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胃肠道间质的临床表现及特殊的CT表现,以指导临床上胃肠道间质的诊断。方法选择入住我院的患者47名,其临床表现多为消化道症状,结合病史、行相关检查后,均可明确诊断为胃肠道间质,其中最具诊断意义的是病变部位夹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47例胃肠道间质患者中,病检结果显示为恶性患者31例,为良性肿瘤患者16例,其中,CT显示肿瘤发生部位在胃者32例(68.1%,胃底部19例,胃体部22,胃窦部6例,其中良性12例,恶性20例),发生于十二指肠者8例(17.0%,良性3例,恶性5例),发生于空肠者4例(8.5%,良性1例,恶性3例),发生于食管、横结肠及直肠者各1例(2.1%),均为恶性。肿瘤大小及形态各异,直径最大者39cm,最小者0.7cm。其体由胃肠壁固有肌层向腔内生长及腔内外混合生长者居多,分别为24例(51.1%)、14例(29.8%),向腔外生长者为9例(19.1%)。肿瘤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者14例,此多为良性肿瘤,为不规则形状者26例,为梨形者7例。形态清楚、边缘清晰者14例,边缘模糊者33例。平扫后16例出现密度均匀,密度不均匀者31例,其病变部位伴有组织坏死等,10例病灶内出现点状钙化,行增强扫描后,31例出现不均匀强化,13例患者动脉期明显强化,不均质,静脉期强化程度更为明显。21例患者病变部位内可见到肿瘤血管。本组47例患者手术前后诊断一致者为44例,准确率达93.6%。其中3例分别误诊为直肠癌、胃癌、腹腔内占位性病变。结论CT检查可直接反应胃肠道间质的大小、形态、部位等,其结果回报对于临床诊断胃肠道间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病人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肿瘤多见于胃,术前确诊较困难,术后病理CD117阳性率86%,CD34阳性率71%。结论胃肠道间质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症状不典型,肿瘤大小是判断良恶性的重要指标。手术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胃间质临床比较少见,通过对胃间质与其它胃肿瘤的鉴别,提高对胃间质诊断水平。{仪器和方法}采用飞利浦HD11XE彩色超声仪和C5-2MH凸阵探头,检查前嘱患者禁食8小时以上。让患者仰卧位、侧卧位,暴露腹部,超声探头在患者腹部行纵切、横切及多角度、多切面扫查,探查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血流和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及腹腔淋巴结是否肿大、转移等等,必要时让患者饮水,观察肿瘤与胃的关系。{结果}通过与其他胃肿瘤的临床症状、超声图像、病理、免疫组化等的区别,确定胃间质的诊断。{结论}超声虽然不能对胃肿瘤做出定性诊断,但是,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肿物的位置,血流状况,并通过声像图特征可以间接推断肿瘤的良,恶性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间质瘤 胃肿瘤 鉴别 病理分析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GIST)的64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胃肠道间质中,发生于食道1例,胃15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2例,直肠1例,肠系膜1例,复发2例。其中良性间质5例,恶性19例。恶性间质中有坏死者15例,肝转移者7例,累及胰腺者2例,侵及周围组织3例,淋巴结转移者1例。结论64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清晰显示GIST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其定位、定性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肠 间质瘤 64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胃镜联合经阴阜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gastricstromaltumors,GIST)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32例患者接受胃镜联合经阴阜腹腔镜手术治疗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因体过大而中转开腹手术,余30例手术时间为39~121min,平均(61±13)min。术中出血20~60ml,平均(30±5)ml。绝对卧床8~12h,术后24~48h进食流质饮食,平均住院4~6d。免疫组化结果CD34(+)27例(84.4%)、CD117(+)29例(90.6%);肿瘤生物学风险分级,极低危26例,低危5例,中危1例,,高危0例.随访2~36个月,未发现种植或转移。结论胃镜联合经阴阜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安全、微创、美观、快速、准确有效。

  • 标签: 胃镜 胃间质瘤 阴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道间质多层螺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6月19例胃肠道间质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结果。结果平扫均匀等密度7例,密度不均匀3例,低密度2例,混杂密度1例,1例肿块边缘强化,中心为大片低密度5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的良恶与肿瘤大小、有无坏死、CT强化性相关,即肿瘤越大,中心有低密度坏死,CT多呈不均匀强化者,多为恶性。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的定位、定性、良恶鉴别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胃肠道 间质细胞瘤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胃癌和胃肠道间质(GIST)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其诊断及治疗较成熟,但胃癌合并GIST同时在一个消化器官发生则十分少见,占恶性肿瘤的0.25%。其诊疗目前缺乏规范性,贲门黏膜内癌合并极低危GIST在临床上更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影像学发现并行手术治疗的该病患者。

