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假性动脉(UAP)是妇产科罕见并发症,破裂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临床常因认识不足延误诊治而发生严重后果。本文就UAP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综述,为临床制定UAP最佳诊疗策略提供借鉴。

  • 标签: 动脉瘤,假性 子宫 病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颅内血管分叉部宽颈动脉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一直是治疗的难点,The Woven Endobridge(WEB)装置是专门用于此类型动脉的新型颅内动脉栓塞装置,目前国内使用极少,现报道3例WEB栓塞大脑中动脉宽颈动脉的病例,2例术后达到了较好的栓塞效果,1例存在颈残留,颈比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The Woven EndoBridge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内动脉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和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对68例各类颅内动脉进行分析。结果68例痊愈52例,遗有神经系统损害者7例,死亡9例。结论按照颅内动脉的自然病史和发展规律,对动脉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强化,对神经系统及内科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护理,能有效减少死亡率和病残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夹打磨技术在颅内动脉锁孔入路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颅内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7例在手术中采用夹打磨技术进行个体化夹重塑。手术后1周内复查脑血管造影,评估夹的位置和动脉的夹闭情况。所有患者门诊随访,评估临床预后。结果27例患者共有30个颅内动脉;其中破裂动脉23个,未破裂动脉7个。大脑中动脉9个,前交通动脉11个,后交通动脉9个,大脑前动脉1个。经眶上锁孔入路手术9例,经翼点锁孔入路手术17例,经半球间锁孔入路1例。手术后复查脑血管造影显示均夹闭满意,无明显动脉残留。出院时恢复良好25例,轻度残疾2例。随访3~36个月,均无再出血和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夹打磨技术简单、有效,可弥补锁孔入路下手术自由度的限制,提高颅内动脉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器械,手术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临床上较为罕见的肾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合并肾动脉夹层。患者左肾CT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影,增强后轻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左肾动脉内可见真假两腔及附壁血栓形成。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后行左肾上级背侧肿物切除术和肾动脉夹层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内乳头状淋巴管内血管内皮并发肾动脉夹层动脉伴脉管内血栓形成。

  • 标签: 血管内皮瘤 淋巴管内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肾动脉 夹层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颅内未破裂微小动脉(直径≤3mm)的临床转归。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型颅内动脉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0例复杂型颅内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综合使用新型球囊、颅内支架铺助栓塞技术、超柔软微弹簧圈成篮技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探讨技术难点。结果本组50例患者共应用支架53个,每个支架内分别填入弹簧圈1~13只,平均5.4只。手术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进行脑血管造影,动脉均获栓塞。术后2例患者出现轻微失语症状,经扩张血管、扩容、活血化瘀治疗后好转。对本组45例患者(其余5例均为2011年后治疗)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观察,45例患者均未复发,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采用支架及球囊辅助超柔软微弹簧圈成篮技术治疗复杂型颅内动脉效果理想,且解决了诸多技术难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术 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颅内动脉夹闭术后患者痰培养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38例动脉夹闭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培养结果,统计痰培养阳性率、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性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8例患者共留取111份痰标本,其中阳性结果77例,阳性率为69.37%。总共培养出细菌11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98株,占88.29%,革兰氏阳性菌12株,占10.81%,真菌1株,占0.9%。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已达1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湖南湘潭41110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患者破裂后防止再出血的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把2013年8月-2016年1月来我院接收的50例脑动脉流破裂后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综合组,各组病例数均是25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综合组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和术后致残率。结果综合组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和术后致残率都比对照组少,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脑动脉破裂后患者术前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预防和减少再出血的发生,降低死亡率以及致残率,提高手术抢救成功率,使用价值高。

