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瑞典林雪平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设计了一种带正电荷的缩氨酸,并将这种缩氨酸与直径约9纳米的球状硅粒子溶液混合。当缩氨酸从溶液中释放出来处于游离状态时,它不具备任何结构,但当缩氨酸与带负电荷的硅粒子相碰撞并发生化合反应时,缩氨酸呈现出螺旋状结构,最终形成一种硅粒子与功能性蛋白的化合物。当科学家给缩氨酸添加氨基酸时,这种化合物会呈现出催化剂的特性,其功能类似细胞中酶的功能。科学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可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识别有机分子和精确控制化学反应的催化等。此外,这一成果还有助于人们认识生命的起源。

  • 标签: 硅粒子 蛋白质 活力 激发 溶液混合 缩氨酸
  • 简介:采用微流道反应器系统,优化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浓度,并装配在醛基改性后的硅片表面上,经牛血清白蛋白封闭后形成检测AFP芯片阵列。通过制作AFP浓度梯度标准曲线标定光学蛋白芯片,实现肿瘤标志物AFP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测定浓度可以达到1.Ong/mL,变异系数为3.1%,回收率在94.4~105.O%之间,与人纤维蛋白原的交叉反应率≤O.25%、与1%葡萄糖≤0.08%、与人源1gG≤0.16%和与人血清白蛋白≤0.20%,说明光学蛋白芯片技术检测AFP,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有望应用于临床检测。

  • 标签: 光学蛋白质芯片 检测 甲胎蛋白
  • 简介:基于全内反射椭偏光学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实时光学蛋白芯片生物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多种蛋白分子的动态相互作用过程。叙述了该传感器的有关原理、技术及其应用实例。

  • 标签: 生物传感器 椭偏光学成像 全内反射
  • 简介:陶氏是一家多元化的化学公司,以其领先的特种化学、高新材料、农业科学和塑料等业务,为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产品及服务。近期,陶氏化学完成了公司的部门重组,公司希望能够通过重组来加快革新技术的商业化,并在战略上取得优势。重组后公司依然会注重创新,并会进一步重视亚太市场。也会针对亚太地区提供更适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 标签: 业务重组 陶氏化学 市场发展 包装 助推 化学公司
  • 简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尽快制定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出台钢铁、有色、建材、汽车、船舶等行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 标签: 工信部 行业 兼并 重组 金融危机
  • 简介: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明确企业事业单位改制重组免征或减半征收契税政策,主要涉及企业公司制改造、公司股权(股份)转让、公司合并、公司分立、企业出售、企业破产、事业单位改制等。

  • 标签: 企事业单位 优惠政策 重组 企业破产 国家税务总局 公司制改造
  • 简介:9月3日中午,中钢集团公司与来宾市政府在南宁签订做强做大广西八一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框架协议。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见证了双方的签约。

  • 标签: 铁合金 广西 来宾市 重组 有限责任公司
  • 简介:近期,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与清华大学生物系合作.通过活细胞单分子成像,在转化生长因子受体聚集状态和激活模式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2009年美国科学院院刊(Proe.Natl.Acad.Sei.USA,106,15679—15683,2009)。

  • 标签: 实时成像 蛋白分子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表征 分子纳米结构 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2006年10月30日,星期一,PPG工业公司位于英国Wigan的玻璃纤维工厂拟对其制造工序和工作人员进行改革,重点专注单股直接纱的欧洲市场。拟议中的重组包括精简工厂现场的制造工序,提高效率,同时在2007年3月底削减约100个职位。据Wigan工厂经理SteveVerdin介绍,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使Wigan工厂在欧洲市场更具有竞争力。

  • 标签: PPG工业公司 欧洲市场 玻璃纤维 工厂 市场需求 重组
  • 简介:美国山迪亚国家实验室(SandiaNationalLaboratory)的研究者于近日在AngewandteChemieInt.Ed.期刊中发表了他们如何利用纳米科技,成功的观测药物结合到目标细胞上的新方法。

