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和高血压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公共健康问题。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病变可以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又进一步加快肾脏病变进展,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患者预后。容量扩张是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的重要机制。因此,应注重慢性肾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容量管理。

  • 标签: 肾病 透析 血压 容量管理
  • 简介:摘要:高血压患者通常会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等症状,甚至会并发心脑血管、肾脏等器官的病变,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目前,临床上尚未有根治高血压的方法,患者需终身服药,易产生负性情绪,如焦虑、烦躁等,极易降低治疗依从性,故实施有效的护理尤为必要。本文就优质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汇报如下。

  • 标签: 连续性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自我保健意识 血压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学服务在高血压康复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笔者医院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药学服务。为期治疗一年,比较患者血药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药学服务 高血压 康复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老年患者,因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有肺气肿、高血压,给予缬沙坦协同苯磺酸氨氯地平降血压,前期血压、肾功能及电解质控制均良好,后期反复出现高钾血症。在调整多种降血压药物后,出现血压控制不佳及气促、脚踝水肿等药物不良反应。最终选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苯磺酸氨氯地平协同降血压,辅以环硅酸锆钠散降钾治疗,经随访,患者肾功能、血压及血钾控制良好。

  • 标签: 高钾血症 肾功能衰竭,慢性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研究排舞运动对中老年人血脂和血压状态的影响,了解排舞对中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产生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某院进行保守治疗的80例高血压病人且患者的血脂异常作为病例组,对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排舞锻炼,测量患者锻炼前后的血压和锻炼前后的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排舞运动能明显改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状况,缓解高血压进展;同时进行排舞锻炼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脂异常水平,对患者身体产生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排舞运动 锻炼 高血压患者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微创手术治疗,随机抽签分为两组,43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43例为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GC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d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0%,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58%(P<0.05)。结论对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微创手术 高血压 脑出血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高血压患者,从中抽取98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与一般组,每组患者各49例,一般组患者采取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卡维地洛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调查评估。结果:组间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治疗更好,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卡维地洛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 标签: 卡维地洛 美托洛尔 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确诊弥漫皮肤型系统性硬化症和高血压3年的女性患者,近2个月出现血尿、蛋白尿及血肌酐进行性升高,经肾活检病理确诊为合并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引起的急进性肾小球肾炎,予糖皮质激素冲击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病情好转,未出现硬皮病肾危象。

  • 标签: 系统性硬化症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 在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中,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和护理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录的53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将病人按照抽签法分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抢救及护理方法的差别将其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2)。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抢救处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有序的急救与护理。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评估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及收缩压变化情况,统计患者家属对护理的评价。结果接受有序的急救与护理后,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65.63%),康复出院人数比例(42.86%)大于对照组(28.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APACHEII评分及收缩压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24h及48h的APACHE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48h的收缩压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抢救护理各项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有序的急救与护理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老年 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 临床急救 围术期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本研究报道一例以父母近亲结婚、性早熟、高血压、低钾血症和双侧肾上腺增粗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临床高度怀疑11β-羟化酶缺陷症(11β-OHD),但患者生化检查不典型:ACTH轻度升高,醛固酮水平也不低。进一步完善质谱法类固醇激素检测示:11-脱氧皮质酮(DOC)、11-脱氧皮质醇、雄烯二酮显著升高,醛固酮降低。基因检测提示CYP11B1基因存在纯合错义变异(新发变异),父母均为携带者。泼尼松治疗后,血压下降,血钾恢复正常。此病例提示,11β-OHD患者因DOC大量堆积,导致放射免疫法测定的醛固酮假性升高。质谱法能准确测定各种肾上腺来源的激素水平,有助于明确诊断。因此,在高血压伴低血钾的鉴别诊断时,需谨慎对待醛固酮的测定结果,综合疾病全貌提出合理的诊断。

