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双膝同期关节置换与单膝关置换的手术安全性,及术后膝关恢复情况。方法将双膝重度骨关节炎患者50例(80膝)分成两组单膝组(25例)采取单侧全膝关置换;双膝组(25例)采取同期双侧全膝关置换。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在肺栓塞、感染及死亡率等并发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膝组心血管并发症率、失血量及输血量均较单膝组更高(P<0.05)。6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置换前后,膝关活动度、膝关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侧膝关置换术相比,双侧膝关置换术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有助于膝关功能恢复。

  • 标签: 膝关节置换 功能恢复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身体接触的运动项目中,膝关特别容易损伤,而且会由于穿钉鞋而损伤增多。足球、橄榄球和曲棍球运动员膝关损伤的危险性最大。弯曲的膝关承受转动扭曲力是引起关节内部错乱的最常见的原因,时常会导致半月板损坏。教练员应特别注意的膝关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膝关节不稳 女运动员 曲棍球运动 身体接触 运动项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置换术患者早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80例行膝关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用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疼痛评分情况、膝关功能评分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h、术后7d及术后2周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在膝关置换术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精神心理状态和日常生活质量,减少关节肿胀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早期护理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本文简要分析功能性训练特点,重点强调正常开展功能性训练,并以功能性训练对膝关稳定的促进作用作为切入点,对提高膝关稳定性、预防膝关损伤、提高膝关机能以及增强肌肉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功能性训练 稳定性 膝关节 促进作用
  • 简介:饮食的合理搭配,力量的全面训练,加上医生的照料,使受伤者三个星期后就能返回运动场。最近,我们的两个队员膝关遭受了严重的损伤,假如在几年前外科医生将会要求这些运动员在整个赛季坐着不动,但我们在队医的协助下,仅用了五个部分的恢复练习,就使两位运动员在几个星期内又重新活跃在运动场上。在五个部分恢复练习开始之前,队医让托德知道只有到他的腿恢复得和受伤前一样好,甚至更好些,才允许他返回运动场。五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三个星期 外科医生 受伤者 托德 肌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理疗按摩治疗儿童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关节松动术治疗,研究组在这基础上联合中医理疗按摩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肘关节活动度(ROM)。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肘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时,研究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理疗按摩能够有效促进儿童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理疗按摩 肘关节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1周后在指导下进行早期膝关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1周与12周评价两组膝关功能。结果术后1周膝关功能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2周膝关功能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说明膝关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股骨干骨折术后膝关功能恢复,减少膝关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1 等速运动概念  等速(isokinetic)作为一种特殊运动方式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Hislop和Perrine于1967年最先提出的,等速运动是指运动中运动速度恒定而阻力可变,在运动过程中,不管受试者用多大的力量收缩,肢体运动的速度都限制在预先设定的速度,受试者肌肉张力增高或降低,则等速仪器的力矩输出相应地增加或降低,使肢体不能产生运动的加速度(运动开始和末了的瞬时加速度和减速度除外)。  2 等速技术应用范围  等速肌力测试和训练技术(简称等速技术)应用于运动医学领域亦有一定时期。采用等速肌力测试可对运动员的肌肉功能进行定量测试,为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创伤后的功能情况提供可观的评价指标。目前等速技术主要应用于四肢大关节、腰背部等伤病进行肌肉功能评定,进而针对性进行肌肉功能训练,并对不同康复治疗疗效再评价的方面。尤其以在膝关损伤或关节疾病如前交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膝关骨性关节炎等康复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3 膝关肌力等速测试研究进展  膝关是大的持重关节,在体育运动中几乎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它的参与;又由于在等动系统中膝关容易固定,因此研究其各个方面的文章较多。

  • 标签: 中的研究进展 功能评定 测试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外科治疗肘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择取2011年7月至2014年2月,我科接收的肘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者共12例。所有患者都予以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本组术前/术后相关治疗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本组的优良率为91.67%。术前Mayo评分为(48.6±17.5)分,术后为(89.3±14.2)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本组患者的肘关节疼痛以及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积极采取外科手术疗法对肘关节损伤后功能障碍者进行治疗,可促进其肘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疗效好且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全膝关置换术后功能康复措施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7年12月200例(259膝)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膝关置换术的类风湿关节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于初次膝关置换术后1周进行系统功能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健康教育、肌力训练、关节活动度(AROM)训练、平衡功能、步态训练及日常活动训练。根据术后膝关残存屈曲挛缩角度,将患者分为轻度(≤15°)、中度(15°~30°)、重度(≥30°)3组。对比分析患者功能康复治疗前后的主动膝AROM及最大屈曲、伸直角度的改变情况,患者疼痛情况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比较术后残留不同程度的屈曲挛缩患者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本组男17例(20膝),女183例(239膝),年龄(57±13)岁,病程(16±10)年。与功能康复治疗前相比,患者出院时屈曲角度、伸直角度、AROM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分别为76°±12°比112°±9°、12.9°±10.2°比2.4°±4.6°、63°±15°比110°±10°和3.7±1.2比2.0±0.4,t=39.0、15.1、41.3、21.2,均P<0.01)。康复治疗后,轻度屈曲挛缩中178例(80.2%)膝关可完全伸直,中重度屈曲挛缩中17例(45.9%)可完全伸直,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15,P<0.01),总体治愈率75.3%。141例患者(70.5%)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前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均经对症处理,但中重度贫血与轻度或无贫血患者相比,住院时间较长[(13±5)d比(11±5)d,t=2.2,P=0.028]。结论功能康复训练是纠正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人工膝关置换术后残留膝关挛缩的重要手段,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教育对早期出院病人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60例髌骨骨折术后早期的病人,进行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教育,出院后进行关节康复的随访监督结果60例随访者,膝关屈、伸活动度,46例>120°;120°>10例>100°;100°>4例。优良率达93.3%结论术后早期教育并结合家庭随访,对防止膝关僵硬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康复教育 早期出院 髌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功能增龄性变化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20名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35-74岁身体健康的职工按年龄分为35-44岁、45-54岁、55-64岁以及65-74岁等4个年龄组,每组80名。分别采用IKDC主观膝关评估量表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膝关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增龄性变化。结果:IKDC得分、SF-36综合得分以及生理健康亚集(PCS)得分、心理健康亚集(MCS)得分呈增龄性下降,其中35-44岁组与45-54岁组之间、55-64岁组与65-74岁组之间存在显著年龄阶段差异(P〈0.05);IKDC得分与PCS得分、MCS得分以及SF-36综合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膝关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呈增龄性下降,其中45岁和65岁前后变化尤为明显。膝关功能增龄性下降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增龄性变化
  • 简介:膝关疼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体会,这不仅仅存在于体育运动中,日常生活里也有很多情况会引发膝关的疼痛,其原因在于关节软骨的磨损,而造成磨损的关键是膝关所受的负担。很简单,比如当你走路时,膝关要承受体重2—3倍的压力负担,上下楼梯时膝关则要承受体重的3—4倍负担。要想预防和缓解膝关磨损疼痛,别无选择,只有增强大腿肌肉力量。

  • 标签: 膝关节 疼痛 预防 体育运动 日常生活 关节软骨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