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海合作组织作为新的区域性国际组织正在逐步发挥应有的作用。2010俄罗斯与北约和欧盟都改善了关系,有一些人预言,俄罗斯如此做法是惧怕中国不断发展的一种本能的反应,还有人认为俄罗斯与西方交好就是为了共同对付来自中国的威胁。

  • 标签: 上合组织 区域性国际组织 中亚 上海合作组织 俄罗斯 中国
  • 简介: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往上海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俄罗斯总统普京、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莫诺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出席会议。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成员国 俄罗斯总统 峰会 纳扎尔巴耶夫 吉尔吉斯斯坦
  • 简介:“上合,全球新的秩序”,2016年6月23日,德国全球新闻网把目光对准了素有“太阳城”之称的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上合组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会议正式启动程序,吸收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对于上合“扩员”,这篇报道评价道,“在英国就是否脱离欧盟举行公投之际,亚洲的上合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

  • 标签: 上合组织 不结盟 乌兹别克斯坦 启动程序 巴基斯坦 塔什干
  • 简介:成立于2001年6月的上海合作组织即将迎来17岁生日。17年来,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积极倡导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有力维护了成员国安全和发展利益,为促进地区稳定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上合组织 经济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2001年 上海精神 国际关系
  • 简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5周年来的历程表明,它一戍为世人普遍关注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国际组织。“上海精神”不仅丰富了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而且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普遍要求。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精神” 国际组织 国际关系
  • 简介: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体系发生剧烈变化,非传统安全成为损害国家利益及世界安全的重要威胁.传统安全观逐渐向新安全观转变。上海合作组织在安全观转型的背景下诞生。同时也是新安全观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上合组始终把打击“三股势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组织内的联合军演是打击恐怖主义的重要方式.其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通过成员国相互合作增加互信与沟通,为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巨大作用。面对外界部分媒体对其性质的质疑,从安全观角度对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解读,对打消西方疑虑、推动上合组的发展至关重要。“和平使命”系列军演是上合组框架下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的安全合作项目,对其进行深度解析,是认识上合组安全观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安全观转型 上海合作组织 联合军演 和平使命
  • 简介:昌吉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对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调研结束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市委作了专题汇报,提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议。

  • 标签: 人大常委会 农业产业化 昌吉市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 农户
  • 简介:中国工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上合组国家职工技能交流营5月25日在京开幕。来自上合组18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推动上合组国家职工技能发展。正值上合组青岛峰会前夕,此次交流营活动是中国认真履行上合组轮值主席国职责、落实阿斯塔纳峰会关于深化人文交流共识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动成员国产业工人技能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内民心相通和共同发展搭建起平台。

  • 标签: 上合组织 人文交流 职工技能 国家 中国工会 技能发展
  • 简介:9月3日,在中国的积极推动下,“亚太经合组(APEC)残疾人事务之友小组”第一次会议于APEC第三次高官会期间在菲律宾举行,标志着残疾人事务正式纳入APEC框架。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19个APEC经济体的代表出席会议。与会经济体高度赞赏中国在亚太地区残疾人事务中所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

  • 标签: 亚太经合组织 人事 残疾 组织框架 APEC 第一次会议
  • 简介:当亚太经合组决定把它“部门性提前自愿自由化”计划交给世界贸易组织实施时,亚太经合组和世界贸易组织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方面的相对效能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世界贸易组织放宽贸易限制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明确规定的责任、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义务、互惠和无差别待遇。这些特性有助于世界贸易组织阻止其成员国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它们还有助于各国政府解决与贸易自由化有关的国内政治经济学问题。相比之下,亚太经合组依赖于自愿遵守单方规定的义务,就难以确定伙伴国的

  • 标签: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WTO 贸易自由化 战略性贸易理论 普惠原则
  • 简介:针对上合组成员国的特点,中国在这些国家开展公共外交应遵循三大战略思路:通过民意的支持增强互信,是战略基础;针对成员国尊重知识和文化的特点,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公共外交活动,是战略内容;公共外交活动过程中,成员国的共享价值观、跨界民族和宗教三大敏感问题的处理,是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

  • 标签: 上合组织 成员国 外交战略 中国 公共外交 共享价值观
  • 简介:近年来,成都市妇联大力培育、扎实推动、创新发展妇女专合组和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的规模化、品牌化建设,使其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内部管理机制明显规范、示范带动能力明显提升。五年来,带动20余万名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妇女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次,

  • 标签: 品牌化建设 内部管理机制 科技示范 农业产业化 基础设施 规模农业
  • 简介:中国西北周边的安全形势是形成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的现实基础。当前,中国西北周边地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价值不断提升,对中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中国西北周边安全形势相对平稳,但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呈现出新形势。基于理论和现实的需要,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成为当下值得探讨的问题。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在维护区域安全和促进区域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安全功能,其成立和发展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需求,可以将其作为中国区域安全战略的支撑平台之一,但不能作为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的独立支撑平台。这是由中国西北周边安全战略需求、中国西北周边安全形势以及上海合作组织自身状况和多边机制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在与周边国家打交道时,如果需要各国共同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就在多边机制下进行合作;如果在双边条件下更有利于解决的问题,就拿到双边机制上来解决。为了更好地构建中国西北周边安全环境,应该以更高、更广的视野观察中国西北周边安全局势,以更加开阔的战略思维来思考应对策略。

  • 标签: 西北周边安全 上海合作组织 中国周边战略 俄罗斯 中亚
  • 简介:出席亚太经合组第1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领导人于2006年11月18日在越南河内签署了《河内行动计划》,其目的是细化2005年釜山APEC会议上通过的《釜山路线图》,以推动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茂物”目标。与会者还就多哈回合谈判发表了一份声明。《河内行动计划》称,各经济体将通过各种具体措施和能力建设,特别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建立安全和良好的商业环境,按期实现贸易目标。会议就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发表的声明称,亚太经合组各经济体将努力打破多哈回合谈判的僵局,推动谈判重启,并使谈判及时圆满结束。

  • 标签: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会议通 河内 多哈回合谈判 贸易投资自由化
  • 简介:时间1997年11月25日地点加拿大西部城市温哥华参加成员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美国总统克林顿、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韩国总统金泳三、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新西兰总理博尔格、菲律宾总统拉莫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泰国总理川·立派、文莱苏丹博尔基亚、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智利总统弗雷、墨西哥总统塞迪略、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朱利亚斯·陈等16个主权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中国香港行政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和中国台北代表辜振甫也出席了这次会议。

  • 标签: 亚太经合组织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金融危机 亚洲价值观 亚太地区
  • 简介:随着驻阿美军撤离,阿富汗局势进入一个新阶段。阿政府须在安全及重建方面承担更多任务与责任,但其能力有限,从而导致阿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及风险增加。这必然对与之毗邻或地域接近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上看,上合组成员国将面临阿富汗局势不稳所带来的国际恐怖势力反弹、地区极端势力威胁和毒品走私等安全方面的挑战。各成员国关切不同,应对挑战的政策措施也各异。美国撤军的影响和上合组其他成员国的不同应对方式给地区局势增添了新的变数,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带来影响,中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阿富汗局势 上海合作组织 “丝绸之路经济带”
  • 简介:时间:1998年17至18日。地点: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参加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印尼、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会议内容:加强国际合作,制止东亚金融危机蔓延,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体制,恢复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加强经济技术合作。

  • 标签: 亚太经合组织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贸易自由化 国际金融体制 经济增长 贸易投资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