  • 标签: 细胞连接 纳米科技 药物 技术 CHEMIE 国家实验室
  • 简介:蛋白纤维材料是具有普适意义的天然生物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低炎症反应和优秀的机械性能。文章通过分子模拟手段,使用NAMD模拟纤维肽链在水溶液中的平衡过程,验证其在水分子作用下向silkⅠ结构的变化过程,并通过拉伸分子动力学探索其变化的机理。

  • 标签: 丝蛋白纤维 SILK 拉伸分子动力学
  • 简介:据了解,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的是一种被称为ATOMS(磁性自旋的可寻址发射器)的硅晶片,它可以通过跟磁共振成像相同的原理来确定它当前处于人体内的位置,任何时候都可以确定。

  • 标签: 研究人员 微型芯片 开发 药物 智能 追踪
  • 简介:中科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赵宇亮和陈春英课题组通过与IBMWatson研究院研究员周如鸿进行合作,发现了一种低毒高效的肿瘤抑制纳米药物。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 标签: 纳米药物 抑制肿瘤 低毒 重点实验室 生物效应 肿瘤抑制
  • 简介: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尤其是将纳米粒子作为一种药物传递工具备受关注。但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显示,仿生纳米粒子在进入人体细胞后,其袁层附着的蛋白层会被组织蛋白酶L降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9月22日《ACS纳米》期刊上。

  • 标签: 组织蛋白酶 纳米粒子 纳米医学 降解 白层 英国科学家
  • 简介:能够在人体血管中通行的药物分子运输车——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已在上海研制成功。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直径只有200纳米,装载的药物在沿途不会泄漏分毫,直到引导到了某一个特定的疾病靶点,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才释放出来,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这种运输药物的方法不仅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效力,而且针对患处,不会对其他的组织造成影响。

  • 标签: 药物分子 研制成功 运输车 纳米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治疗作用
  • 简介:复合药物微粒作为新型的药物载体,因具有较好的超细小的粒径、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体内分布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复合药物微粒可包载蛋白、多肽、基因等大分子药物,还可实现缓释、控释、靶向给药等,使药物在病灶处释药,具有减少给药剂量、延长作用时间及降低机体损伤等优点。文章简要介绍利用超临界流体膨胀技术、流化床技术、超临界流体辅助渗透技术、超临界流体反溶剂技术制备药物缓释复合微粒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 标签: 超临界流体 复合药物微粒 药物微胶囊 脂质体
  • 简介:7月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杂志》(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e)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题为“磷脂-阿霉素自组装纳米胶束促进对肿瘤的渗透性”的研究论文。这一最新发现表明:聚乙二醇衍生化磷脂与抗肿瘤化疗药物-阿霉素可自组装形成纳米尺度的新型输送载体,

  • 标签: 纳米载体 化疗药物 抗肿瘤 科学家 学术期刊 研究论文
  • 简介:本文设计和考察了含有胺基苯并咪唑/苯并噻唑化合物和不同烷基长度脂肪酸的双元有机凝胶在多种有机溶剂中的凝胶行为.在20种溶剂中的凝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是新型双元有机胶凝剂.实验结果表明,取代烷基链的长度以及苯并咪唑/苯并噻唑部分在调控多种有机溶剂中的胶凝剂性能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形貌研究揭示这些凝胶分子随着溶剂的改变自组装形成不同的聚集体,如褶皱、片状、带状、点状等.光谱研究表明依赖于苯并咪唑/苯并噻唑部分以及分子骨架中的烷基取代链,凝胶中存在不同的氮键和疏水作用力.此外,由于烷基取代链的长度不同,这些有机凝胶可以自组装形成单分子或多分子的纳米结构.目前研究工作对于设计新型双元有机胶凝剂和软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双元有机凝胶 自组装 纳米结构 药物释放 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