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正>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无法抗御许多自然灾害和社会变故带来的危害。这些危害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使债的关系处在极不稳定的状况之中,使正常的民事流转受到影响。民法中的不可抗力是专门处理自然灾害、社会变故对债造成危害的一项重要民利法律制度。长期以来,它一直是我国民法理论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国际经济交流在不断扩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不可抗力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不可抗力条款 双方当事人 情势变更 自然灾害 合同关系 意外事件
  • 简介:1998年10月14日,湖北某大型化工集团公司销售公司(以下简称化工公司)的两名同志赶到湖北省公证处,提出不可抗力公证申请。有关该申请的基本情况是:日本某株式会社驻武汉办事处(以下简称日本会社)于1998年初分别与化工公司及斯里兰卡某公司(以下简称斯国公司)签订转口贸易合同,由化工公司向斯国公司供应价值77万美元的5000吨重钙,交货日期为1998年9月15日,交货地点为江苏连云港,但由于我国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在6月底至9月初暴发特大洪涝灾害,作为化工公司原料供应及产品外运主要途径的铁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化工公司生产所需原材料供应不及时,产品也不能按期运至目的地,依合同规定,该批货物将遭拒收,

  • 标签: 化工公司 不可抗力事件 铁路运输 《国际商事合同通则》 公证机关 经济合同法
  • 简介:商品房开发过程中,因地下存在文物、古遗址等特殊情况被政府责令停止施工,从而导致商品房迟延,甚至无法交付的事件,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现实中,无论是开发商,还是购房者,普遍认为政府行为属于不可抗力。可是,就有这么一个较真的购房者,违背常理,认准此类事件不属于"不可抗力",与房屋开发商打了一场官司。

  • 标签: 不可抗力 政府行为 房屋开发商 开发过程 违背常理 商品房
  • 简介:问:我小区物业的供电系统因雷击而遭到破坏。由于供电系统遭破坏而产生的瞬间高压,造成我的彩电、冰箱损坏,我向物业管理公司索赔,但该公司认为他们已安装避雷设备,我的电器损坏是因意外所致,非人为原因,故拒绝赔偿。请问,我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 标签: 不可抗力事件 赔偿 物业管理公司 供电系统 人为原因 损坏
  • 简介:<正>国家对民事合同履行的干预是美国法律中的一个老问题。作为历史惯例,合同法把这种干预归入不能履行(Impossibilityofperformance)或非法合同之列,其结果是受到干预影响的一方可被免除合同规定的义务。近来,国家干预问题则以新的面目出现于法庭,其中心问题已不再是传统的合同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简略地回顾历史上存在的难题,然后展示那些伴随国家干预的不断增长而出现的新问题。

  • 标签: 政府干预 不可抗力条款 海运合同 合同法 美国法律 实际履行
  • 简介: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9条规定不可抗力可以作为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对于不可抗力的范围,《侵权责任法》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为了便于对权利人进行救济、维持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明晰性,应当对不可抗力的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可以通过对不可抗力的内涵与判断标准进行界定,来达到限定不可抗力范围的目的,同时应当严格限制不可抗力在严格责任中的适用。

  • 标签: 不可抗力 抗辩事由 严格责任
  • 简介:编辑同志:2009年5月,我在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了一套正在建设的商品房,并付清了全部房款。在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双方约定:除不可抗力因素外,开发商应于2010年9月15日前交房,如逾期60日未交房,买方有权退房,开发商须按合同总价的4%支付违约金。

  • 标签: 不可抗力 《商品房买卖合同》 房地产开发公司 施工 暴雨 2009年
  • 简介:不可抗力是民法的传统问题,但传统并不意味着完善。我国相关的法律对不可抗力作出了相应的规定,然则条文比较简略,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使这种矛盾更为突出。结合此次地震对现行不可抗力制度进行检讨,以对现行立法暴露出的问题作一些补充。

  • 标签: 不可抗力 风险分担 责任分担 自然灾害 特大地震
  • 简介:【要点提示】民事活动中,合同订立后,由于政府抽象行政行为出台或变更导致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该抽象行政行为可以视为不可抗力。债务人的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而免除。但是一方已经履行部分的合同债务并非违约责任,不在免责范围之内,相对方仍应予以支付对价。

