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海绵血管进行磁共振与超声、CT检查,对比不同种诊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65例海绵血管(HH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MRI、CT与超声(US)三种不同诊断方法进行诊断,诊断结束后对比三组的诊断结果与诊断价值。结果MRI65例共检出77个病灶,单灶50例,多发灶15列,病灶检出率以MRI为标准(100%),CT、US分别为64.9%(50/77),90.9%(70/77)。CT和US检出病灶敏感性与病灶的大小有关。MRI对HHE的诊断有优良的特异性,CT、US分别为48.5%,31.8%。结论对临床怀疑有肝脏病变的患者,宜先选US检查;对肝脏占位病灶需要鉴别HHE和肝癌或转移癌患者,应首选MRI检查。

  • 标签: 肝海绵状血管瘤磁 共振与超声 CT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海绵血管畸形(CM)或称为海绵血管,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软组织和骨内。其中脊柱脊髓CM多见于青壮年,致残率高。为了进一步规范脊柱脊髓CM的诊断和治疗问题,专家组根据国际、国内脊柱脊髓CM的诊疗现状制定了《脊柱脊髓海绵血管畸形诊疗专家共识》。本共识对脊柱脊髓CM流行病学、遗传背景、自然病程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及推荐,旨在为临床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脊柱 脊髓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畸形 诊断 出血 治疗 手术
  • 简介:摘要血管是肝脏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并发症罕见且大多发生在大型血管中,包括肿瘤破裂、内出血、Kasabach-Merritt综合征、门静脉高压以及邻近结构受压等。本文报告了一例巨大的海绵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合并感染的病例,经对症抗感染治疗、手术、引流等处理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

  • 标签: 肝血管瘤 自发破裂 感染
  • 简介:摘要血管常见于中年病人,多单发,也可多发,肿瘤生长缓慢,病程常达数年以上,治疗以传统开腹手术切除为主,腹腔镜血管切除发展缓慢,仅少数大的医疗机构有能力开展。在腹腔镜下完成血管切除术,表明在现有手术器械条件及适当选择病例、手术方式的情况下,腹腔镜血管切除术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 标签: 腹腔镜 肝左叶血管瘤 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发现神经内镜下经眶入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入路对于处理累及到眶尖、海绵窦、Meckel囊等区域的肿瘤有着特殊的优点。当前国内对内镜下经眶入路处理该部位肿瘤的病例尚无报道。本文结合一例内镜经眶入路处理左侧眶尖海绵血管初步探讨内镜经眶入路的手术体会。

  • 标签: 神经内镜 海绵窦 血管瘤 经眶外侧壁入路
  • 简介:为宝宝"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让父母放心、宝宝健康的贴身呵护。收件人:health@bphg.com.cn发件人:江苏蒋静问题:孩子的脑子里长了海绵血管,请高永杰医生帮忙!我家宝宝1岁多的时候,先后3次发烧时出现惊厥,做了核磁共振后,发现在她的脑部右侧

  • 标签: 血管瘤长 长脑子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血管临床特征,分析早期诊断要点,评价临床疗效。方法调取82例婴幼儿血管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血清雌二醇检测、血清标志物筛查、穿刺活检;治疗方法使用普萘洛尔、聚桂醇泡沫硬化术。结果无需活检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确诊,发现时间平均(5.1±2.1)月;采用单纯普萘洛尔治疗64例,采用普萘洛尔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术治疗18例;随访1个月~2年,平均(8.3±1.0)个月;最终疗效优66例,良10例,及格5例,疗效稳定时间4个月~2年,平均(9.4±1.2)个月。结论早发现是婴幼儿血管早期诊断关键,相关诊断技术基本成熟;治疗婴幼儿血管的方法较多,但风险获益较好的治疗方法为使用普萘洛尔、行聚桂醇泡沫硬化术,不同患者治疗持续时间、疗效稳定时间差异较大。

  • 标签: 血管瘤 婴幼儿 早期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病理分析脑颜面血管综合症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8例脑颜面血管综合症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脑颜面血管综合症8例CT影像均有特征性表现,为一侧或两侧顶枕叶或额顶颞枕叶表浅部位的脑回或弯曲条带状钙化伴病侧大脑半球发育不全或萎缩。同时合并脑软化灶者2例,合并同侧颅骨增厚者2例。结论CT能够很好地显示脑颜面血管综合征的宽大脑回及弯曲条带状钙化的特征。诊断具有特征性。

  • 标签: 脑颜面血管瘤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肉芽肿性血管亦称化脓性肉芽肿、毛细血管扩张性肉芽肿、分叶状毛细血管,并非真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具有生长迅速,质脆,易发生溃疡、出血等特点,临床上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本文报道一例软腭特殊肉芽肿性血管

  • 标签: 肉芽肿性血管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平阳霉素8㎎,用生理盐水或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稀释,根据病人的年龄及体的面积注入药量。结果经过3—5次治疗后,99例治愈、42例显著消退、8例有效,3例无效。结论平阳霉素注射治疗血管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并发症少,副作用小。

  • 标签: 血管瘤 平阳霉素 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研究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于肝脏血管与肝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选择商洛市某医院收治肝脏血管和肝癌患者共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肝脏血管组和肝癌组两组,均行CT多期增强扫描后,分析肝脏血管与肝癌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临床诊断价值。发现普通平扫CT难以发现小于5mm的肝脏血管病灶,且与肝癌等恶性病变之间难以分辨。通常用增强扫描来对这两类患者做有效鉴别诊断,并可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肝脏血管瘤 CT多期增强扫描 肝癌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动态增强扫描在PSH的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的PSH患者进行CT平扫与增强扫描,观察记录患者CT征象特点,计算平扫与增强扫之间增强差值。结果CT平扫显示PSH为单发病灶,多呈类圆形、圆形的结节病灶,边界整齐清晰,未见卫星病灶,多为均匀密度实质,少见钙化灶、分叶征。增强扫描CT征象明显强化,多为不均匀或均匀强化,且延时扫描病灶呈持续强化。结论在PSH的临床诊断鉴别中,CT增强扫描能够有效鉴别诊断PSH,提高临床PSH诊断水平,在临床肺部疾病的诊疗、鉴别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肺硬化性血管瘤 CT 增强扫描 疗效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中年起病的女性患者,先后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在内分泌科疑诊为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1型(APS1),给予对症治疗。同时伴有皮肤多发血管,进行性加重的多浆膜腔积液、脾大、周围神经病变,影像学提示肋骨、椎体骨质密度增高,后查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升高,AIRE基因阴性,在血液科诊断为POEMS综合征。应用全身化疗后多系统损害得到缓解,肾上腺皮质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有所恢复,对症治疗药物可减量或停用。本例提示中年起病的类APS1表现需考虑到其他疾病的可能,POEMS综合征患者出现的内分泌系统损害需长期随访,有病情缓解药物减量的可能。

  • 标签: POEMS综合征 多内分泌腺疾病,自身免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