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皮肤撕裂患者,在传统治疗思路基础上,设计出更加完善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方法:资料搜集法。结果:传统治疗思路中瘢痕疙瘩可用注射疗法、激光治疗、手术治疗、放疗或同位素敷贴。增生性瘢痕可用激光磨削、微晶磨削、点阵激光磨削、外贴抗瘢痕制品或外涂软膏。萎缩性瘢痕可用微晶磨削、多波长脉冲治疗仪、点阵激光磨削等。创新治疗思路是压力疗法和其他非手术疗法使瘢痕外形美观,使治疗思路更加完整。

  • 标签: 皮肤撕裂 传统治疗方法 创新治疗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皮肤痉挛患者,在传统治疗思路基础上,设计出机理更加完善的创新治疗思路和方法。意义:对于后续的数据对比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采用资料搜集方法。结果:皮肤痉挛患者通常会出现神经根病变(如外周神经炎、低钙血症等症状)。创新治疗思路同时完成了四项工作:1、热敷;2、针刺;3、维生素B1摄入;4、甲钴胺片摄入。比以往传统的诊疗方法(手术或补钙)治疗机理理论上更加完善。按病机同理性推断:其他身体部位的皮肤痉挛亦可先按此法予以治疗,具体效果也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皮肤痉挛 传统治疗方法 创新治疗思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生长速率(TGR)评估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早期药物治疗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NEN患者共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6~73(53±11)岁。测量患者基线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靶病灶最大直径总和及检查间隔天数,利用公式计算治疗后3个月的TGR。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TGR测量观察者间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TGR预测无进展生存期(PFS)的最佳截断值。在治疗后3个月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将评定为疾病稳定(SD)的患者及总体患者分别通过TGR最佳截断值分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组间生存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GR对于预后的影响。结果TGR最佳截断值是-5.8(%/月),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95%CI:0.824~0.999,P<0.001),观察者间ICC为0.955(95%CI:0.907~0.978,P<0.001)。根据TGR分组,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相较于TGR<-5.8组,TGR ≥-5.8组不论在总体患者(HR:10.906,95%CI:1.953~60.898,P=0.006)或是SD患者(HR:14.354,95%CI:1.602~128.627,P=0.017)中都观察到更高的进展风险,TGR ≥-5.8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GR能够反映NEN早期抗肿瘤药物治疗疗效并且与预后相关。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肿瘤生长速率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估 无进展生存期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传统皮肤科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科技发展,微信公众号平台成为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沟通方式和交流平台,这也给传统皮肤科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通过创建、维护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将微信公众号用于皮肤科教学,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满足学生差异化要求,并且可以减少教师重复工作,使教师可以把宝贵精力用于提高课程质量本身。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皮肤科 教学
  • 简介:摘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因粒细胞缺乏、免疫力减低,容易合并严重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为少见感染,表现为发热、心脏瓣膜杂音、心脏瓣膜赘生物,出现血管和免疫学异常,有可能合并脑、肺或脾栓塞等。因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本文拟通过对1例MDS患者合并IE的诊治经过,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血液病合并IE的认识。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感染性心内膜炎 皮肤结节
  • 简介:摘要: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事关学科的发展与人才的培养。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增强职业素养,本文就医德教育融入皮肤性病学科思政教育展开探究,提出了几条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真正发挥思政教育强基固本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医德修养。

  • 标签: 医德教育 皮肤性病学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类罕见的起源于人体的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异质性肿瘤,可以发生在体内任何部位。近40年来,NENs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持续上升。本文回顾分析了NENs在全球的流行现况,总结了不同人群、地区、不同发病部位的NENs的流行病学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NENs的认识,有助于NENs的进一步预防和控制。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流行现状 发病率 预防与控制
  • 作者: 李渊 王欣鑫 阎于珂 杜雪芹 杨晓军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16期
  • 机构: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肝胆外科,银川 750004,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兰州 730000,甘肃省人民医院普外二科 兰州大学人民临床医院 甘肃省外科肿瘤分子诊断与精准治疗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消化道恶性肿瘤防控工程研究中心,兰州 730000
  • 简介:摘要结核病(TB)发病率很高,但原发性胰腺TB却极其罕见,且对其诊断极具挑战性。本文报道了1例误诊为胰腺肿瘤并施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胰腺TB青年男性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讨论,以求进一步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知。

  • 标签: 结核 胰腺结核 胰腺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路易体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的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例。通过皮肤神经微活检,检测路易体痴呆患者皮肤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的沉积,与其他类型痴呆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进行比较。路易体痴呆患者皮肤神经可见线状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沉积,其他痴呆患者和正常健康人皮肤神经未见沉积。皮肤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有可能成为路易体痴呆鉴别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仍需大样本研究。

