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高温电阻炉对铁水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考察碱度、温度、碳氧比等因素对铁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铁水可以降到0.1%。当温度为1550℃、碱度为1.3、通氧时间为8min、保温时间为30min时,随着碳氧比的增加,铁水从0.022%增加到1.1%,其影响较显著;碱度在0.7~1.3之间,铁水比较稳定,继续增加碱度,铁水迅速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铁水增加,尤其在1550-1600℃之间,铁水增加比较快;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铁水在0.38%~1.4%之间波动。

  • 标签: HISMELT 铁水 碳含量
  • 简介:主要描述了用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溶剂,以4,4’-二氨基二苯基醚,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4。4,-二氨基二苯基砜,3,3’-二氨基二苯基砜,二(3-氨基苯基)甲基氧化膦。三(3-氨基苯基)氧化膦分别与二(4-酰氯苯基)二甲基硅烷反应制备的酰胺-胺固化剂的方法,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1H核磁共振(^1HNMR)对酰胺-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制得到的芳香族酰胺-胺为固化剂,研究了其结构和分子大小对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固化和热性能的影响。在以化学计量的芳香酰胺-胺固化时。采用示差扫描热法(DSC)对DGEBA的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在200-300℃温度范围内存在宽的放热转变过程,而且在使用磷酰胺固化时。放热峰温度值最小,在使用醚酰胺固化时。放热峰温度值最大。在氮气气氛下,采用动态热重分析法对等温固化树脂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酰胺的存在大大提高了焦炭残余率,并且在和磷共同作为阻燃元素时存在最大值。

  • 标签: 二甲基乙酰胺 胺固化剂 含硅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环氧树脂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简介:2010年,中国有机单体产能达到163万吨,较2009年同比增长49.5%。在国内有机高温胶、室温胶、硅油等下游产品市场需求持续回升的情况下,据有机信息网预计,2011年中国有机单体产量及市场表观消费都将保持稳定增长,将分别达到115万吨、126万吨。

  • 标签: 有机硅单体 消费量 中国 市场需求 同比增长 下游产品
  • 简介:2009年12月22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河南省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对洛阳中高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高纯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大型高效还原技术生产电子级高纯材料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进行了验收。验收委员会听取了项目建设、试生产情况的汇报,审查了项目验收材料,进行了现场实地勘察,经过质疑和讨论,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中高科集成了自主开发的“高效提纯技术、大型低温氢化技术和高效加压24对棒还原炉技术”,

  • 标签: 多晶硅 电子级 洛阳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专家委员会 产业化示范工程
  • 简介:据悉,由南开大学、天津津能公司等共同投资建设的新型光伏电池——非晶和微晶叠层电池生产线,目前在天津高新区建成投入生产。并将产品远销海外市场,受到用户欢迎。

  • 标签: 叠层电池 生产线 微晶硅 非晶硅 投产 南开大学
  • 简介: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设计了一种带正电荷的缩氨酸,并将这种缩氨酸与直径约9纳米的球状粒子溶液混合。当缩氨酸从溶液中释放出来处于游离状态时,它不具备任何结构,但当缩氨酸与带负电荷的粒子相碰撞并发生化合反应时,缩氨酸呈现出螺旋状结构,最终形成一种粒子与功能性蛋白质的化合物。当科学家给缩氨酸添加氨基酸时,这种化合物会呈现出催化剂的特性,其功能类似细胞中酶的功能。科学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可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识别有机分子和精确控制化学反应的催化等。此外,这一成果还有助于人们认识生命的起源。

  • 标签: 硅粒子 蛋白质 活力 激发 溶液混合 缩氨酸
  • 简介:随着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光伏应用作为太阳能利用的重要途径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几年,具有半导体纳米线结构的太阳电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其独特的电子传输和光吸收特性,这种新型电池在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将可能成为很有发展潜力的太阳电池。

