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来卿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本文从城市功能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广州在国内城市发展地位的演变,认准与先进城市功能发展的差距,确定城市发展方向,提出广州要从提升国家经济中心功能、金融服务功能、枢纽性功能、决策控制和信息服务功能、科技创新功能等方面加强城市功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 作者: 朱小丹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国务院批准实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如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成为广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使命。本文从广州实际出发,就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 作者: 钱文婧李燕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在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城市危机发生的宏观背景下,知识城市的发展模式诞生并迅速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本文首先介绍知识城市的先进理念,引进知识城市的完整框架,在此基础上,以国外著名的中心城市墨尔本、伦敦、曼彻斯特等为案例介绍其向知识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大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阶段,讨论我国大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
  • 简介:在中国城市体系中,副省级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运行具有"扁平化"特质,本文从系统论角度出发,以实证研究、约束变量分析为基础,尝试构建城市化过程中文化消费的本土化理论,通过建构创新型文化消费实施路径,调适文化消费与社会经济联动关系,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为进一步推动15个副省级城市文化消费空间重构和扩张,应寻求理念的突破,一方面提升文化消费意识,建构新型文化消费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推动文化经营模式的集聚发展,建立新型文化市场生态系统。

  • 标签: 文化消费 竞争力 生态系统
  • 简介:区域中心城市,作为特定区域内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区际、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中心城市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综合实力不强,会制约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弱化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功能,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能力,必须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扩大中心城市规模,提高中心城市要素聚散能力,促进层级城市网络协调发展.

  • 标签: 泉州城市功能 服务型
  • 作者: [德]伊索德·布雷德[德]罗伯特·鲁道夫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2期
  • 机构:摘要:20世纪90年代,莫斯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经历了重大变革,改变了莫斯科的国家地位和国际排名。本文研究莫斯科在俄罗斯国内和在欧洲城市中的地位。毫无疑问,莫斯科的发展特点是:在逐渐脱离国家城市体系的同时,也逐渐朝着国际方向发展。以经济指标来衡量,莫斯科在国内找不到竞争对手。它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正快速融入国内和区域经济的潮流,只在很小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相反,莫斯科越来越多地争取融入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体系的行列。虽然莫斯科作为一个国际性城市的概念往往只是城市的政治工具,但事实上,如果俄罗斯的首都想要融入世界,其资本是有限的。从中欧的角度来看,目前莫斯科最重要的功能,是连结中欧、西欧和俄罗斯。但现实是,莫斯科与俄罗斯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将会继续扩大。
  • 简介:汉正街地区产业功能,要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超级核心区进行规划设计,以高端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方向,以金融业、商业、旅游观光及文化产业、会展及国际采购业作为发展重点,打造服务中部的世界级滨江中央服务区(CSD)。完善汉正街地区产业功能布局,打造绿色生态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开发模式,加大项目融资力度;提升汉正街地区管理级别,提高管理和决策效率;强化政府产业政策指导,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 标签: 国家中心城市 超级核心区 汉正街地区 产业功能设计
  • 简介:本文总结了烟台中心城市不够强大的原因,从区域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提出提升烟台竞争力,增强烟台作为中心城市所应该具有的经济辐射功能,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首先,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营造区域创新网络,打造城市产业品牌;其次,塑造以道教文化为底蕴的传统文化与时尚现代工业文明相交融的城市文化品牌形象,培育城市可持续发展文化土壤;第三,打造彻底的生态、宜居、“仙境”寻仙的旅游城市,突出城市特色。

  • 标签: 城市品牌道教文化旅游休闲烟台市Makes the city brand image promotes the Yantai key city to develo
  • 简介:主副中心结构式是工业化后期区域经济迈向成熟发展阶段的重要模式。中原经济区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和开封为副中心的"一主两副"的框架结构已基本形成。一个中心城市郑州不足以全面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建设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可以有效地平衡区域经济,同时也顺应了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原崛起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副中心城市的建设,以主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标签: 中原经济区 洛阳市 开封市 副中心城市
  • 简介:"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是"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在城市层面的落实和体现。文章从城市作为区域增长极担负经济振兴职责、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城市体系的传导和辐射、依托中心城市的组织引领推进城镇化主体形态的城市群发育三个方面阐释了"一主两副"战略的意义,提出了中心城市发展战略的思路:产业体系配置,空间资源利用,处理好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关系,并结合湖北的武汉、宜昌、襄阳三市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及对策。

  • 标签: 一主两副 城市战略 中心城市
  • 作者: 刘介民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2期
  • 机构:摘要:广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其特点和目标是什么?本文从西方近现代城市所倡导的城市更新运动为出发点,分析建设中心城市面临的社会问题,以期为我们提供经验与启迪。
  • 简介:“大学”之名与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的发展秦国柱80年代广东中心城市的崛起促成了一场“新大学运动”。一批新办院校迅速脐身于中国高校之林,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在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新兴的城市与新兴的大学互为呼应,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册上留...

  • 标签: 中心城市 新办院校 职业大学 普通高校 名牌战略 高等教育事业
  • 作者: 李江帆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城市观察》 2009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本文从世界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出发,探讨了我国城市建立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广州实际情况,就如何构建广州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广州现代服务业水平、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提出了有益的解决思路。
  • 简介:近年来,成都市档案馆依法认真履行保存历史记录、提供档案利用职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主动服务重大国际活动,翔实记录成都国际盛会历程继2013年成都市成功举办《财富》全球论坛、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两次重大国际盛会后,又陆续举办了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第二十二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等国际盛会。

  • 标签: 国际盛会 市档案馆 档案利用 世界华商 中心城市 国际活动
  • 简介:深圳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化城市,深圳发展的功能定位是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文化创意中心。深圳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关键在于增强功能和地位。深圳在这方面具有有利条件,也有不足之处和制约因素。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重在完善和增强城市综合功能,加快发展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

  • 标签: 经济中心城市 功能 战略思考
  • 简介: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以及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重庆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在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重庆要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辐射及带动作用,应当积极拓展城市外延,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积淀城市的内涵,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的裂变力;努力提高经济总量,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 标签: 重庆市 国家中心城市 中西部地区 城市外延 城市内涵 辐射带动
  • 简介:随着电大开放教育的发展,电大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中心城市电大因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建构电大文化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要求和特性。本文对中心城市电大文化建构的前提、障碍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建构的途径。

  • 标签: 中心城市 电大文化 建构
  • 简介:一、宁德职业教育的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宁德这个闽东中心城市也迎来了极佳的战略机遇期。根据宁德市城市发展规划,到2030年宁德将由海滨城市逐步演变为环三都澳港湾城市,由海峡西岸东北翼中心城市发展为东南沿海明星港湾城市。在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宁德职业教育能否抓住发展机遇,能否树立起适应新形势的办学理念,能否成功地改造现有的专业设置,能否真正面向市场、服务地方,我认为,这是我市职业教育是否有一个光明美好未来的关键所在。

  • 标签: 中心城市建设 职业教育 服务地方 闽东 城市发展规划 小康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