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7%,其治疗方法繁多。现将我院2005年2月~2011年2月锁骨骨折采用钢针固定与锁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疗效。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锁骨解剖钢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优于克氏针固定。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 标签: 锁骨骨折钢针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
  • 简介:回顾102例上颈椎不稳的治疗,进一步分析各种上颈椎固定技术的要点和适应用。方法:102例患者中,寰椎骨折2例行颈枕固定融合。齿状突骨折齿状突螺钉固定11例,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2例。Hangman骨折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18例,前路铜板固定11例,寰枢椎钢丝固定1例。寰枢椎脱位不稳行寰枢椎钢丝固定1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22例,颈枕固定融合18例。C2~3脱位行C2~3,椎弓根螺钉2倒.前路铜板固定3例。C2椎体肿瘤例前后联合固定先天性颈椎后突1例行前路钛网加钛板固定所有患者术后颈围领保护3月结果:102例患者经治疗上颈椎获得满意的稳定性,优良率达94.9%。结论:在上颈椎手术时,固定技术的选择要根据具体条件和技术水平来决定,同时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 标签: 上颈椎 手术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固定对比开放复位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复位固定克氏针固定,实验组采取闭合复位固定克氏针固定,对比闭合复位固定和开放复位固定治疗效果。结果为两组患者实施Flynn肘关节功能评估,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较大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则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从而可知闭合复位固定克氏针固定的安全性更高,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实施闭合复位固定克氏针治疗,与开放复位固定克氏针治疗效果对比无差异,但是闭合复位固定克氏针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降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同时闭合复位固定克氏针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内固定克氏针 开放复位内固定克氏针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骨折钢板固定术后发生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本组39病例均进行清创或固定物取出,术后所有患者进行伤口局部持续冲洗或负压吸引治疗,所有患者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使用抗生素。结果39例钢板固定术后感染病例,23例取出固定物,余16例保留固定物,经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骨折和伤口顺利愈合。结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骨折钢板固定术后感染有肯定的疗效。

  • 标签: 骨折 内固定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开放复位钢板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行开放复位解剖钢板固定,必要时辅助植骨治疗Ⅱ~Ⅳ跟骨骨折20例。结果20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90%,疗效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1]。结论开放复位解剖钢板治疗跟骨骨折可获得满意临床效果。

  • 标签: 跟骨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 植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固定治疗皮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采取有限切开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52例,随访4月—1年6月(平均1.2年)。结果骨折愈合时间10周—21周(平均13.5周),优21例,良27例,可4例。优良率92.3%,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无1例感染。结论有限切开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 标签: 有限切开内固定胫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了12裂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对于粉碎性骨折碎片微创下行钢针、螺钉有限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给予固定。结果12例患者均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随访12月-18月,平均15月,疗效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混合式骨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有效性并与切开复位固定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复杂骨折67例。其中关节骨折40例,19例Ⅱ度以上开放性骨折和21例闭合性骨折采用混合式骨外固定治疗,其中17例骨折端结合有限固定治疗;2例Ⅰ度开放性骨折和25例闭合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结果6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25个月。骨外固定组40例平均手术时间2.66h,平均失血量170.5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6.40周,骨外固定拆除时间24.67周,术后均无深部感染、皮肤坏死发生;根据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31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切开复位固定组27例,平均手术时间3.33h,平均失血量285.19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12.37周,深部感染1例,局部皮肤坏死2例,骨折畸形愈合6例;评分结果优5例,良12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6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219,P<0.001)。结论混合式骨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简便、易行,适应证更广泛,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 标签: 胫骨骨折 踝关节 外固定器
  • 简介:摘要胫骨平台骨折55例,其中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5例,单侧钢板固定33例,双侧钢板固定6例,辅以外固定架6例,行自体骨植骨24例,异体骨6例,人工骨4例。平均术后随访15个月,结果按膝关节评估标准评估术后疗效,优良46例,可6例,差3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较大移位的髌骨骨折效果。方法选择56例较大移位的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患者住院(10.3±2.9)天,骨折愈合时间(5.1±0.6)个月;无并发症发生。治疗后,髌骨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空心螺钉固定治疗用于较大移位的髌骨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空心螺钉 内固定治疗 较大移位髌骨骨折
  • 作者: 周磊叶晔陈柯(通讯作者)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
  • 机构:[摘要]年轻人股骨颈骨折多由高能量损伤引起,大多都为纵向骨折线。治疗这一类患者,选择最佳稳定的内固定治疗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常用优化内固定稳定性的方法包括附加垂直于骨折线平面的螺钉和附加内侧支撑钢板等。
  • 简介:摘要胫骨平台骨折55例,其中空心加压螺钉固定15例,单侧钢板固定33例,双侧钢板固定6例,辅以外固定架6例,行自体骨植骨24例,异体骨6例,人工骨4例。平均术后随访15个月,结果按膝关节评估标准评估术后疗效,优良46例,可6例,差3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1例。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2-78岁,平均52岁。均为新鲜骨折。按照Garden分型Ⅱ型4例。Ⅲ型11例,Ⅳ型6例。损伤至手术时间7h~15d,平均4.6d。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1~6年,平均2.5年。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5个月。螺钉无松动及折断。术后2年1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迹象,1例出现股骨头塌陷,建议扶拐不负重活动,观察病情。髋关节功能按Brumback评价标准,优15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90.4%。结论多枚空心螺钉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螺钉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