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前,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对我国人数量问题的建构与误导。这不仅表现在对我国净增人口的“高估”上,也表现在对生育水平反弹的“夸大”上,还表现在对少部分人群“合理超生”的“小题大做”上。笔者指出,我们迫切需要依据科学发展观对我国人问题特别是数量问题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界定,需要对旧有认识范式基础上现行生育政策进行深刻的反思。

  • 标签: 中国人口 中国人口数量 人口发展
  • 简介:人口递推关系:上年人口数+出生数死亡数±迁入迁出数=下年人口数出发,通过上一年的人口总数、各年龄男女比例和死亡率、生育率、城乡迁移率、出生性别比可以方便的解出下一年的人口总数、各年龄男女比例,以此为依据开始建立模型。通过设定死亡率、生育率、城乡迁移率和出生性别比四类基本参数.建立起每年的人口特征值(人口总数、各年龄男女比例)的递推模型。利用本模型计算2002年到2060年的全国总人口数。预测人口变化趋势图可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总人口在中短期内仍将缓慢增长;在2032年左右全国人总教将达到峰值149130万人;之后人口将会转为下降趋势并会持续较长一段时期.结论中2001年到2005年的预测人口数与实际值相比较,误差都在0.25%之内,可见此模型在中短期预测上具有相当高的准确度

  • 标签: 人口递推关系 人口特征值 四类基本参数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它对中国社会会产生的影响涉及众多领域家庭负担、国家责任、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以及其它社会问题。对此,我们应当通过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找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本文通过对于中国老龄化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找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老龄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 简介:许多民族的人口文盲比率都在95%以上,民族人口生活质量问题研究,到1996年藏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全区人口的比例分别为96.3%、2.9%和0.8%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 人口问题 少数民族人口
  • 简介:一位城市规划学者不经意地说,有5000年城市文化传统的中国,竟然说不清城市为何物!糟心。你看,我们常把urban当作城市,其实,urban和rural相对。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从rural的生活方式走进了urbanB9生活方式;相对于乡村的、分散的、田园的rural,urban是都市的、密集的、文明的,而非仅仅具象地限定为“城市”,它是比城市物质构造更高级的文明构造,如城市群。在国外,Urbanplanning所指是城市与区域规划,有时也称为city&regionalplanning。

  • 标签: 城市规划 人口问题 RURAL 生活方式 文化传统 社会历史
  • 简介:孔子对中国中国的影响巨大,这是人所共知而不成问题的,但是,怎样评价孔子,却成了问题。历来评价孔子差异甚大,旧时尊孔子为“圣人”,当然众口一辞皆是赞誉之语,但到了孔子“圣人”“素王”的头衔一旦脱落,这评语可就五花八门了,就连西方人隔帘望影看孔子,也众说纷纭各持一端。伏尔泰、狄德罗、罗素等人看到了孔子和中国“温文尔雅”“自制有礼”,便称赞他好得不得了;

  • 标签: 中国人 孔子 “圣人” 西方人 伏尔泰 狄德罗
  • 简介:本文基于联合国人司关于中国2015年分性别1岁年龄组人口数据,在一定的生育水平、死亡水平、迁移水平和出生性别比参数假定下,利用队列分要素法预测2016-2100年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红利的影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生育政策调整下总和生育率的反弹增加了预测期内劳动年龄人口数,缓解了其下降的趋势;从总抚养比波动趋势可以得出,生育政策调整的初期是增加了社会的抚养负担,2057年后才能有效缓解社会的抚养负担,但并不能逆转其上升的趋势;以50%的人口抚养比为测算标准,生育政策调整将使人口窗口期提前4年左右结束;生育政策调整使得2100年总抚养比降低25.65%,将导致经济增长加快3%左右。

