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环保、安全意识的加强,具备阻燃性能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卤阻燃材料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主要采用熔融加工法,以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为基材,尼龙粘土(NylonClay,NYC)为添加物,在不同共混条件下制备PS/NYC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阻燃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探讨。关键词:聚苯乙烯尼龙粘土改性PS阻燃性纳米复合材料Studyonthepreparationofhighflame-retardantPS/NYCnanocompositesanditsflame-retardantpropertiesYuan-XinWang1,NingMa2,Fang-ChangTsai2*,TaoJiang2,ShengWen3,Gen-WenZheng3(1.YichangFireDetachment,HubeiYichang443000,China;2.Faculty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HubeiUniversity,Wuhan,Hubei430062,China;3.FacultyofChemistryandMaterialScience,XiaoganUniversity,Xiaogan,Hubei432100,China)AbstractWiththestrengtheningofenvironmentalandsafetyawareness,flame-retardantmaterialsaremoreextensiveusedineverydaylifeandindustrialfield,andhalogen-freeflame-retardantmaterialsbecomearesearchhotspotinrecentyears.Thisstudy,Polystyrene(PS)asasubstrate,NylonClay(NYC)asadditives,preparesPS/NYCnano-compositesunderthedifferentblendingconditionsbymeltprocessingmethodsandmakesaseriesofstudyofitsflameretardant.【Keywords】polystyreneNylonClaymodifiedpolystyreneflameretardantNanocomposites1绪论通过共混改性、填充增强,使PS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一直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改性PS的发展趋势有:(1)在不显著损失模量的前提下增加其韧性[1,2];(2)与其他聚合物形成合金,但要提高相容性;(3)随着人们环保意思的加强,PS无卤阻燃材料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3-5];(4)PS作为阻燃材料时必须进行阻燃改性[6],近年来PS阻燃改性通常采用无卤化阻燃技术[7].在PS/膨胀阻燃剂复合材料中加入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等,希望能进一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5)PS作为阻燃材料,要提高阻燃性能,要抑制淌落现象的产生以及控制生烟量,逐渐形成纳米化,无毒化,环保化......

  • 标签: 制备阻燃性 复合材料制备 纳米复合材料
  • 简介:摘要: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BC)是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高纯度纤维素,超细纤维网络结构使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持水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理想”医用敷料材料。然而,细菌纤维素本身不具有抗菌性能,难以应对细菌感染的伤口。纳米银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因此本文以细菌纤维素为模板,采用环境友好的化学还原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原位制备细菌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同时分别采用抑菌圈法和最小抑菌浓度法对复合物的抗菌效果进行评价。关键词:细菌纤维素纳米银抗菌创伤敷料一、引言细菌纤维素是一种由微生物合成的高纯度纤维素,其微纤维直径只有40-60nm,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精细纳米材料。超细纤维网络结构使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持水能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称作“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天然生物医用材料”[1]。大量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细菌纤维素基创伤敷料对于烧伤烫伤以及慢性溃疡疾病具有良好的治愈效果,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理想”创伤敷料材料……

  • 标签: 制备抗菌 复合材料制备 性能研究
  • 简介:摘要纳米材料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其相应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前途的科研领域。纳米材料是特征维度尺寸为纳米量级1~100nm的固态超细材料。在催化、光学、磁性、力学等方面具有许多奇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碳纳米管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纳米 碳纳米管 制备 应用
  • 简介:纺织结构复合材料是近来在纺织行业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材料,该种材料的纤维性和定型性特点,能够给纺织及服装加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润。材料、能源和食品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又是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所追求的三大目标,由它们组成的某个时代的物质世界就是人类历史演进的标志。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材料—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对其组成特点、成型工艺和设计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分析该种材料力学性能的一般性方法。

  • 标签: 纺织工程,复合材料,技术应用,分析探究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对制作纳米粉体材料的方法进行了阐述,目前经常使用的主要有两种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之后对纳米粉体材料制作过程中无机陶瓷膜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然后探讨了三个无机陶瓷膜洗涤纳米粉体材料的实验,分别是无机陶瓷膜洗涤纳米氧化锆粉体材料、无机陶瓷膜洗涤纳米高岭土粉体材料、无机陶瓷膜洗涤纳米氧化铟粉体材料。最后以无机陶瓷膜洗涤纳米氧化锆粉体材料为例,对其运行成本进行了计算。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希望能够为以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无机陶瓷膜 纳米粉体材料 生产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由两种或以上的材料合成的不同性质的全新材料复合材料的生成路径都是通过化学作用或者物理作用。经过特殊的反应,复合材料有着优异的力学以及高配比设计的特点,因此在我国航天领域已取得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化工水平不断提升下,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和树脂在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其价格也不断下降,这也为汽车轻量型的设计奠定了基础。本文结合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复合材料 轻量型 设计分析
  • 简介:本文从AHP-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出发,首先对可能影响产品绿色程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构建了产品绿色包装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将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绿色产品包装评价相结合,实现对产品“绿色度”的打分评价。

  • 标签:
  • 简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电磁波污染危害越来越严重,吸波材料逐渐成为对民用以及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向。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兴的单原子层二维纳米材料,是目前吸波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了石墨烯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石墨烯基磁性复合材料、石墨烯基陶瓷复合材料在吸波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在吸波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石墨烯 复合材料 吸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包装不善每年损失数百亿据外经贸部统计,我国每年因包装不善,在进出口上造成的损失就达32亿元;而机械部的统计数字也表明,该部每年进出口总额高达560亿美元,其中包装不善造成的损失金额高达42亿美元。目前,中国包装业拥有1.5万多家县级以上国有包装企业...

  • 标签: 包装不善 包装企业 包装设计 生产企业 国有大中型企业 国产原材料
  • 简介:摘要好的文章开头和结尾使文章生动形象、文采飞扬。经过不断的训练是可以迅速提高开头结尾语言水平。开门见山、引用名言、引用寓言、排比点题等都是开头的好方法。自然结尾法、点题结尾法、发问结尾法、抒发感情结尾法等是结尾生色的好方法。

  • 标签: 开头结尾 包装方法 生动形象
  • 简介:摘要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正在由传统单纯注重产量与产值的路线,逐步向品牌效益的新型经营模式进步。企业在品牌效益经营理念的引导下,不但通过引进新型生产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量,更是通过逐步加强广告宣传和制作精美的产品包装等方式来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而加强产品的销售。产品在品牌包装设计过程中色彩问题是产品包装设计成败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仅就色彩对品牌包装设计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

  • 标签: 色彩 品牌包装 设计 影响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目前现存法律法规中对食品标签的标注内容的规定,探讨企业自行设计食品标签的方法,帮助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标签的管理,提高产品监督抽查标签标识的合格率。

  • 标签: 食品标签 食品安全法 GB7718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 作者: 张瑞波(河南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系,河南安阳455000)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09-10-20
  • 出处:《赤子》 2009年第10期
  • 机构:摘要:包装视觉设计要素主要包括:图形、文字、色彩等,凝聚在商品包装中的艺术设计,是通过视觉语言和造型手法对产品的功能,包装材料、工艺装潢进行形象构筑的一种创造活动。通过对包装视觉设计要素的分析阐述了包装视觉设计对商品开发和市场销售的重要作用,从而使设计更具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