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关系理论被称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西方学者试图将其普造化、科学化,存在较强的意识形态情结和阐释西方国际体系合法性、同化非西方国际体系的用意,忽视了国际关系作为艺术性一面的内涵及多种国际体系并存的事实。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地区主义的发展,当中国意志非得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不可的地步时,经历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全面对话、并进而推动比较国际关系学的诞生、实现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等阶段,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国学派就将得以确立。

  • 标签: 国际关系学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学派 国际体系
  • 简介:哲学是引导各门类科学研究的基础.从哲学主要倾向上看,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经历了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演变发展.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 标签: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哲学基础 经验主义 实证主义 历史主义
  • 简介:目前,学术界存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与政策制定相分离的情况,原因有三:普遍性的理论似乎不能运用于具体政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对理论自身的误解;理论家不参与政策分析。论文认为:作为社会科学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理论具有简约性、解释性和可证伪性等特征,可以直接运用于国家的对外战略制定;而理论的推论和外交政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国际关系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政策分析成为可能。此外,理论的学习和理论思维的形成,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战略 政策 因果关系
  • 简介:马克思关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形成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在创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时,我们应当遵循运用这一方法,即根据研究对象的内在本质联系,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的原则.建立再现国际关系整体、揭示其演变规律的范畴体系。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特有的逻辑行程,我们必须准确地确定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逻辑中介以及逻辑终点。本文认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应以主权国家为逻辑起点;以国家(包括非国家行为体)对外行为的动因、国家之间关系的特征、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演变为逻辑中介;以对国际关系的运动发展以及冲突与合作的理论概括与规律性说明为逻辑终点。在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方法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时,还必须综合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逻辑与历史等辩证思维方法。

  • 标签: 国际关系 科学理论体系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逻辑起点 主权国家 国际关系体系
  • 简介:国际关系理论曾经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同时,外交政策的实践也促成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演进。学术界和决策圈存在着一定固有的区别,但近些年来二者的鸿沟在日益加大。学术界和政府应当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加强合作和了解,促进二者间的双向互动,学者们也应当加强务实性,密切同政府的联系。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理论与实践 政策制定 学术界
  • 简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弄清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的内含。无论是对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评价和借鉴,还是构建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都要始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为基础,确保理论研究的正确方向。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思想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
  • 简介:在过去的20多年中,女性主义研究成为国际问题研究的最新领域之一。从萌芽到发展,女性主义研究的成果日渐丰沛,虽然不能提出替代现有理论的全新的女性主义方案,但是,女性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立足于女性经验基础之上的国际议题,以其批判性和建设性为国际关系研究的多元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 标签: 女性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
  • 简介:国际关系中的多边主义具有三个主要方面的内涵,对其理论研究缺乏一个统一的理论,主要依附于国际合作等理论,自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以来,多边主义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历程,最终在二战后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

  • 标签: 多边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 国际合作
  • 简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占据了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地位的是:以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Waltz)的《国际政治理论》(1979)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与以罗伯特·基欧汉(RobertKeohane)《霸权之后》(1984)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这两派在发展中从最初的互相大争论转为了从理论框架到研究层次多方面的趋同^[1]。九十年代以来,出现了一系列的被统称为“反思理论”(reflexivetheories)的非主流理论对主流理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代表 八十年 新自由制度主义 国际政治理论 新现实主义
  • 简介:'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是两个在内涵与外延上既有交叉又不完全重合的概念或学科,所以有时交换使用、通用;有时并列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人们理解上的含混和不一致,给研究、交流和学科建设等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旨在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剖析.

  • 标签: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不一致 重合 概念 实际
  • 简介:本文译自1987年中日两国专家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出版的专题论文集《日中战争与日中关系》(日本原书房1988年出版),该书由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主编。本文作者系日本德岛大学教授。这篇论文利用日本和中美英三国的历史资料,对日本对华侵略政策与国际关系的发展与互动,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对我们深入研究抗日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乃至国际关系史,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国际关系史 日中关系 中日关系 战争 50周年 本原
  • 简介:国际关系研究的问题选择有三条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路径。一是逻辑路径,即逻辑地拓展现有的研究纲领,主要通过理论批判、方法批判和跨学科批判来实现。它的优点是有助于循序渐进地增进知识的增长、研究效率较高,不足之处在于可能把严谨的学术研究变成与历史和现实无关的逻辑游戏,同时研究的边际贡献往往呈递减趋势。二是历史路径,强调在现象世界中发现研究问题,具体的问题来源包括研究者经历的当代历史、历史研究和历史哲学。国际关系学最具原创性的贡献通常都是走历史路径的学者做出的,但理论的普遍化较为困难是这一路径主要的缺点。三是逻辑一历史路径,即当发现理论与历史(现实)不符合时,通过修正现有理论或创造新理论来做出更好的解释。这是问题选择最理想的途径,但对研究者的理论和历史素养要求最高。

  • 标签: 国际政治理论 国际关系 问题选择 逻辑路径 历史路径
  • 简介:“和”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弘扬和创新“和”“合”精神,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和主义”.“和主义”包含了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与和谐世界三个层次,具备严谨的内在逻辑,是一个系统化的科学理论,并通过中国自身的实践不断得到验证.坚持和推广“和主义”,对于发展中外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中国特色 主义 精神实质 新中国成立 中华文化
  • 简介:2008年爆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对亚太地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与1929年的经济危机相比,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亚太地区的影响较小。由于深刻的历史根源,不同政治文明间的冲突是亚太地区现在和将来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在关注亚太地区不同政治文明间冲突时,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代,有必要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放在一个更大的区域里审视。

  • 标签: 国际金融危机 亚太国际关系 中国与世界
  • 简介:国际关系理论是学科的思想积淀和知识根基,其研究状况直接反映出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整体发展面貌和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国家实力和地位显著提升等外部力量推动下,中国国际关系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对理论创新的需求和呼声愈发强烈。最近几年,中国学者构建原创性国际关系理论的努力已经产生了一些初步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讨论。那么,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理论研究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出现过哪些重大理论争鸣?当前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存在着哪些缺陷和不足?如何看待有关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的主张?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马骦专访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刘丰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安全和东亚国际关系,专著《制衡的逻辑:结构压力、霸权正当性与大国行为》,译著《现实主义与国际政治》《没有应答的威胁》《新古典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等。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现实主义 国际关系学
  • 简介: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多关注大国政治,联盟研究也同样如此,小国被认为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一些小国通过与其他中小国家结成联盟,发挥了与其国力完全不成比例的影响。小国联盟所发挥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杠杆作用,二是外溢作用。

  • 标签: 小国联盟 东盟 杠杆作用 外溢作用
  • 简介:以温特为代表的主流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从本体论和方法论上重新认识国际体系与国家关系,重新界定现实主义关于权力、利益以及无政府结构的认识。建构主义理论大大开阔了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视野,有助于我们从共有价值观念分析当代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的演变,这对于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组织与国际事务,有效地维护国家利益,塑造中国的和平大国形象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 标签: 建构主义 创新 和平发展
  • 简介:国际关系民主化作为国际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趋势,在冷战后继续向前发展.中国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进者,这不仅顺应了历史趋势,也符合时代的要求.中国的国际关系民主化主张有其深刻的内涵.如何在新时期推动和建立国际关系民主化?应结合时代特点与趋势,从现实出发,承认和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倡导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积极推动多极化趋势,促使全球化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严格遵循国际公认的原则与准则.

  • 标签: 国际关系 民主化 国际秩序 政治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