  • 标签: 太阳电池 硅纳米线 太阳能利用 可再生能源 光吸收特性 能源需求
  • 简介:市场消息人士称,由于竞销,中国产锰(65%锰)的现货价从2006年2月13日的625~650美元/mt日本到岸价小降到了2月20日的620~650美元/mt到岸价。由于税制改革,绝大多数的报盘都早涨价了,但一些卖主却以很低的价位降价成交。

  • 标签: 硅锰 日本 税制改革 中国 美元 市场
  • 简介:美国国家标准工艺研究所(NIST)的科学家制成了由纳米线与传统数据存贮装置结合在一起的混合记忆元件。美国乔治马松大学和韩国Kwangwoon大学的研究人员一起参加了这项工作。这种混合结构可能比其他利用纳米线制成的记忆元件可靠性更高,而且更加易于转入商业应用。

  • 标签: 数据存贮技术 硅纳米线 元件可靠性 混合结构 标准工艺 研究人员
  • 简介:据媒体报道,美国能源部阿尔贡国家实验室和阿莫斯国家实验室通过对磁场变温材料的研究后认为,可能会产生新的制冷工艺,从而使温室气体排放减少。而在阿尔贡实验室的先进光子源设备上的X光实验表明,磁热材料有望成为环境友好的磁制冷机材料。

  • 标签: 硅合金 制冷技术 国家实验室 磁场 冷材料 温室气体排放
  • 简介:德国瓦克公司WackerChemie投资1.3亿英镑(1,79亿美元)以增加在德国的两个地区10,000t/年的铁产量。

  • 标签: 德国瓦克公司 产量 硅铁 CHEMIE
  • 简介:美国布法罗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发现,无需加热只要加水,直径约10纳米的球形粒子几乎在瞬间即可产生纯度高的氢气,未来可作为便携式设备能源供给的一个潜在来源。研究人员在一系列的实验中创建了直径约10纳米的球形颗粒,当其与水结合发生反应时,会形成硅酸(无毒的副产品)和氢气,而后者可作为燃料电池能量的一个潜在来源。该反应并不需要任何光线、热能或电能,

  • 标签: 纳米硅 氢气 加水 瞬间 研究人员 便携式设备
  • 简介:据媒体报道,内蒙古材料研究开发中心日前在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神舟业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研发中心将围绕多晶生产、单晶制备、材料检测、材料延伸类产品制造和化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六大研究方向开展研究。

  • 标签: 研发中心 硅材料 内蒙古 挂牌 副产品综合利用 研究开发中心
  • 简介:据报道,从目前在昆明举行的“2008年中国业国际论坛”上了解到,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云南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 标签: 生产基地 中国 云南 国际论坛 生产国
  • 简介:德国马普学会微结构物理研究所首次在铝微粒上生长了纳米线。铝粉起到生长纳米线的催化剂作用。这一进展很有意义,因为纳米线有助于进一步减小微芯片的尺寸。

  • 标签: 硅纳米线 铝粉 微粒 物理研究所 马普学会 微结构
  • 简介: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塑料开发一种廉价的芯片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已经成型,首批塑料芯片将有望于2001上市。有学者认为,这项研究可能导致一场处理器革命。这种塑料芯片的最大优势在于极低的制造成本,其成本仅几美分,而目前一家半导体制造厂的建设和启动成本高达20亿美元,这使得芯片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达数美元一块。这项技术可以用于新一代的低成

  • 标签: 塑料芯片 硅芯片 制造成本 聚噻吩
  • 简介:是推动人类文明大步前进的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核心,也可能在未来的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所以的研究历来是国际重大研究领域。半导体表/界面是未来关键器件中复合结构的基础,Si(111)-7×7重构表面相又是半导体重构表面的代表,因此Si(111)-7×7重构表面相及其相变动力学现象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国际重大课题。

  • 标签: 半导体硅 重构表面 表面相 SI(111) 计算机技术 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