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岩南漳游击队和红八团密切配合,同数十倍于我的圉民党军和地方反动团匪展开殊死搏斗,在漳平境内形成了以永福为中心,辐射官田、拱桥等乡镇的游击形势,坚持了艰苦卓绝的(龙)岩南(靖)漳(平)地区三年游击

  • 标签: 游击战争 西南军政委员会 苏区 红军长征 游击队
  • 简介:邓子恢(1896-1972),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闽西是中国南方三年游击的重要区域,是中国革命在南方的重要战略支点。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共闽西地方组织和红军游击队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创造了闽西南游击根据地。三年游击是闽西开展革命战争以来艰苦、复杂的阶段,也是闽西党组织人民经受严峻考验并且获得重大胜利的阶段,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37年2月7日,毛泽东在延安听取了方方代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汇报闽西南三年游击的情况后,赞扬说:“你们坚持了三年游击,保留了这么多干部,保留和发展了部队,保留了20万亩土地,保卫了苏区广大群众的利益,这是伟大的胜利。你回去问候张、邓、谭各同志好,你告诉他们,你们三年的苦斗有很大的功绩。”的确,闽西三年游击取得的成绩,邓子恢功不可没。

  • 标签: 游击战争 邓子恢 闽西 西南军政委员会 无产阶级革命家 共产主义战士
  • 简介:突围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准备进行长征的同时,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在主力转移后,在中央苏区设立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及中央军区,由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和中央军区司令员,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项英、陈毅、贺昌、陈潭秋、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为中央分局委员。同时,留下红二十四师和十几

  • 标签: 三年游击战争 中央分局 邓子恢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陈潭秋 中央苏区
  • 简介:为了深化对南方三年游击的研究,推动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2010年12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苏区精神研究会、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赣州市委在江西省信丰县联合召开“南方三年游击理论研讨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发表重要讲话。

  • 标签: 游击战争理论 研讨会综述 南方 党史研究室 军事科学院 中共中央
  • 简介: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各苏区的部分红军和党政机关人员、伤病员,孤悬敌后,同几十倍、上百倍的敌人进行九死一生的斗争。在同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面对国民党重兵连续不断的大规模"清剿"中,以劣势的武器,在被分割、被封锁的环境中,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取得了南方三年游击的胜利。

  • 标签: 游击战争 群众路线 红军长征 中共中央 1934年 机关人员
  • 简介:在南方三年游击中,陈毅发挥了"南天一柱"的领导作用。实事求是的务实性、高瞻远瞩的预见性和大胆灵活的创意性是陈毅参与领导南方三年游击的显著特点,也是陈毅和项英等同志领导南方三年游击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 标签: 陈毅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特点
  • 简介:遵义会议是南方三年游击战略转变的关键刘勉玉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人所共知的。本文拟从与红军长征相对应的另一个侧面,即从南方三年游击的角度,阐述遵义会议的指导作用和伟大意义...

  • 标签: 三年游击战争 中央分局 战略转变 中央苏区 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
  • 简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精辟阐述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有关游击的理论深刻诠释了民心即最大的政治这一重大命题。在复杂战争环境下,中共始终面临如何强大自身的问题,而处理好军民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游击以极其灵活的方式让党和军队辗转于战场和民间,通过在政治上而非军事上不断赢得主动、壮大自身的实力。

  • 标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游击战争政治引领
  • 简介:项:(甲)敌情另电告。(乙)我野战军主力本二十二日晚可前进至信丰东南地区,并逼近信丰河边,有消灭粤敌第一二师之一部之任务。五军团并掩护军委二纵队随主力后向固陂、大桥头地域前进,野战司令部今二十二日抵白室,并准备渡河战役。

  • 标签: 游击战争 中革军委 群众 军区 中央 东南地区
  • 简介:“铁老虎”和“纸老虎”:从两则消息说起1960年9月29日,新华社对外公布了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即将出版的消息。9月30日,外电纷纷作了报道。合众国际社记者克雷格莫在报道中说:毛泽东在最近出版的书中发表了1946年接见美国作家斯特朗时的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创造了他的得意的一句话: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时他是在延安山洞中的一个叛乱的游击队的领袖”。

  • 标签: 《毛泽东选集》 游击战 格瓦拉 “纸老虎” 美国作家 帝国主义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抗战时期国民党的敌后游击长期为国内学术界所忽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项研究才开始起步,并形成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本文综合了近30年来的相关研究著述,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抗日战争 国民党游击战 研究
  • 简介: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领导的人民军队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创造性地开展卓有成效的游击,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最终赢得胜利。在此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丰富的游击理论,这些理论对于今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企业来说,在竞争战略选择上具有重要的启示。

