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候变化问题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强烈的关注。中国深刻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影响的广泛性,充分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任务的艰巨性和迫切性,决心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 标签: 应对气候变化 政策 中国 社会可持续发展 温室气体排放 国际社会
  • 简介:印度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自2008年提出“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以来,印度的气候变化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加侧重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同,印度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关注“安全纽带”,即围绕水、能源和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展开。这表明,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多是从生态安全的整体性考虑,并未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核心关注。这提示中印两国应加强生态安全领域的战略和技术合作,依托印度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优势低碳技术在印开展绿色产能合作,并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积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立场。

  • 标签: 印度 气候变化政策 安全纽带 中印合作
  • 简介:研究美国国内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对中国来说有策略意义和效仿意义。美国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美国气候变化法律与政策在三个阶段表现很不相同。从美国法律与政策的主体来区分,美国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个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的作用不同。美国联邦政府在布什政府倡导下,相关政策具有几大特色,而且专门法律正在迅速变化和突破中;美国地方政府气候变化法律创新工具丰富,区域合作活跃;企业自设减排目标,个人也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诉讼。

  • 标签: 美国国内 气候变化法律 进展研究
  • 简介:工业革命以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的产业活动所引起的,已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国际社会为因应气候变化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缔结了相关公约和议定书,从法律上对气候系统的保护进行了回应。中国在气候保护方面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 标签: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京都议定书》
  • 简介:今年全球极端天气灾难频发。世界气象组织最近发表的一份公报指出:“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极端天气事件。”其中包括俄罗斯的高温和森林大火、巴基斯坦的洪灾、中国的暴雨和泥石流灾害、格陵兰岛的冰川崩裂以及奥地利的干旱和火灾、美国东部的持续高温等。2010年8月14日的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称:“目前为止,今年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炎热的一年”,

  • 标签: 绿色经济 气候变化 极端天气事件 《华盛顿邮报》 世界气象组织 2010年
  • 简介:由特定历史阶段的人类活动引发的气候变化,受到人类在-定历史时期的认识论、世界观和价值论的影响与指导.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体系与当前气候危机存在根本性的联系,其二元论认识论、机械论世界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一定程度提升了人类的主体性,鼓励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最终引发了气候危机.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哲学分析,有助于政府和个人重视、考量每项政策背后的价值基础与道德缺陷,从而制订出既符合经济标准也符合道德标准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

  • 标签: 气候变化 二元论 机械论 人类中心主义
  • 简介:气候变化具有全球性的特点,不仅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还会影响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科学研究表明,自工业化以来,地球平均温度上升趋势明显,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气候变暖密切相关。其影响的严重性和广泛性,使之成为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中最重要的议题。应

  • 标签: 气候变化 环境正义 全球环境问题 地球生态系统 生存环境 排放权
  • 简介: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逐步升温。7月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气候变化,并就远期大气减排目标达成了共识。今年底,世界主要大气排放国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大国角力的新焦点。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八国集团 哥本哈根 意大利 大气
  • 简介:全球气候变化对世界各国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并且演变成为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炙手可热的话题。去年以来,国际社会的各种多边或双边活动,如达沃斯论坛、G8+5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外领导人会晤等,都把气候变化作为重要议题。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能力 达沃斯论坛 经济领域 国际政治 双边活动
  • 简介:近十多年来,世界各国已逐渐对全球变暖形成共识:地球在持续“升温”,在过去100年上升了1.4℃。据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组建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结果显示:20世纪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100年。有资料表明,近150年最暖的12年中有11年出现在过去12年中。

  • 标签: 气候变化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世界气象组织 专家委员会 全球变暖 政府间
  • 简介:在美丽的南太平洋镶嵌着许多风景绮丽的岛国,位于斐济以北的岛国图瓦卢就是其中亮丽的一个。然而,图瓦卢人却面临着灭顶之灾,大约在50年以后.这个美丽的岛国将沉没于大洋之中。在世界地图上,人们将再也找不到这个国家的位置。图瓦卢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全民迁移的国家。

