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复发外阴假丝酵母(RVVC)的合适的方法。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大连市旅顺口区妇幼保健院根据阴道分泌物真菌培养+巩固治疗方案;每月一个疗程,口服+阴道用药强化治疗。口服用药伊曲康唑0.1g每日两次,连用5天或酮康唑0.2g每日两次,连用5天或氟康唑150mg1次或150mg每三日一次,连用2次后150mg/周;配伍阴道用药制霉菌素阴道栓每晚40万单位,连7天或克霉唑阴道栓每晚0.1g,连用7天或哨呋太尔制霉软胶囊每晚2g,连续6天。症状消失伴真菌学转阴后再巩固治疗2-10个疗程。结果(1)RVVC发生率占外阴假丝酵母(VVC)的4.8%。(2)60例RVVC以白色假丝酵母感染为主占73.3%,光滑假丝酵母感染占21.7%。(3)治疗有效率93.3%。停药后3、6、12个月远期治愈率为85%、78%和75%。结论RVVC主要病原是白色假丝酵母,选择药物强化加巩固治疗是治愈RVVC有效措施。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白色假丝酵母菌 抗真菌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呋太尔胶囊联合咪康唑栓治疗复发外阴假丝酵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集的复发外阴假丝酵母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咪康唑栓联合口服硝呋太尔胶囊和单用咪康唑栓剂,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呋太尔胶囊口服联合咪康唑栓剂治疗复发外阴假丝酵母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硝呋太尔咪康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外阴假丝酵母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抽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妇科门诊治疗的外阴假丝酵母病患者18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根据治疗方法选择不同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组93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氟康唑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氟康唑胶囊150mg/次,72小时后再服用1次,每晚阴道内放置1枚克霉唑栓,连续用药1周;对照组仅给予克霉唑栓治疗,用药方法同治疗组。连续使用1周,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65%,可见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康唑联合克霉唑阴道栓治疗外阴假丝酵母临床疗效肯定,且优于单独使用克霉唑阴道栓治疗,可有效杀灭假丝酵母,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采纳。

  • 标签: 氟康唑 克霉唑栓 假丝酵母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臭氧联合硝酸咪康唑治疗外阴假丝酵母的疗效。方法将5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臭氧联合硝酸咪康唑联合治疗)与对照组(单纯硝酸咪康唑治疗)各290例,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更短、涂片假丝酵母转阴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硝酸咪康唑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臭氧治疗 硝酸咪康唑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念珠病患者唾液真菌培养中光滑念珠属检出状况、分离人群特征及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分析2014至2018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念珠病患者唾液光滑念珠检出状况。采用科玛嘉念珠显色培养基及API 20C AUX酵母鉴定试剂盒进行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收集带菌量≥200 cfu/ml的光滑念珠60株,使用ATB FUNGUS 3真菌药敏试剂条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2014至2018年共确诊口腔念珠病患者12 401例,光滑念珠构成比为3.44%(427/12 401)。光滑念珠感染阳性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70岁以上患者感染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从41~50岁年龄段开始,女性感染阳性率开始升高,并且在51~60岁及以后年龄段女性感染阳性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光滑念珠阳性的口腔念珠病患者除单纯真菌感染诊断外,伴有口腔扁平苔藓、干燥综合征和口干待查患者感染比例较高。5种抗真菌药物中,光滑念珠对氟康唑耐药率最高,为8.3%;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非野生型均为6.7%;两性霉素B均为野生型。结论口腔念珠病患者光滑念珠感染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老年患者是易感人群。光滑念珠对唑类药物存在一定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 标签: 念珠菌,光滑 口腔 感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对口腔念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制霉菌素含服,观察组口服氟康唑,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发生药物副作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对念珠治愈率高,疗效均比较明显,两种药物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高达到24.00%,观察组发生率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氟康唑与制霉菌素在治疗口腔念珠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相对氟康唑药物副作用小,建议优先选用。

  • 标签: 念珠菌病 口腔 氟康唑 制霉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咪康唑,定君生联合用药治疗单纯性外阴假丝酵母(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的疗效。方法将门诊150名VVC患者随机分为二组(n=75)A组阴道上达克灵400mg三天评定疗效,B组阴道上达克灵400mg三天同时阴道上定君生十天评定疗效。结果A、B两组10天后治愈率分别为67%、69%。B组治愈率略高于A组(P>0.05),一月后复发率A、B两组分别是16%、5.77%,差异显著(P<0.05)。结论咪康唑合并乳酸杆菌胶囊治疗能降低VVC复发率。

  • 标签: 咪康唑 乳酸杆菌刺激 单一用药 联合用药 复发率
  • 简介:许多妈妈看到孩子咳嗽、流鼻涕时都很重视,但看到女儿经常用手抚弄或搔抓外阴时,却不以为然,认为是习惯动作,或是认为是坏毛病。这时您如果注意看看孩子的外阴

  • 标签: 发现女儿 外阴阴道炎 女儿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念珠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念珠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观察组(92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另外一组为对照组(88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待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率和治愈率(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念珠阴道炎,既可以提高念珠阴道炎的治愈率,又可以缩短疗程,是一种治疗念珠阴道炎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念珠菌性阴道炎 中西药结合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复发流产(RSA)主要包括遗传缺陷、解剖异常、内分泌紊乱、免疫因素、感染、全身性疾病及环境因素等。根据引发复发流产不同病因、诊断结果,应相应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辅助生殖治疗、同种免疫治疗等相应的治疗策略。

