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扬州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研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扬州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开发应以中青年、中高收入、中高学历人群为主,同时注重老年市场开发,并以扬州西江生态农业园为例,以突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农业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目的,对园区建设进行了规划设计。通过合理规划提高园区整体规模、景点观赏和旅游示范作用,使游客在观赏生态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种植方式的同时,增加生态环保意识和资源综合利用观念。

  • 标签: 生态农业 旅游 资源综合利用
  • 简介:中国农业方向:发展生态农业王文学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前进的水恒主题。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乃至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精华相结合...

  • 标签: 中国农业 农业方向 发展生态农业
  • 简介:摘要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 标签: 生态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化农业
  • 简介: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到观念、科技、生产方式等一系列问题。

  • 标签: 生态农业 发展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综合研究安徽现有的农业生态观光园,发现目前安徽生态农业观光园普遍存在主题定位模糊、生态实践偏离和市场论证缺位的问题。依据生态农业理论和农业观光园旅游发展规律,并结合安徽广德和合生态农业观光园地域脉络背景,提出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建设、运营的三条具体对策:生态规划立园、生态文化兴园和生态经济强园,以期对在建和规划之中的农业生态观光园提供一定决策依据。

  • 标签: 生态农业观光园 生态实践 规划
  • 简介: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兴起的一种完全新型的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和石油农业的扬弃。本文根据乐山农业发展的自然、经济条件差异,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将农业发展、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借鉴当前国内生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乐山农业持续发展的若干生态农业模式。

  • 标签: 乐山 生态农业 生态模式
  • 简介: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粮食价格上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全球商品交易市场上,玉米、小麦和大豆筹粮食的价格不断上扬,粮食问题俨如一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生态农业寄予了无限的希望。

  • 标签: 粮食问题 生态农业 商品交易市场 价格上涨 全球范围
  • 简介: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还很落后,改变这一状况的现实出路就是要建设生态农业,实施产业化经营,走“特色-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笔者分析了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 标签: 生态农业 产业化 中国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我国现阶段提出的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原理和科学的系统方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生态循环的农业体系,只有将生态环境中各个个体的利益均顾忌,才能够确保现代化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农业生态转型态势与生态农业建设路径的有关内容,仅供参考。

  • 标签: 生态农业 农业转型 建设路径
  • 简介:[摘 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越来越高,这离不开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的支持。要提高生态农业技术,必须优化我国生态农业技术种植结构。基于此,本文对生态农业技术的种植结构进行详细研究,为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提升做出贡献。