  • 标签: 抽象行政行为 不可抗力 合同订立 政府 违约责任 民事活动
  • 简介: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具有诸多相似性,实务界对二者的适用十分审慎。通过对我国相关法律条款的解读,情势变更主要包括"事由-原因-程序-理念-效力"五大要素;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事由-原因-效力-补充规定"四大要素,这些要素在实务中应当进行前后相继的评判,"事由"是其中最根本和首先被评判的内容,其根本特性是不可控制性。"事由"是客观事实,客观事实的评判仍然依赖个体差异的评价,其实质是合同当事人应对"事由"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 标签: 情势变更 不可抗力 不可控制 努力程度
  • 简介:通过对不可抗力下不同合同履行情况进行个别分析,认为不可抗力下并非可以“一刀切”地免除所生的所有民事责任,可免除的责任仅限于违约金责任和违约损害赔偿责任;进一步分析不可抗力规则下双方利益状况,由此认为不可抗力免责规则是合乎公平之原则,反之,若采按比例分配风险规则将导致不公。

  • 标签: 不可抗力 民事责任承担 违约损害赔偿 免责 合同履行 违约金
  • 简介:1962年,美国一位收藏家用250美元买了安迪沃霍尔的作品《柠檬色的玛丽莲》(LemonMarilyn)。到2007年,它的拍卖价格已经超过了1500万美元,而此作品的"姊妹作"《橘黄色的玛丽莲》在1998年就已经被拍出了1730万美元的价格。这似乎根本无法与波洛克作品的拍卖

  • 标签: 艺术品市场 波洛克 安迪 拍卖价格 玛丽 橘黄色
  • 简介:记得明末的东林党人有过一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话。如果把“国事”、“天下事”称为“大事”的话,那么所谓“家事”就该是“小事”了。当然,“家事”原指衣食住行一类家庭生活琐事;推而广之,象夫妻相处、子女教育、婆媳关系、邻里团结等等,皆为此类;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群众生活、群众利益一类事情,也不妨以为“家事”。说起大事,自然从上到下都应重视,尤其

  • 标签: 婆媳关系 夫妻相 东林党 子女教育 生活琐事 领导干部
  • 简介:政府权力,人民赋予;底色是服务,关键在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廉洁用权,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先贤讲道:"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上世纪60年代,邓小平同志也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我们拿到这个权以后,就要谨慎。

  • 标签: 领导干部 夙夜在公 党员干部 党性观念 党的纪律 公器
  • 简介:做了十多年的记者,常常被人称为“老记”。初听时,是一种洋洋自得,甚至觉得当之无愧。然而,当夜深人静扪心自问,不免会惊出一身冷汗:记者不可“老”。记者不可“老”,一“老”就会放松“把关”的那根弦。政治家办报、办台,不仅是对报社总编,电台、电视台台长的要求,也是对每个记者、编辑的要求。但在平常工作中,当你匆匆完成采访任务交稿时,一些编辑常会冒出一句:你是“老记”了、你的稿不用看,直发吧。当时自己也觉得如此,然而就这么一念之差,差错就出现了。办报无小事,一放松就出事。回顾自己近年来报道中所出的差错,大多与此有关。记者不可“老”,一“老”就会没激情。平时到基层采访常听到这样的话:“你是老记了,还要亲自出来采访,还要亲自写稿?让年轻人去做吧!”这种话听多了,而且自己又真的这样认为,其结果是工作的热情减了,创作激情退了。有时,明知某事是新闻,但碍于“老记”的面

  • 标签: 记者 采访 放松 编辑 政治家办报 差错
  • 简介:“苦育”,就是对孩子进行吃苦的教育。有人不以为然,觉得瑞在生活富裕了,干吗还让孩子吃苦呢?

  • 标签: 生活富裕 孩子
  • 简介:对于一切过于乐观,坚信将来肯定会一天更比一天好,已经是时下许多人的思维定势,乃至在潜意识中被当成一种天经地义的想事规律。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曾对17个国家人们乐观程度进行调查,发现7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前途一片光明,这一比例高居受访的所有17国之首。与之相比,美国受访者中认为日子将越来越好的却只有48%。

  • 标签: 可乐 受访者 潜意识 乐观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