺宣言》,时隔8年,国际社会为防治艾滋做出了不懈努力,全球2008年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约为270万人,比8年前下降了17%。但我国艾滋流行仍处于快速增长期,并且因传播途径的改变,已发出了艾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讯号。

  • 标签: 艾滋病防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高危人群 联合国大会 快速增长期 国际社会
  • 简介:为了组织一切社会资源抗击艾滋,联合国明确提出了艾滋预防与媒体之间的相互合作问题,指出"我们应同社区一道制定并得到政府最高当局支持的宣传、新闻、教育和传播活动",充分发挥媒体重要作用,遏制和扭转艾滋的蔓延.因此,发挥媒体在艾滋报道中的正面效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艾滋病报道 媒体 艾滋病预防 社会资源 合作问题 传播活动
  • 简介:美国的公立学校在开展艾滋教育时,通常与性教育和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对高度危险的传染病有所认识的前提下.更加珍惜健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美国的性教育不仅包括基本的性知识,还包括一些能让学生做出正确决定的技巧,比如如何面对意外怀孕,如何防止性传播疾病和艾滋,以便学生对性行为的后果有深刻认识,并且当后果出现时,能沉着地应对。

  • 标签: 艾滋病教育 美国 内容 性传播疾病 公立学校 教育结合
  • 简介:自我国在1985年发现首个艾滋感染病例以来,媒体关于艾滋的报道也就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媒体成了人们获取关于艾滋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的流动人口呈现着迅速增长的态势,预防艾滋也成了政府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而媒体在传播艾滋预防知识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本文选取《解放日报》和《新民晚报》在2011年12月1日(世界"艾滋日")前后各一个星期关于艾滋的所有报道作为分析对象,对这些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出报道的现状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标签: 上海主流媒体 艾滋病报道 内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