  • 标签: [] 生态农业技术 种植结构 对策
  • 简介:摘 要:培育生态农业产业链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当前生态农业产业链培育面临着整体规划不足和农民缺乏活力等问题,需要政府发挥顶层设计的作用,推动农民进入农业产业链,实现持续增收。以山西省某区为例,分析了培育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 ; 产业链 ; 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目前,山西省某区农业发展亟待有一个新的模式、新的理念。依托产业链的培育,以绿色发展为轴心发展农业,将农村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让农民合理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培育出绿色化、优质化的农村产业品牌,推动形成农村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绿色新农村的新发展格局 [1-5] 。    1  生态农业产业链培育的必要性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现阶段,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对农民、农村和国家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农业发展相对较弱,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困难,已成为我国农业亟待改善的问题。    1.1  新农村绿色建设的重要抓手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一村一品”。新农村建设要将农村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培育生态农业产业链就是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产业链为抓手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建设。    1.2  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人们思想观念转变,人们对于食品、蔬菜等农产品要求逐步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是要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产品单一、污染严重等问题,坚持循环可持续发展理念,保证农产品绿色无公害。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求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培育生态农业产业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既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又能给农民、农村带来收益。    1.3  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在山西省某区,农民大多不再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收入来源,而是靠外出务工来维持生计。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只有以农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农民持续创收,才能留住农民,留住人才。生态农业产业链培育就是要大力开发农业的各种功能、价值,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广大农民通过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加入进来,让农民合理分享生态农业产业链全链条增收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2  生态农业产业链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链整体规划有限    生态农业产业链培育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既需要运用农学、药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又需要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结合各个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统筹规划。面对诸多复杂的情况,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制定整体规划时会有很多困难。    2.2  农业企业基础薄弱    山西某区农村农业企业自身实力不足,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与合作,没有形成统一有序的经营模式。该区的农产品种植现代化程度不高,种植主体还是分散的小农户,提供的农产品也是初级产品,加工业没有达到现代化水平。农业企业科学技术的使用率较低,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对闭塞,规模较小且各自为营 [9] 。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农业企业的发展,导致其基础薄弱。    2.3  农民活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民务农收入低,不足以维持生计,许多农民纷纷外出务工,导致农民人数大大减少。许多在乡农民仍采用传统务农方式,没有系统的农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活力严重不足。    3  生态农业产业链培育的有效措施    3.1  发挥政府顶层设计作用    产业链形成需要宏观设计。由于涉及多学科、多领域,个人及企业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政府需要开展实地调研,对当地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对农业产业链进行宏观规划和统筹谋略。同时,要推动不同领域间的协同合作,共同助力产业链形成。政府还应加大投入,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人才,为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形成提供资金和人才等基础保障 [10-11] 。    3.2  激活企业活力    近年来,农村企业发展迅速,企业数量增长较快,规模逐渐扩大,但是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率还有待提高。必须加大对农村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解决农村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农业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链培育的重要主体,是农业产业链平稳运行的关键环节,应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农业产业链培育过程中,要大力激发农业合作组织的活力,使之成为农业产业链的主力军之一,以及农业利益的代言人和农民利益的保护者。    3.3  增强农民活力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新产品的开发都离不开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培育生态农业产业链,更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有新发展思路的新型农民。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术,农民才能真正融入生态农业产业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备竞争能力。增强农业生产活力,吸引各种专业人才进入生态农业产业链中,生态农业产业链才能真正发挥效能。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2] 恩格斯 . 自然辩证法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8.    [3]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4] 习近平 . 习近平谈治国理证(第二卷) [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7.    [5] 中共中央,国务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S].2018-01-02.    [6] 韩长赋 .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EB/OL].[2017-01-25].http : //theory.people.com.cn/    n1/2019/0401/c40531-31006695.html.    [7] 王关区,陈晓燕 . 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J]. 前沿, 2018 ( 2 ): 101-107.    [8] 杨加猛,季小霞 . 基于“两山”理论的江苏美丽乡村建设思路 [J]. 林业经济, 2018 , 40 ( 1 ): 9-13.    [9] 孙鹏,杨孝伟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家庭农场产业链延伸模式研究 [J]. 农业与技术, 2019 ( 5 ): 163-164.    [10] 吴宏耀,罗丹 . 用新理念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J]. 中国财政, 2016 ( 9 ): 6-9.    [11] 鄒春燕 . 国内外产业链理论研究概述 [J]. 长江论坛, 2011 ( 3 ): 53-56.

  • 标签:
  • 简介:摘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会对农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才能有效推动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方面缺乏相关的机制,监管力度也不够,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这些制约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进行,需要积极的探索有效的措施引起重视,严格落实,有效推进农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 标签: 农业 生态环境保护 对策
  • 简介:生态农业是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选择。烟台作为中国绿色食品城、中国食品名城,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业示范区,是我国较早发展生态农业的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烟台生态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烟台应积极适应新常态的新特征、积极顺应新常态新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与发展生态农业

  • 标签: 新常态 烟台 生态农业
  • 简介:随着大量工业产品用于农业生产,虽然使农产品的数量增加了,但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继而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既保证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也兼顾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云南是一个边疆民族农业省份,发展生态农业是云南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 标签: 生态农业 云南 对策
  • 简介:    二、马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的条件和优势    (一)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现状  生态农业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旅游活动,在马山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按农民意愿、结合旅游开发类型组成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它也不可能把全县的农业都作为生态农业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 标签: 城市郊县 开发初探 旅游开发
  • 简介:摘要本文从特色小镇的类型和发展现状入手,综合分析目前特色小镇面临的问题,给出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建设的三点思路,并且对旅游、贸易物流、教育等七大特色小镇综合评价体系,简单介绍了生态绿色农业特点与现状,对特色小镇的规划运营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特色小镇 生态农业 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