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出现了许多新的粉末冶金技术、快速固结技术,大大提高了超组织结构材料的发展;而通过对实验、中试、生产的技术装备与研制的投入,加快了超组织结构材料的应用步伐和范围.超组织的概念在此得以明确,提出了统一的界定标准,出现了快速凝固和快速固结等粉末冶金新技术.超组织结构材料的产业化,将按照由大到小的晶粒尺寸、由贵重制品到常规块状材料的顺序得到实现.

  • 标签: 组织结构 发展 界定标准 产业化 技术 生产
  • 简介:以改性不饱和聚酯/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UPM/PHBV)为基体,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了电纺原液浓度、有机盐的添加量、静电压、挤出速率、接收距离等参数对该共混体系纤维毡静电纺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定的静电成形条件可以调控得到不同直径和不同多分散程度的超纤维。

  • 标签: 改性不饱和聚酯 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 静电纺成形
  • 简介:基于水铝镍层板和蒙脱层板带电荷的相反性和层间离子的可交换性,利用蒙脱层间域的二维纳米反应器属性,采用原位制备水铝镍/蒙脱交互积层型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中水铝镍层板与蒙脱层板以静电力和氢键结合,形成单层水铝镍层板与单层蒙脱层板交替排列结构.相对于水铝镍单一材料,水铝镍/蒙脱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热稳定性.该合成方法简单易行、绿色无污染,可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标签: 水铝镍石 蒙脱石 原位法 纳米复合材料
  • 简介:在超音速气流粉碎条件下,以Cd(OAc)2·2H2O和Na2S·9H2O为原料,通过低温固相化学反应一步实现超CdS粒子的公斤级合成,采用XRD、激光粒度仪、SEM和TEM等表征产物结构、粒子大小和形貌。结果表明:得到的CdS粒子平均粒径在10nm左右,近似圆球形,但粒子间团聚现象较明显;初步探讨了该方法制备超CdS的机理。

  • 标签: 超音速气流法 低温固相反应 超细 CDS
  • 简介:以硫酸铜为原料,水合肼为还原剂,采用微波辅助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超铜粉,研究了微波的引入对超细粉体制备的影响,通过XRD、激光粒度分析和TEM表征了粉体的结晶性能、粒度度以及粉体的形貌,研究表明,微波的引入可以明显加速晶化反应的进行,在较短时间内制得的铜纳米晶发育好于传统热处理方式制得的铜纳米晶。

  • 标签: 微波 液相还原 超细铜粉
  • 简介:较系统地综述了目前TiC超细粉(尤其是纳米及亚微米TiC粉)的各种制备方法,对不同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各制备方法的技术关键和优缺点,最后对超细粉TiC制备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认为利用化学方法进行混料,结合快速均匀加热进行合成,是未来超TiC粉工业化制备的发展方向。

  • 标签: TIC 超细粉 制备方法
  • 简介:钴粉一般是指平均粒度小于2μm的钴粉。主要综述了超钴粉的制备方法,分析了Umicore公司(上海百洛达公司)、OMG公司、Eurotungstene公司、南京寒锐公司和金昌长庆公司等国内外公司生产的超钴粉产品的性能和应用特点,并展望了超钴粉的发展。

  • 标签: 超细钴粉 制备方法 研究现状
  • 简介:综述了晶粒Ti(C,N)基金属陶瓷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原始粉末粒径、烧结工艺、烧结方法对其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几种新的制备方法,指出必须发展新的制备技术,以充分发挥晶粒金属陶瓷的优越性。

  • 标签: TI(C N)基金属陶瓷 细晶粒 纳米改性
  • 简介:据报道,东丽公司于2013年1月29宣布,开发出了直径为150nm的世界最的纳米纤维。该公司利用基于超微细聚合物流控制的精密复合纺丝技术等,使直径较此前最的300nm直径纤维缩小了一半,可在制造半导体及液晶面板的无尘室内用于空气滤网用途。

  • 标签: 纳米纤维 直径 开发 世界 日本 复合纺丝技术
  • 简介:采用喷雾干燥-氢气还原法制备出W-20wt%Cu超复合粉末,并对由该复合粉末所制得的压坯进行了高温烧结,利用SEM、XRD等分析手段对复合粉末的特性和烧结体的组织进行了表征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制备的W-20wt%Cu超复合粉末颗粒细小,平均粒径在200nm左右;喷雾干燥后的氧化物复合粉末在还原后产生了新的合金相(Cu0.4W0.6),还原后的复合粉末由Cu0.4W0.6相和Cu相组成,而且两相的晶粒度达到纳米级,其中Cu0.4W0.6相的晶粒约为33nm,Cu相的晶粒约为63nm;复合粉末具有很高的烧结特性,经高温烧结后合金致密度达到98%以上,而且金相组织分布均匀。

