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29年中苏间爆发了中东路事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引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美国作为一战后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国当然也没有置身事外,以维护《非战公约》为旗号,广泛联合其他国家,向中苏双方施加外交压力,为中东路事件的最后解决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美国积极参与其中一是作为《非战公约》的发起国要维护该《公约》的神圣性,以体现其迅速崛起的大国地位;二是美国与中国东北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希望和平解决争端、继续推行在中国东北的门户开放政策以符合美国垄断资本的要求。

  • 标签: 中东路事件 美国 《非战公约》
  • 简介: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依据1896年与清政府签订的《中俄密约》,在我国东北修筑了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北始哈尔滨南抵旅大的一条呈丁字型的铁路。1905年沙俄在日俄战争中失败,被迫将长春以南至旅顺口的铁路转让日本,沙俄的势力退至长春以北的“北满”地区。由于以哈尔滨为枢纽,东西横贯东北的中东铁路,依然是联接海参崴至莫斯科铁路交通动脉,因此十月革命

  • 标签: 九·一八 沙皇俄国 李维诺夫 旅大 张作霖 旅顺口
  • 简介:在阿以争端中担当调停人,以获得阿以双方的好感、削弱苏联在中东的影响,是美国自杜鲁门政府以来的基本政策取向.1967年六日战争结束后,约翰逊政府在应对阿以争端中所采取的平衡政策,也是美国传统外交政策的反映.为此,美国积极促动与苏联在解决阿以问题上的合作,推动安理会242号决议的通过.而对阿以双方,约翰逊政府则采取了拉拢约旦、与埃及保持联系及对以色列进行规制等措施,试图构建美国对阿以的对等平衡政策.然而,由于美苏争夺等因素的制约,美国这一时期的平衡政策最终以失败告终.

  • 标签: 六日战争 中东 约翰逊政府 安理会242号决议
  • 简介:进入2012年3月,中东国家叙利亚的冲突已经持续一年之久。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位35岁就登上总统宝座、被称作中东"幼狮"的政治家,如今困难重重。巴沙尔的父亲哈菲兹·阿萨德,自1971年担任叙利亚总统,是叙利亚政坛传奇人物。老阿萨德,这位"雄狮"领袖,在国内的威望至

  • 标签: 叙利亚 巴沙 阿萨德 中东国家 大马士革 总统宝座
  • 简介:本课主要讲述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各种冲突和战争。长期以来,中东地区动荡不安。二战以后,这里的冲突不断加剧,教材选取了三个典型: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冲突,即阿以冲突;伊斯兰教世界的内部冲突,即两伊战争;大国介入的中东冲突,即海湾战争。纵观二战后以来中东动荡不安的局势,阿以冲突是最为严重的,而巴勒斯坦问题则是阿以冲突的焦点和核心。

  • 标签: 中东 冲突 阿拉伯 以色列
  • 简介:<正>9月16日至27日,美英法以及沙特、阿联酋等20多个国家在波斯湾举行为期12天的联合演习。演习的"假想敌"是多次威胁如若遭受攻击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自2006年以来,伊朗核计划受到西方高度关注,但谈判一直没有突破。在中东地区,对伊朗核问题,最担心的是以色列。其宣称,伊朗铀浓缩正逐渐达到武器级水平。

  • 标签: 霍尔木兹海峡 美国大选 铀浓缩 联合演习 中东地区 英法
  • 简介: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稍稍朝前推移。2000年9月28日,当时的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龙强行闯入有争议的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地区,从而引发了巴以再次大规模冲突。沙龙的这一行径为何会产生如此严重后果呢?因为他在一个十分敏感的时刻,去了一个十分敏感的地方。

  • 标签: 以色列 巴勒斯坦人 阿拉法特 耶路撒冷问题 中东和平进程 巴以冲突
  • 简介: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男人靠了解这个世界来了解女人,女人却靠了解男人来了解这个世界。”杭州女子顾曲的这本《那些中东的男人们》就通过一次贯穿土耳其、叙利亚、约旦和黎巴嫩四个中东国家的旅行为我们描述了一位位情味十足、个性各异的中东男人,他们的身后便是一段段韵味各异的中东风情录。

  • 标签: 中东国家 男人 土耳其 叙利亚 黎巴嫩 女人
  • 简介: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是中苏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长期以来,苏联的史学著作一直认为这是一起受帝国主义指使的“反苏事件”.我国的一些史学著作也认为这是一起“反苏反共事件”.笔者认为,中东路事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件,其中有反苏成分,但也有苏联为确保自己在中东路的权益表现出来的大国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更有中国恢复国家主权的正义行动.