  • 标签: 复发性流产 主要原因 治疗策略 临床治疗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妇女外阴假丝酵母感染现状及治疗情况。方法从阴道口及下1/3处取白色凝固或豆渣样分泌物置于玻片上,用生理盐水悬滴法直接镜检,显微镜下见到芽孢和假菌丝者为假丝酵母(+),同时询问患者的用药治疗情况。结果700例妊娠妇女炎症患者中共检出假丝酵母231例,检出率为33.05%,用药治疗96例,用药率为41.53%;252例非妊娠妇女炎症患者中,共检出假丝酵母53例,检出率为20.03%,用药治疗200例,用药率为79.33%。结论有症状的妊娠妇女较非妊娠妇女外阴假丝酵母检出率明显增高,而用药治疗人数却较少,为了提高妊娠妇女的生活质量,积极诊断和治疗外阴假丝酵母(VVC)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妊娠期妇女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感染
  • 简介:摘要外阴假丝酵母是由假丝酵母引起的外阴炎,我院自2007年开展应用德国赫尔曼O3水疗法配伍灭菌灵治疗外阴假丝酵母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尤其能缓解急性、重症的外阴假丝酵母的瘙痒症状。

  • 标签: O3 灭菌灵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殖器念珠感染的危险及保护因素方法选取男女各20名生殖器念珠感染的患者结果40患者与配偶、性伴患病、广谱抗菌素的应用及包皮过长有关,同时选用宽松、适中的棉质内裤对生殖器念珠有保护作用结论配偶/性伴患病是最主要的易感因素,同时积极的做好治疗与护理。

  • 标签: 念珠菌,生殖器感染 危险与保护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密达治疗复发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复发口腔溃疡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锡类散粉剂涂擦患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一年复发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39例显效,5例有效,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中有14例显效,12例有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6.67%,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试验组有15例复发复发率为34.09%,对照组有30例复发复发率为76.92%,试验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密达治疗复发口腔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思密达 复发性口腔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产膜能力白色念珠入侵后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的免疫损伤机制。方法选择2019年6至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分离培养的25株白色念珠,质控菌株SC5314为标准菌株。建立白色念珠生物膜体外模型,利用结晶紫染色和酶标板法检测不同白色念珠的生物膜形成能力;采用酶标板法测定570 nm处的吸光度值(A570):A570≥0.5为强产膜(SBF),0.25<A570<0.5为中产膜(DRF),A570≤0.25为不产膜(WBF)。在体外分离培养并建立人气道上皮细胞的气液相培养模型,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20)、标准菌株组(n=20)、强产膜组(n=19)、不产膜组(n=17)、耐氟康唑组(n=18)。扫描电镜观察气液相培养上皮细胞的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检测气液相培养上皮细胞体外模型标志蛋白的表达。通过微孔板法检测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内β-防御素(hBD2)、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的分泌情况。结果强产膜菌株以菌丝相互交错生长,能看到极少数酵母细胞包裹于其中。扫描电镜观察气液相培养的上皮细胞菌丝能够主动入侵上皮细胞;纤毛乙酰化的微管蛋白和角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同时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也被下调。空白对照组、标准菌株组、强产膜组、不产膜组、耐氟康唑组细胞中LDH含量分别为(12.21±5.68)、(46.35±6.35)、(18.69±4.38)、(12.56±3.69)、(13.48±4.2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标准菌株组相比,强产膜组、不产膜组、耐氟康唑组细胞内LDH含量均降低(均P<0.01)。空白对照组、标准菌株组、强产膜组、不产膜组、耐氟康唑组细胞内hBD2的含量分别为(26.14±0.77)、(56.18±0.83)、(30.66±2.59)、(29.22±0.48)、(28.28±1.5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只有标准菌株组的上皮细胞可诱导细胞内hBD2表达量增加(P<0.001)。不同组别间细胞内GM-CSF、G-CSF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强产膜白色念珠可通过下调细胞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的增殖,破坏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从而诱导细胞损伤。

  • 标签: 念珠菌,白色 人气道上皮细胞 生物膜 损伤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绿脓杆菌菌苗治疗复发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62例复发口腔溃疡患者被分为菌苗组(32例)和胸腺肽对照组(30例),并对二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菌苗组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胸腺肽对照组(73.33%).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菌苗的良好效果是由于其免疫调节作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的调节作用.

  • 标签: 绿脓杆菌菌苗 胸腺肽 复发性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钙血症导致胰腺炎反复发作的重症病例,患者因“上腹痛”3次以胰腺炎反复发作收住院,经抗炎、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抑制胰酶等相关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第3次入院因血钙高结合临床和B超影像,怀疑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最后诊断为甲状旁腺增生。行颈部甲状旁腺探查术+甲状旁腺切除术,根据术前B超定位诊断,切除左侧病变甲状旁腺。启示临床早期未予重视其高血钙水平,导致对其病因的延误诊治,使该病患胰腺炎反复发作;所以及时诊治、完善相关检查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钙血症 胰腺炎,急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