  • 标签: 生育政策调整 人口红利 人口总抚养比
  • 简介: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我和妈妈开开心心的来到南湖公园游玩。在一片鸟语花香中,我们吹柳笛、扑蝴蝶、放风筝,玩得不亦乐乎。玩累了,我们找了一块青草地躺下,任阳光漫过面颊,闻着那芬芳的青草香……这时,我看到前面有许多入围在一起,像在看什么新鲜事儿。于是,我拉起妈妈好奇地跑了过去,想一探究竟。

  • 标签: 中国人 真美 放风筝 阳光 妈妈 好奇
  • 简介:华明一觉睡了一百年。走出门,华明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座座圆形尖顶、直插云霄的建筑林中。挠挠后脑勺,华明想起了这叫哥特式建筑,是地球上某一地区著名的建筑形式。华明行走在一道道钢筋混凝土的夹缝中,想寻找自己居住多年的四合院和熟悉的胡同,但一点儿痕迹也不可得。

  • 标签: 中国人 哥特式建筑 钢筋混凝土 建筑形式 四合院 圆形
  • 简介:人口与国家税收、徭役紧密相关,所谓“民数为国之本,庶事所自出,以分田里、令贡赋、造器用、制禄食、起田役、作军旅。国以建典,家以立度,五礼用修,九刑用措”。即从“分田里、令贡赋、选器用、制禄食、起田役、作军旅”的角度出发,封建国家十分注重对户籍的统计和管理。从西汉对人口进行全面统计并留下相对可靠的统计数据开始,历代相沿,且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文献典籍上留下的关于中国古代人口统计方面的完整而系统的数据也是一个例证(见下页表1)。

  • 标签: 人口问题 成因探析 古代 中国 统计数据 国家税收
  • 简介:摘要:制度人口学主要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人口行为的方式,研究制度对人口行为的制约、调节和引导。本文在总结现有制度人口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人实践对制度人口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制度人口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本文从两种生产理论中推导出“制度决定人口”的命题,认为两种生产理论是制度人口学的理论来源和指导思想;制度人口学的基本理论有生产理论和制度创新理论;除生育制度外,作者还将死亡制度、移民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保障制度和文化制度纳入人口制度研究范围。

  • 标签: 中国人口实践 制度人口学 研究内容
  • 简介:摘要:中国老龄化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旨在对中国老龄化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人口老龄化新的趋势进行预测。了解中国老龄化的特征对于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便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 标签: 老龄化 新的趋势 特征 策略
  • 简介:<正>人口是复杂的社会总体,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和基础。卡尔·马克思遗稿《导言》中说:“在政治经济学上从作为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的人口开始,似乎是正确的。”①也就是说,人口是全部社会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它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影响着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和一切社会现象;一个朝代或国家的人口必然影响到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人口的变动和发展,必然会对当时社会生产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个朝代的“治世”或“乱世”是与当时人口的变动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标签: 人口问题 人口数 唐代 社会经济活动 生产行为 白居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西方人善逻辑推理,中国讲究悟性。在中国看来,如果一个聪明人,必然悟性好。比如读古书,如果没有悟性,就很难读懂。因为中国的古文本来就故意写得晦涩难懂,不知所云,而且不加句读,仿佛是作者故意和读者捉迷藏,只有这样,才能让一般人看不懂,才显出作者学问的高深。于是只有那些悟性好的,才能够猜出个大概。于是就写成注和疏,让悟性差一些的来读。而一般的教书先生,当然悟性不怎么样,只有让学生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偶然一两个悟性好的,突然有一天咂摸出味道来,于是这人就出人头地了。

  • 标签: 中国人 悟性 逻辑推理 死记硬背 出人头地 西方人
  • 简介:中国没有纯粹的哲学,从灵魂方面看中国缺少精神性,中国无纯粹的哲学

  • 标签: 中国缺少
  • 简介:巴西有一句尽人皆知的俗语,叫做pacienciachinese,也就是“中国的耐心”,指的是一个人从容不迫,不急不躁,耐心达到了极致。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