  • 标签: 痴呆 路易体痴呆 皮肤活检 α-突触核蛋白 诊断
  • 作者: 华雨薇 陈苗 张莉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04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肿瘤内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血液内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女性患者,重度贫血,诊断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3年,糖皮质激素及环孢素治疗有效,但因消化道不良反应多次减量或停药,贫血反复复发。环孢素加量后1个月出现全身多发骨痛,伴夜间爆发痛、皮肤痛觉过敏,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止痛药均无效,诊断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相关疼痛综合征,停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改为西罗莫司治疗PRCA后贫血纠正,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后患者疼痛快速缓解。

  • 标签: 贫血,再生障碍性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钙通道阻滞药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相关疼痛综合征
  • 简介:摘要基于进一步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为目的,本文提出了现阶段要高度重视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质量,并建议从推动妇科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化、开展创新性临床研究和提倡多学科诊疗模式入手。

  • 标签: 妇科肿瘤 生存率 多学科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肿瘤患者临床治疗失眠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具体原因并且明确针对性护理策略。方法:科学选择我院合适的患者80人,患者入院后进行专业检查,根据身体状态进行治疗,对治疗中出现失眠问题的进行统计,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并探讨策略。结果:选取80人,有17例存在失眠问题,占比21.25%。根分析具体原因:出现失眠受多因素影响,不良情绪影响的有4例、厌食影响有4例、恶心呕吐影响有2例、身体疲劳影响有2例、身体疼痛影响有2例、经济原因影响有2例、治疗环境影响有1例,明显前两项影响较大,最后一项影响较少。结论:肿瘤患者治疗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失眠,及时干预,保证日常睡眠。

  • 标签: 肿瘤 化疗 失眠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肿瘤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且发病率较高。在众多发病因素中,约15-20%人类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近十几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肝炎病毒(HBV、HCV)与肝细胞癌、EBV与Burkitt淋巴瘤及鼻咽癌、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有直接关联。另有幽门螺杆菌、腺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亦与肿瘤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人类肿瘤 RNA病毒 DNA病毒 致瘤机制
  • 简介:摘要近30年来,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快速增长近6倍,且由于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导致患病人数激增,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而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疗规范在近10年才逐步受到重视,临床对其认识仍存在严重不足,药物治疗效果仍不理想,因此,本文主要对分化好的神经内分泌瘤的生物治疗、靶向治疗、核素治疗以及低分化的神经内分泌癌的化疗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希望对该类患者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指导。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研究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 简介:摘要随着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不断更新,影像学评估也随之进展。肿瘤大小、血供、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评估最常用的影像学指标,其他还有代表肿瘤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像学特征。生长抑素受体(SSR)-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氟脱氧葡萄糖(FDG)-PET双探针显像进一步提高了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和分级的准确性,并为肿瘤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包括图像纹理分析和影像组学在内的定量分析也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影像学研究的新热点。结合形态学、功能影像以及定量分析可能有助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的无创性评估。

  • 标签: 胰腺 神经内分泌肿瘤 分级 影像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汤琪云 王峰 刘云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14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 江苏省神经内分泌肿瘤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所,南京 210029,南京市第一医院核医学科,南京 210029,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南京 210029
  • 简介:摘要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起源于全身弥漫分布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临床上易误诊、漏诊,给临床诊治带来巨大困难,严重影响其预后。本文将从NENs的实验室及病理检查、内镜诊治、生长抑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等方面介绍NENs诊治的难点和热点,旨在为NENs早诊早治、中晚期高级别NENs的规范化诊治提供思路,为临床多学科专家对NENs综合处理提供更多策略。

  • 标签: 神经内分泌瘤 内镜 生长抑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与经验的积累,双能量CT已从单纯科学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在腹部肿瘤成像中,双能量CT在提高诊断性能、反映恶性肿瘤病理特征和评估治疗效果等方面较常规CT具有明显优势。本文简述了双能量CT的分类、目前该技术在腹部恶性肿瘤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双能量CT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应用陷阱,以期推进该技术的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双能量CT 腹部 肿瘤
  • 简介:摘要胆道恶性肿瘤是一类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转移、预后差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和生活水平提高,胆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同时,新的免疫联合疗法的发展和创新正为胆道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在胆道肿瘤中,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是由多种免疫抑制性细胞、细胞外基质以及各类细胞因子、外泌体和免疫检查点分子构成。胆道肿瘤具有复杂性和异质性的免疫抑制性微环境阻碍了免疫治疗的发展。本文的目的以胆道肿瘤为切入点,探究影响其免疫抑制性微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及相关机制,总结靶向胆道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治疗的策略,旨在为胆道肿瘤的免疫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 标签: 胆道恶性肿瘤 免疫治疗 免疫抑制性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