  • 标签: 中东路事件 苏联 蒋介石 张学良
  • 简介:2015年9月21日,为期两天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在波兰首都华沙隆重举行。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和来自保加利亚、捷克、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其顿、黑山、波兰、罗马尼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等16个国家的教育部长、副部长出席了会议。作为大会开幕仪式的压轴大戏,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与欧洲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波兰大学生

  • 标签: 国家教育政策 体育联合会 中东欧国家 副部长 体育竞赛 教育部长
  • 简介:<正>公元前2世纪,佩特拉是那巴特亚王国的首都,那巴特亚人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约在公元前6世纪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今天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凿岩为城,建立了首都佩特拉。那时,佩特拉越阿拉伯谷地向西直通地中海港口,是阿拉伯商队东西贸易的隘口,城市日渐繁荣,国力大增,成为中东一个强悍的国家。由于佩特拉易守难攻,惟一的入口

  • 标签: 佩特拉 易守难攻 凿岩 和南 巴特 五卜
  • 简介:【热点材料】2009年1月4日晚到5日凌晨,以色列海、陆、空三军向加沙地带发动了全方位的猛烈袭击。以军地面军事行动已经将加沙地带分割成了南北两个区域。截至1月10日,持续15天的以军“铸铅”行动已在加沙地带造成至少833人死亡,超过3500人受伤。

  • 标签: 中东地区 加沙地带 军事行动 以色列 受伤
  • 简介:【中考预测】2012年中东地区持续动荡,战乱不已。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地区再起战火:历经20个月的叙利亚危机仍未见缓解迹象: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不断加大对伊朗的制裁,企图“不战而屈伊之兵”。伊朗一面备战,不示弱,一面谋求重开伊核会谈,缓解与西方的关系。中东地区长期不稳定,和朝鲜半岛成为世界两个火药桶。这部分知识一般出选择题。

  • 标签: 初中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中考
  • 简介:进入21世纪,世界好像一直就不太平。先是9·11恐怖事件震惊全世界,接着是阿富汗战争、车臣绑架事件、伊拉克事件,整个世界硝烟弥漫。在看得见的硝烟之外,国际传播领域也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新闻大战中,名不见经传的海湾小国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独领风骚,一鸣惊人,使CNN、BBC等国际大牌媒体黯然失色。如今海湾战争已经打响,媒体大战如火如荼,可以预见的是半岛电视台会是这场传媒战争的赢家之一,因为它手中有着其他电视台没有的优势。

  • 标签: 卡塔尔 半岛电视台 新闻报道 新闻独立 节目特点 新闻竞争
  • 简介: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有形的诗,是木石写成的史书,记载着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它们像珍珠串起了风起云涌的时代。时光流逝,这些蒙受历史尘垢的老建筑,依然执着地向人们展示着不可抗拒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

  • 标签: 建筑风格 联发街 原木墙 哈尔滨铁路局 大石头房子 现存建筑
  • 简介:摘要针对沙特中东研发中心EPCC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隐患和事故苗头,如何提前制定措施,规避这些风险和事故的发生,是承包商面临的头等大事。合法、合理、合规地制定工程应急预案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文章从项目概况、工程应急预案编制目的、应急救援的方针和原则、危险性分析、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等方面详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使大家真正理解国际项目中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只有好的应急预案和全面到位的管理,项目才可能安全执行和实现。

  • 标签: 应急 原则 预案 事故
  • 简介:【摘要】 著名群众心理学家埃瑞克 • 霍弗曾如此生动地描述过集体主义的体现及本质:“被完全同化到集体里去的个人不会把自己或别人视为人类。他不再是乔治、汉斯、伊凡或多田男,也就是不再是个由生与死两端所限制住的一个人类原子。当被问到他是谁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回答说他是德国人、俄国人、日本人或基督徒、佛教徒、某一部族或家族的一员。他没有自己的价值、目的与命运可言;只要集体存在一天,他就没有死亡可言,而失去与群体的关联不啻于失去生命。”“他的欢乐与哀愁、骄傲与自信都必须源自团体的机运与权能,而不是源于他个人的前途和能力。”①这样的观念与社会运作模式在中东的伊斯兰地区最为突出,规模最大。其形成的原因可以从宗教本身、高度一致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分析。

  • 标签: 伊斯兰教 中东 集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