  • 标签: 游击战 中小企业 竞争战略
  • 简介:目前国内形势是:日本帝国主义实地统治了整个华北,公开宣言要把令中国放在他自己统治之下,英、法、美等一切帝国主义正在加紧夺取中国的领土。加强他们在中国的统治,为反对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的急进的瓜分中国与国民党最无耻的投降,满州(洲)、华北的反日战争,全国民众的反FI的御侮救国运动,正在广大的范围内愈加成为群众的浪潮。

  • 标签: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游击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文献 南方 国内形势
  • 简介:<正>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蒋管区有两大游击区,即江南游击区和华南游击区。它们不仅起了破坏敌人后方,配合我军正面战场作战的作用,而且还是人民解放军向全国大进军的战略基地之一,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长期以来,在研究和编写解放战争时期党史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蒋管区的游击很少注意。本文仅就江南游击区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的战略地位与作用作一探讨,恳请党史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 标签: 游击区 地位与作用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江南 游击战争 中国共产党
  • 简介:二下平原闯三关3月下旬,红28军政委高敬亭在太湖柴家山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听取林维先率加强连去平原活动的情况。当听到调动敌人两个师回援,减轻了山区压力时,高敬亭、方永乐高兴极了。高敬亭说:“没想到向敌后平原打去还有这样大的威力啊!”于是决定全军以营为单位杀向平原分散游击,命令1营到光山、罗山、礼山(今大悟)、孝感、黄陂地区活动。

  • 标签: 国民党 游击 发动群众 党组织 红军 部队
  • 简介:1927年10月,在风景秀丽的南岳山北麓的衡山县境内,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村子,叫宾家村。村子东头一间土砖木结构的小瓦房,住着母女俩人,母亲宾刘氏,50开外年纪,女儿却只有20多岁,长得十分秀美端庄。不过这姑娘不是宾刘氏的亲生女儿,而是中共湘南党组织派来的地下工作人员,她叫毛达湘,即毛泽东同志的堂妹毛泽建,当时任衡山县妇女联合会主席。毛泽建是在党的“八七”会议之后,以宾刘氏远房亲戚的身份作掩护,来衡山组织武装斗争的。这一天黄昏,夕阳烧红了一天云锦,飒飒秋风吹起房前池塘中的一层涟漪,枫树上的叶片,犹如一片片火焰,飘落下来。别看村里冷寂无声,但在毛泽建的住室中,一个重要的会议却开得十分火热。只见主持会议

  • 标签: 衡山县 党组织 武装斗争 团丁 土豪劣绅 游击队员
  • 简介:一个外国老板,一个中国翻译,一间公寓,一部电话,这是浙江义乌绝大部分"外贸公司"的基本构成.先用现金交易建立"信誉",再用巨额定单"下套",然后用赊货方式携款潜逃,就是这些外贸公司的行骗伎俩.

  • 标签: 义乌外商 外商游击队 探访义乌
  • 简介:从1942年春到1943年底,"铁道游击队"先后护送了刘少奇、陈毅、朱瑞、萧华、陈光等领导干部及其他数百名干部安全通过敌人设在津浦路两边、沿微山湖一带的封锁沟墙,保证了从苏北去延安这一段交通线的通畅。

  • 标签: 刘少奇 游击队 微山湖 铁道 安全通过 领导干部
  • 简介:胡志明在领导越南革命战争时期,多次来到中国,广州、延安、重庆、桂林、衡阳等地都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期间,胡志明与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等,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1939年,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共两党决定在湖南南岳举办抗日战争游击干部训练班。为此,中共派出了以叶剑英为团长的30多人代表团来到南岳。代表团里有一个叫胡光的人,他就是胡志明,只是他当时还不是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主席。

  • 标签: 胡志明 训练班 南岳 干部 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抗日战争
  • 简介:他长期在油山地区坚持游击斗争,建立农民武装,发展党的组织,为创建赣粤边游击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忠于革命事业,坚定理想信念,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和项英、陈毅、陈丕显等一起,在以油山为中心的赣粤边,依靠人民群众,浴血坚持游击,直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就是深受赣粤边人民信赖和崇敬的“游击司令”李乐天。

  • 标签: 司令 传奇 人民群众 农民武装 党的组织 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