  • 标签: 护理 脑动脉瘤 再出血 破裂
  • 简介:目的:为了减少和预防颅内动肪破裂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附属医院1996年以来80例颅内动脉病人的护理资料,以诱因作为本文分析的重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护理对策。结果:80例资料中致33例颅内动脉再出血的诱因为情绪异常、高血压、有力排便和重体力劳动、过早搬动和下床活动。剧烈咳嗽。结论:做好心理护理、控制血压、指导合理饮食、卧床休息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预防颅内动脉破列的重要环节。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再出血 危险因素 护理 探讨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对较少,目前同领域的指南对于未破裂颅内动脉患者ERAS系统性指导缺少。本指南依据ERAS在未破裂颅内动脉患者中的临床研究和实践经验,由神经外科、麻醉科、营养科及护理学等多学科专家合作,从入院前管理、术前管理、术中管理、术后管理几个方面制定未破裂颅内动脉手术夹闭患者ERAS临床实践指南。以期通过推进ERAS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应用,加快术后患者的康复,减少手术并发症。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加速康复外科 多学科协作
  • 简介:摘要布鲁菌病是最常见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心血管受累少见,却是布鲁菌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最常见的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动脉非常罕见,获得病原学是诊断布鲁菌病的金标准。本文报道1例布鲁杆菌感染性主动脉及骨髓炎患者的诊治过程。患者以发热、腰痛起病,影像学发现主动脉病变,鉴别诊断包括自身免疫病主动脉受累、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和感染性动脉。患者血培养回报布氏杆菌属,得以最终确诊。经规范的抗感染治疗后全身炎症得以控制,创造机会进行手术处理。希望通过本病例加强临床医师对于布鲁菌病感染性动脉的认识。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动脉瘤,感染性 主动脉瘤 主动脉周围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脑动脉破裂患者术前防止再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破裂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预见性护理,对两组的致残率、病死率以及再出血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致残率、病死率以及再出血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在脑动脉破裂患者术前治疗中,一方面可以使再出血率降低,另一方面还能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脑动脉瘤破裂 预见性护理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护理方法。方法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颅内动脉行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评价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结果104例患者中,20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再出血12例,肢体障碍8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0.2±2.4)d。结论通过术后合理的观察及护理,有利于提升颅内动脉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结合形态学及临床特征对背侧和非背侧颈内动脉(ICAAs)破裂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1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外科手术确诊为动脉并且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70例,年龄32~83 (56±11)岁。根据头颅CT平扫或DSA或外科手术的出血表现分为破裂组(n=54)例和未破裂组(n=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动脉的形态学参数;对2组患者CTA影像进行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获得壁切应力、壁切应力梯度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破裂/未破裂两组间的参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对背侧和非背侧动脉破裂相关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未破裂组相比,破裂组患者年龄较小[(54.2±11.4)岁比(58.3±9.9)岁,P=0.033],女性居多(74.1%比52.6%,P<0.05),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较高(46.3%比22.8%,P=0.009),且破裂动脉多分布于颈内动脉弓背侧处(57.4%比36.8%,P<0.05),血流模式复杂、集中,血流冲击区域小且不稳定(68.5%比33.3%、55.6%比10.5%、72.2%比26.3%及79.6%比36.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病史、动脉弓背侧、血流模式(集中的、不稳定的)是颈内动脉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51 (1.080~11.679)、3.900 (1.172~12.976)、4.966 (1.504~16.401)、51.893 (7.913~340.296)及50.015 (8.423~296.985),均P<0.05]。非背侧动脉破裂组的血流模式更集中、不稳定及冲击区域小(均P<0.05),而背侧处动脉破裂组血流更复杂、集中、不稳定和血流冲击区域更小(均P<0.05)。结论性别、高血压病史、背侧部位、血流集中程度和血流稳定程度是颈内动脉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位于背侧的颈内动脉破裂风险更高。

  • 标签: 颈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破裂 动脉弓 背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破裂型腹主动脉的急救处理流程,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死亡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0年6月至2019年6月91例破裂型腹主动脉患者的急诊资料及住院资料。其中12例因失血量过多术前死亡,余79例患者均住院接受开放手术或血管腔内修复术。比较术前死亡组(n=12)与术前存活组(n=79)、开放手术组(n=50)与腔内修复手术组(n=29)、术后死亡组(n=23)与术后存活组(n=56)患者的年龄、到达医院时间、急诊准备时间、第一次肌酐值、急诊输液量、术前血压下降、术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髂动脉是否受累等指标的差异。结果79例患者接受开放手术或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术后死亡23例。术前死亡组患者的年龄、到达医院时间、第一次肌酐值、急诊输液量分别为(77±11)岁、(18±5)h、(469±150)μmol/L,(4 140±1 743)ml,术前存活组分别为(70±10)岁、(12±8)h、(228±174)μmol/L、(1 358±1 21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开放手术组与血管腔内修复术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处理及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血管腔内修复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中主动脉阻断率分别为100(50,175)ml、(3.2±0.9)h、13.8%,优于开放手术组的1 700(600,3 425)ml、(5.2±1.1) h、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急诊准备时间、第一次肌酐值、急诊输液量、血压下降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7±8)岁、(4.1±1.7) h、(456±172)μmol/L、(2 024±1 687)ml、100%、100%,术后存活组分别为(68±10)岁、(2.7±2.2)h、(135±26)μmol/L、(1 085±825)ml、21.4%、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破裂型腹主动脉患者年龄、急诊准备时间、第一次肌酐值、急诊输液量、血压下降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均与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相关。有条件者,血管腔内修复术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 标签: 主动脉瘤,腹 动脉瘤,破裂 急救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