  • 标签: 气候变化 海平面上升 图瓦卢 南太平洋 世界地图 岛国
  • 简介: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12月12日晚通过全球气候变化新协定.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新生的《巴黎协定》是继1997年制定的《京都议定书》之后,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又一实质性文件。这份里程碑式的文件究竟有哪些重点值得关注?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半月谈记者采访了多位权威人士。

  • 标签: 应对气候变化 巴黎 全球气候变化 《京都议定书》 权威人士 记者采访
  • 简介: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特点及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近十年全球每年因气象或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0亿美元,死亡人数达22000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部分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大,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灾害风险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管理 极端气候事件 生命财产安全
  • 简介: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快速增长。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我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很可能已经在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排放大国。当前.我国在国际气候环境公约谈判中.面临的来自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要求减、限排的压力巨大.而且还将不断增大。《京都议定书》生效后.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对策.

  • 标签: 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能源机构 温室气体排放量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减排
  • 简介:贸易对气候变化影响积极与否取决于贸易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的大小。贸易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国际上的环境紧约束,需要政府进行制度和管理上的创新:在国际气候谈判时要考虑贸易的气候影响;应积极实施环境成本内化措施;应提高工业部门能源效率,改善出口商品结构。

  • 标签: 贸易 环境 气候变化 政府管理创新
  • 简介: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网络版发表报告说,在英国苏格兰的某个岛上,以前夏天绵羊都要靠多吃草来增加体重,这样才能度过难熬的冬天,因此长期以来都是体形更大的绵羊更适宜生存。

  • 标签: 绵羊 英国 气候变化 体型 《科学》杂志 研究人员
  • 简介:气候变化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机。自太平洋岛国帕劳总统托里比翁(JohnsonToribiong)于2011年9月的联合国峰会上呼吁联大向国际法院寻求咨询意见"以确定各国是否有法律责任确保其领土上的任何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不会危害其他国家"以来,"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损失损害国际机制"成为历次世界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焦点,终于2013年华沙气候大会上形成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华沙损失损害国际机制,成为了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环境立法领域的一个焦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从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客观现实入手,深刻揭示了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所导致的损失与危害的华沙机制的法律属性,将其界定为"气候变化所致损失损害补偿责任",从国际环境立法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国家责任理论。

  • 标签: 国际环境法 气候变化 损失损害 补偿责任
  • 简介:"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欧盟积极参与和"适应"相关的国际法规则的构建,并通过设定行动方案、推进区域立法、制定"适应"政策和设立"适应"信息分享平台等各项措施,鼓励、促进和协调其成员国的"适应"行动。我国近年积极参与、努力推动"适应"行动,但在采取的举措方面存在立法不足、规划方案缺乏前瞻性、信息分享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应加强与欧盟各国在"适应"领域的国际合作,借鉴欧盟经验,科学规划"适应"方案并通过完善"适应"立法、设立"适应"信息共享平台等途径,全面提升"适应"能力。

  • 标签: 适应气候变化 欧盟 国际合作 “适应”信息共享平台
  • 简介:安东尼·吉登斯有关气候变化政治的主要理论和观点,对分析我国气候变化应对战略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破解“吉登斯悖论”,在我国主要是找到驱使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贯彻执行中央节能减排降耗大政方针的动力和激励机制,变单纯追求GDP为追求绿色GDP。气候变化政治,应该破除“参与型民主”等绿色话语的误导,尊重代议制民主,在现有制度下活动。将公众参与作为环境保护制度的支柱所需要的社会、政治条件在我国尚不具备。治理气候需要的是“保证型国家”,而不是“赋权型国家”,环境保护应该是政府主导。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让政府在计划、监督等各个环节发挥更大作用。

  • 标签: 气候变化 吉登斯悖论 参与型民主 保证型政府
  • 简介:墨西哥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之一。2012年6月,该国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颁布了一部综合性的气候变化法。该法规定了墨西哥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政策目标,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管理体制,明确了制定以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为纲领的政策规划体制的要求。与此同时,该法还通过确立排放清单、排放登记簿和碳排放三可要求等相关监管制度,促进温室气体排放的透明,在此基础上注重采用自愿碳排放交易体系和气候变化基金等市场机制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

  • 标签: 《墨西哥气候变化法》 管理体制 监管机制 市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