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进行优质护理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进行随机抽取,将70例2014年12月-2015年11月间收治的患儿进行分组,每组患儿为35例,干预组患儿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疾病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于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来说,开展优质护理能够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缩短其康复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麻疹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探究导致老年重症肺炎死亡及影响其预后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重症患者112例,按照治疗结局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全部治疗无效死亡,共50例,对照组经治疗后病情缓解,共6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胸片检查结果等,分析导致老年重症肺炎死亡及影响其预后的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有66.00%的患者年龄超过75岁,而对照组仅有48.39%的患者年龄超过了75岁,实验组有意识障碍、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呼吸频率≥30次/分、SBP<90mmHg或DBP《60mmHg、PaO2<60mmHg、有胸腔积液的患者比例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患者中有34.00%的患者进行了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有53.23%的患者进行了有创通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年龄>75岁、有意识障碍、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呼吸频率≥30次/分、SBP<90mmHg或DBP《60mmHg、PaO2<60mmHg、有胸腔积液,均是导致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死亡、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而适度的有创机械通气可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老年患者 重症肺炎 死亡和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因脑缺血而受到损伤的有关生理因素以及在治疗方面的进展,并对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机制作进一步的分析。以鼠为例通过实验对各组大鼠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各组大鼠其它生理参数的变化、各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的比较,就脑缺血损伤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机制作进一步的探索。

  • 标签: 大脑缺血 灌注 损伤
  • 简介: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因此,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保护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对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就显得十分必要。现将国内外学者对有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 标签: 脑缺血 灌注损伤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常累及心、脑血管,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I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常与冠心病(CHD)同时并存。与未合并CHD者相比,合并CHD的IS患者多数病情更严重,死亡风险更高,预后更差。本共识根据病因和临床特点,将其分为脑-心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IS/TIA、动脉粥样硬化性IS/TIA与CHD共存三大类,并制订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在急性期治疗时间窗内针对卒中进行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针对CHD则视情形采取分期或同期颈动脉干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心肌血运重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并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在二级预防方面给予危险因素控制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措施,并积极进行心脏和神经康复治疗。

  • 标签: 卒中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冠心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患者ABCD2评分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的的关系。方法按照ABCD2评分将130例TIA患者划分为低危(0-3分)、中危(4-5分)和高危(6-7分)三组,并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平均水平的差异.结果三组hs—CRP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2+hs-CRP评分法和ABCD2评分法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54(0.660-0.889)和0.702(0.601-0.803)。结论TIA患者ABCD2评分与hs-CRP正相关,ABCD2+hs-CRP评分法的临床价值高于ABCD2评分法。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ABCD2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合并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选取2015年6月份至2016年6月份医院接收的68例重症肺炎合并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的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实验结束后对其临床特点与影响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结束后,68名患者中共有16名患者出现合并细菌染,10名患者出现合并真菌感染,8名患者同时合并两种感染。存活组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病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明显的低于病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存活组患者的氧合指数明显的高于病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患者的平均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氧合指数等是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重症肺炎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对呼吸衰竭儿童和严重肺炎的治疗和安全影响。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的儿童得到定期照顾,观察组的儿童得到密切照顾。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护理前后血气指标(PaO2、PaCO2、pH值)水平;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咳嗽症状、气促症状、哮鸣音症状)改善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pH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7d后,两组患儿PaO2、pH值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患儿,PaCO2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症状改善时间、气促症状改善时间、哮鸣音症状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儿短(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强化护理可改善呼吸衰竭儿童的通风和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对TIA概念认识的进展及影像学的研究,探讨TI的临床特点,揭示TIA新定义的临床意义。

  • 标签: TIA 定义 进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综合护理干预用于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中选择80例进行研究,入选后采用便利抽样法对患者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5.00%vs72.50%,P<0.05),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更低(5.00%vs22.50%,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是进一步提升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和临床治疗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推荐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ICU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IA的临床特点,探讨病因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8年我科收治的60例TIA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颈内动脉TIA3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22例,经扩血管、抗凝治疗后,32例症状有效控制,好转1例,无效3例,4例发展为脑梗死。结论积极及时有效地治疗TIA,可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满意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干预效果十分理想,患者生活质量整体得到提升,满意率提高,该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肺炎患者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老年 应用 效果 分析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抗生素降阶梯治疗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肺炎患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09月至2018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78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9例,研究组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ICU病房就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效果显著,同时可缩短疗程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重症肺炎 抗生素 降阶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研究我院肺炎患者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感染情况,以期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样本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MDRO感染患者。对住院患者的MDRO感染情况、MDRO标本来源情况以及不同季度主要耐药菌检出比例进行观察。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医院住院患者中共266例患者发生MDRO感染,感染率为0.27%。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或疑似病例报告。在266份MDRO样本中,包括痰、血、分泌物等多种来源,其中痰液来源占比为51.88%,血液来源占比为34.21%,分泌物来源占比为12.78%,其他来源占比为1.13%。结论: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随着时间而逐渐升高。

  • 标签: 肺炎 多药耐药菌感染 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