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们通过教学实践调查访问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后分析了初中生中长跑的主要心理障碍厌倦、恐惧心理;怕苦、怕累心理;自卑、轻视、爱美心理;骄傲自满等心理;再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注意事项。

  • 标签: 中长跑 初中生 体育课 心理障碍 体育教学
  • 简介: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我国国力强盛的标志之一,我们国家体育综合实力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中,中长跑项目在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从我国中长跑的发展来看,近年来中长跑项目的成绩远不如以前,我们需要反思中长跑练习中的训练方法,寻求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本文选择某高校的8名男子业余中长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他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验研究,其中实验组进行间歇训练法,对照组进行传统的重复训练法。为寻求科学的中长跑训练方法做出贡献。关键词中长跑;间歇训练法;高校1研究目的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某高校8名业余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验研究。通过对受试者实验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数量、运动成绩的比较分析,找出影响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为寻求更加合理的训练方法提供扎实的理论依据。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某高校的8名800米男子业余长跑运动员,实验前将8名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名运动员。实验前对两组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含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结果显示P>0.05.也就是两组数据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初始状态没有差异,可以进行实验。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对关键词进行详细的分析,在知网、万方等论文数据库下载相关的参考文献,阅读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相关数据,为本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2.2.2实验法对实验组采用间歇性训练法的段落距离、重复次数、跑的速度与时间以及间歇方式等有效的手段进行训练。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进行训练。2.2.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9.0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统计。2.2.4逻辑分析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采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得出结论。3研究结果3.1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的对比分析红细胞的主要物质就是血红蛋白,它完成红细胞的主要机能,负责运输和携带氧气来满足身体各器官的需要,根据以往的材料显示,血红蛋白下降,会影响运动员的成绩,因此,血红蛋白的含量高低会反映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是一个重要是生理指标。实验前对两组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实验组血红蛋白含量平均为13.69士0.81g/dl,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为13.72士0.69g/dl,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数据无差异。实验结束后,再次检测,结果发现,实验组血红蛋白含量为14.11士0.76g/dl,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3.92士0.92g/dl。对实验前后,实验组的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含量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实验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的P值<0.05,而对照组实验前后血红蛋白含量的P值>0.05。然后对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含量的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P>0.05.因此说明,实验组通过实验,提高了血红蛋白的含量,对照组虽然也提高了,但是提高的幅度不大,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同时,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说明两种大强度的训练都可以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究其原因两组训练的训练量一样,但是,实验组的训练密度比较大,机体所受的刺激较大,因此,机体需要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来满足较大强度的训练要求。3.2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红细胞数量对比分析血液中含量最多的就是红细胞,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体内的酸碱平衡起到缓冲作用,并负责运输吸进肺泡里面的氧气到达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目前对于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常常采用高原训练的训练方法来刺激体内红细胞的生成,可以帮助提高耐力性项目成绩。实验前对实验组、对照组的受试者进行红细胞数量的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实验前红细胞的平均数量为4.62士0.39X10`1/L,对照组实验前红细胞的平均数量为4.68士0.38X10''/L,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两组数据无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再次采集受试者的血样,检测两组受试者的红细胞数量。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平均红细胞数量为4.79士0.38X10`1/L,对照组的平均红细胞数量为4.70士0.32X10'1/L.3.3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运动成绩对比分析成绩是最直观的试验指标之一,实验前对两组受试者进行800米运动成绩的测试,并记录下来,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129.35士3.27秒,对照组的平均成绩为127.54±2.87秒。对他们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P>0.05,也就是说这两组数据无差异。实验后再次对受试者进行800米的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是124.25±2.87秒,对照组的平均成绩是126.37±3.21秒。对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P<0.05,呈现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的P>0.05,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通过实验,两组成绩均提高了,但是,实验组提高的更为明显。究其原因无论是无氧代谢还是有氧代谢对运动成绩均有提高,但是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混合功能系统对提高运动成绩有显著的作用。这些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4结论4.1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均无显著性差异,初始状态一致。4.2通过三个月的实验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均增多,但是实验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多的较多。对照组增多的不明显4.3通过三个月的实验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红细胞数量均增多,但是增多的不明显。4.4通过三个月的实验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800米运动成绩均提高,但是,实验组提高的较为明显。参考文献1张泳华.业余田径运动员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对其运动耐量的影响研究J.体育科技,2015,36(03)11-13.2高丹.青少年短跑训练中间歇训练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作者简介李晓杰(1990)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学历本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是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小学教育的成败,而且大大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以教学实践为基础,深入研究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 标签: 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
  • 简介:从对音乐的本体性及功能性的认识、音乐的审美属性与先进教育理念的认识、从音乐与相关文化来审视非音乐教学手段的合理性以及我们需要符合音乐本体属性的课堂教学和适度的非音乐手段这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强调了音乐教学应突出本体审美属性。对当前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过分强调综合性教学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科学和客观的反思和分析。

  • 标签: 音乐本体 音乐的审美属性 非音乐教学手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大胆尝试有效的教学方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 标签: 初中物理 教学反思 教学效率 探索规律
  • 简介:摘要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动学生以自己的思维去学习、探究数学,让每个学生从数学教学中获得教益,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 标签: 发挥主动性 分层教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的表演艺术。如何在舞蹈课堂中引导学生接受动作形式的同时,也一同接受舞蹈动作形式所负载的情感内容,以达到舞、心、神、形兼备。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讨论了舞蹈教学中剧目教学的重要性及方法。使学生对舞蹈表演的把握从被动到主动,从模仿到创作,顺利地从学生角色过渡到演员角色。剧目教学课程实质上是舞蹈教学中从课堂教学通向舞台实践的桥梁,是实现舞蹈课堂教学与舞台演出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媒介。

  • 标签: 舞蹈 剧目教学 教学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了淡化语法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保护汉语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应重视语法教学的观点。

  • 标签: 语文教学 淡化语法教学 负面影响
  • 简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应用,使统计学教学传递的信息量增加。但教学效率却并未由此提高。本文分析了统计学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并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提出了提高统计学教学效率的对策。

  • 标签: 教学策略 统计学 教学效率
  • 作者: 谢晓瑜
  • 学科: 社会学
  • 创建时间:2019-11-22
  • 出处:《科学与技术(学术版)》 2019年第12期
  • 机构:数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缜密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这将会极大地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相反,在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在小学这个关键期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绝大部分的学生可能就会丧失学习兴趣,这不仅会影响学生今后的选课,还会影响到一部分学生的职业选择。由此可见,教学方法非常重要,但现在大部分教师的态度就存在问题,将一切错误都归咎于学生,而认为自己的引导方式毫无问题,毫不在乎学生情绪。这在教育方式不断改进,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现今社会,这显然是不适宜的。基于此,教师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以此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