  • 标签: 11β-羟化酶缺陷症 CYP11B1 基因 纯合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脑疝形成,超声定位血肿并确定进入血肿腔路径,内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行血肿清除,并应用超声探测有无血肿残留。术后CT观察血肿清除率,术后半年随访并应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66例患者中63例残余血肿量<10%,3例残余血肿量为10%~20%。术后并发肺炎11例,其中9例行经皮气管切开术;再出血2例,出血量均较小,无需再手术;继发颅内感染1例;继发脑积水1例;无1例并发脑挫伤。术后半年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Ⅰ级3例,Ⅱ级25例,Ⅲ级34例,Ⅳ级3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超声辅助神经内镜经侧裂入路有助于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基底神经节 超声检查
  • 作者: 杨微微 苏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28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肾脏疾病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慢性肾脏病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介导肾病诊治创新单元,北京100034
  • 简介:摘要继发性高草酸肾病是引起急性肾脏病或加速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一类疾病。高草酸尿症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高草酸血症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草酸盐肾病发生的主要机制。由于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不足,肾活检取材限制等因素影响,继发性草酸盐肾病的发病率可能被低估,预后较差。本文通过总结继发性草酸盐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及治疗展望,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并呼吁临床医师应对此类疾病给予更广泛的关注。

  • 标签: 肾病 草酸盐肾病 高草酸血症 高草酸尿症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KD)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加强DKD防治已迫在眉睫。但由于DKD发病机制复杂,缺乏特异有效的干预靶点,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致使终末期DKD不断增多。本文对DKD治疗进展的几个关键节点进行述评,以期规范DKD的临床治疗,推动DKD研究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M2.5主要成分多环芳烃(PAHs)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6至9月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肾活检病理证实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3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47.3±12.9)岁。同期选择继发性膜性肾病(SMN)和微小病变肾病(MCD)各10例为对照组,留取血标本检测PAHs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分析PAHs与临床指标和氧化应激指标HO-1之间的关系。结果与SMN和MCD组相比,IMN组患者PAHs浓度均升高[(4.1±1.9)mg/L 比(2.6±1.7)mg/L、(2.8±1.0)mg/L,均P<0.05]。PAHs浓度与β2微球蛋白、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9、0.336、0.653,均P<0.05),与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9、-0.530,均P<0.05)。此外,PAHs浓度与HO-1水平呈负相关(r=-0.358,P=0.017),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AHs浓度每升高1 mg/L,HO-1浓度下降1.737 μg/L(P=0.035)。结论PAHs在IMN患者中水平较高,其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参与IMN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肾小球肾炎,膜性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性应激 多环芳烃
  • 简介:摘要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病因。DKD的预警、早期诊断和评估疾病进展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是DKD的主要诊断依据,但灵敏度和特异度存在不足。近年来,DKD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价值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来DKD新型生物标志物的临床研究进行评述,为DKD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生物标志物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病理变化极为复杂的疾病,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显著增加,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明显水肿为共同临床特征,包括原发性、继发性与遗传性,是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学龄前期儿童3~5岁为主要发病人群,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发生率仅次于急性肾炎,其引发原因较多,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特点为病程长、治疗长、易反复,目前临床在疾病的急性期以激素类药物治疗为主,而在缓解期于家中进行维持治疗,因此用药依从性与能动性对治疗效果有着关键的影响。住院时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但是出院后,随着出院时间的延长,重视程度、依从性均会受到影响。全方位护理为一种过渡,将住院与出院之间的差异减少。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全方位护理 患儿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DK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中心就诊的DKD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KD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率以及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分析高钾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临床资料完整、符合标准的DKD患者1 721例,其中男1 117例(64.9%),年龄(56±12)岁;女604例(35.1%),年龄(59±12)岁。血钾水平为(4.93±0.77)mmol/L,其中男性和女性血钾水平分别为(4.92±0.77)mmol/L和(4.93±0.7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以CKD分期进行分组,CKD 1~5期患者的血钾水平分别为(4.58±0.52)、(4.65±0.47)、(4.86±0.59)、(5.21±0.79)、(5.61±0.88)m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701,P<0.001)。高钾血症的总体发生率为37.0%(636/1 721),其中轻、中、重度高钾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4%,10.5%和9.1%,不同性别高钾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36.8%比女性37.3%,χ²=0.035,P=0.851);CKD 1~5期高钾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6.3%、21.2%、37.6%、55.2%、72.5%,发生率随CKD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χ²=365.72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OR=0.975,95%CI:0.972~0.979)、舒张压(OR=0.985,95%CI:0.975~0.994)、血钠(OR=0.972,95%CI:0.945~1.000)是DKD患者高钾血症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DKD患者高钾血症发生率为37.0%,发生率随肾功能恶化逐渐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舒张压、血钠是其独立相关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高钾血症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通络益肾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中药通络益肾汤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5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7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较高(P

  • 标签: 中药通络益肾汤 早期糖尿病肾病 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