  • 标签: 贲门 黏膜内癌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摘要目的准确认识胃肠道间质(GIST),掌握胃肠道间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外科手术标本51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其中确诊41例GIST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重新切片、染色、分析观察,选择肿瘤细胞丰富的蜡块连续切片,每例均用CD117、CD34、SMA、S-100、desmin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41例GIST占同期消化道间叶肿瘤的80.4%,其中发生于胃32例,小肠3例,结肠1例,网膜、肠系膜5例。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31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4例,2种细胞混合型6例。免疫组化显示CD117及CD34的阳性率分别为92.7%和76.8%、SMA、S-100蛋白灶性弱阳性为13.4%和7.3%,desmin均为阴性表达。结论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结合发病部位,CD117、CD34高表达率是GIST确诊的依据,SMA、S-100蛋白,desmin的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2月经手术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29例胃肠道间质患者信息,均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发生在胃部14例,小肠6例,结肠3例,直肠3例,食2道,肠系膜1例;良性6例,恶性18例,潜在恶性5例;CT增强扫描良性者多呈轻度均匀强化,恶性者强化多不均匀。结论螺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是一种无创、安全、高效的诊断胃肠道间质的技术,对GIST的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双期增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GST)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预测病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的可行性,为GST患者在治疗前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GST患者504例(共计506枚GST)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259例,女245例,年龄13~85(60±11)岁。根据病理NIH危险度分级标准,分为低风险组(极低危险度和低危险度,277枚)和高风险组(中危险度和高危险度,229枚)。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性,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像学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筛选出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肿瘤长径对危险度分级的预测价值。结果低风险组与高风险组在性别(男/女:131/146比129/100)、消化道出血(有/无:39/238比59/170)、形态(规则/不规则:218/59比95/134)、钙化(有/无:36/241比53/176)、坏死程度(0°/Ⅰ°/Ⅱ°/Ⅲ°:197/61/16/3比58/98/32/41)、溃疡(有/无:32/245比94/135)、生长方式(腔内生长/腔外生长/腔内外生长:102/105/70比44/98/87)、肿瘤位置(胃底/贲门/胃体/胃角/胃窦:98/7/135/12/25比98/6/114/5/6)、供血动脉(有/无:32/245比104/125)、血管样强化(有/无:19/258比88/141)、灶周积液(有/无:0/277比13/216)、灶周脂肪阳性征(有/无:0/277比30/199)、肿瘤最长径[2.82(2.04,3.80)cm比5.93(4.06,8.29)cm]、肿瘤短径[2.31(1.60,2.88)cm比4.40(3.21,6.37)cm]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最长径(OR=2.08,95%CI:1.35~3.20)和溃疡阳性(OR=2.01,95%CI:1.03~3.92)是危险度分级的危险因素(均P<0.05);肿瘤位置中以胃窦为参照,胃底(OR=7.77,95%CI:2.00~30.24)、胃体(OR=3.93,95%CI:1.03~15.01)是危险度分级的危险因素(均P<0.05)。肿瘤最长径预测肿瘤危险度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最佳临界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98 cm、62.9%、95.3%。结论GST的MS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对其术前病理NIH危险度分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能为患者治疗前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胃肿瘤 间质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危险度分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治疗急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25例确诊为急性小肠梗阻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试验组采取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46%较对照组的79.47%高,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肠瘘、肺内感染和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53%较对照组的16.97%低,5年复发率为2.65%较对照组的18.75%低,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小肠内排列术治疗急性小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小肠梗阻 导管小肠内排列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黑色素分化相关基因蛋白5(MDA5)抗体在幼年皮肌炎(JDM)间质性肺病(ILD)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风湿免疫科确诊的JDM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JDM患者共101例,其中抗MDA5抗体阳性12例,抗MDA5抗体阴性89例。按照与阳性组年龄接近匹配原则随机抽取20例抗MDA5抗体阴性患者。比较两组患者ILD的发生率、肺功能结果、呼吸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阳性组患者中ILD发生率为11/12,阴性组为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完善肺功能检查的患儿中(年龄>3岁),阳性组一口气呼吸法的肺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异常率为6/8,高于阴性组的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阳性组呼吸衰竭发生率为2/12,阴性组无呼吸衰竭病例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3);阳性组死亡率为1/12,阴性组无死亡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5)。结论抗 MDA5 抗体阳性的JDM患者更易合并ILD,肺功能弥散功能受损明显,对药物治疗反应差。

  • 标签: 皮肌炎 儿童 间质性肺病 抗MDA5抗体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草黄酮对离体小肠的作用。方法应用豚鼠的离体小肠对甘草黄酮溶液的进行试验,并观察不同浓度甘草黄酮溶液对离体小肠的作用。结果浓度为0.1mg/ml的甘草黄酮对离体小肠的收缩无明显影响,浓度为0.5mg/ml、1mg/ml和2mg/ml的甘草黄酮对豚鼠离体小肠的收缩活动呈抑制作用,其表现为振幅降低、紧张性下降,且随浓度的加大,抑制收缩作用加强。结论甘草黄酮对离体肠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降低肠管的收缩幅度,但对肠管的收缩频率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甘草黄酮 离体小肠 收缩幅度 收缩频率
  • 简介:摘要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不同程度肺泡炎和肺纤维化为病理特征的一大组异质性疾病,包括200多个病种,其诊断和治疗存在诸多挑战。近年来对于ILD的临床分类、疾病行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抗纤维化药物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成功拓展到进展性纤维化性ILD(PF-ILD)的治疗。新的国际临床指南将过敏性肺炎(HP)分为非纤维化性HP和纤维化性HP。根据疾病行为和致纤维化表型对ILD进行临床分类,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肺间质异常(ILA)可能代表了不同类型ILD的亚临床阶段,对其长期随访有助于ILD的早期诊断。具有自身免疫特征的间质性肺炎(IPAF)或许是结缔组织病(CTD)的早期阶段或前驱状态,长期动态监测其向CTD的演变至关重要。

  • 标签: 肺疾病,间质性 进展性纤维化 临床分类 疾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