  • 标签: 喷雾干燥 钨铜 超细复合粉末 Cu0.4W0.6
  • 简介:据相关媒体报道,由湖北黄石振华化工有限公司和武汉工程大学联合完成的“新型无机纳米材料项目,近日通过专家评审,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标签: 粉体团聚 湖北 氧化铬 世界 超细 无机纳米材料
  • 简介:为了提高超铜粉分散性、均匀性及抗氧化性,采用几种化学还原法工艺分别制备了铜粉,通过反应现象探讨了温度、还原剂、添加剂及葡萄糖预还原对铜粉性能的影响,利用SEM、粒度仪对铜粉形貌、粒径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关机理分析,确定了化学还原法制备超铜粉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0℃时,添加分散剂PVP和抗氧化剂BTA,以甲醛-水合肼为复合还原剂,结合葡萄糖预还原法制备的铜粉具有抗氧化性强、粒径分布区间窄、几乎无团聚等优点。此工艺不仅体现了葡萄糖预还原的有利影响,还明显克服了单一还原剂的缺陷,所制铜粉质量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分散性 化学还原 复合还原剂 粒径 分布区间
  • 简介:利用球磨机——气流粉碎机复合加工工艺对电气进行超细粉碎。将原矿电气进行鄂式破碎至40μm,然后用周期式搅拌球磨机湿法粉碎,料浆干燥后采用扁平式气流粉碎机进行收尾工艺处理,腔内气源压力以0.7~0.9MPa为宜,进口压力设定为0.5MPa左右,保持此压差值可提高破碎效率。

  • 标签: 电气石 周期式搅拌球磨机 扁平式气流粉碎机
  • 简介:以强碱性阴离子树脂作为沉淀剂,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高纯超的氢氧化镁粉体,就离子交换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MgCl2浓度等条件对Mg(OH)2粒径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利用扫描电镜、微机差热天平、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氯化镁溶液浓度为0.1mol/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6h的条件下可制备出形貌规则、分散性较好的六方片状氢氧化镁,平均粒径可达到100nm左右。

  • 标签: 离子交换树脂 高纯超细氢氧化镁 影响因素
  • 简介:科学家曾经以为在南非发现的球形石头被用来作为工具,但是新的证据表明它们也是防御和狩猎的武器。这项研究将关于现代人类如何看待一个物体的投掷可供性的知识和数学分析及评估这些石头作为投射物结合起来。

  • 标签: 投射 工具 南非 石球 数学分析 现代人类
  • 简介:据悉,世界包装组织(WPO)于2011年11月16日在英国格兰萨姆召开了世界包装组织理事会,对中国包装联合会万鹏会长在世界包装组织上个任期中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认可。本次换届选举中,万鹏先生获得了理事会全票支持连任wPO副主席职务,任期三年。万鹏再次的连任,是中国包装行业的骄傲,显示了世界包装行业对于新兴经济体中国的高度重视。自2012年始,来自美国的托马斯·施耐德先生和来自南非的基斯·皮尔森先生分别履行新一届WPO的主席和秘书长。

  • 标签: 世界包装组织 副主席 包装行业 换届选举 理事会 秘书长
  • 简介:有机蒙脱广泛用作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吸附剂、填料以及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前驱体。有机蒙脱的微结构与其物化性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有机物的赋存状态、排列方式、构象和蒙脱结构层板的形貌等方面综述了有机蒙脱微结构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有机蒙脱石 微结构 构象 层板形貌
  • 简介:柱撑粘土是当前分子工程学研究最为普遍的一族微孔/介孔材料。Ti柱撑粘土以其热稳定性高、表面酸性强和催化性能高而引人注目。采用水解法制备了Ti柱撑粘土(Ti-PILC),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BET)、氢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研究了TiO2在Na蒙脱上氧物种的催化反应特性。结果表明,Ti柱撑粘土比表面积急剧增大,但TiCl4水解法产生的高浓度酸对皂土结构有一定影响,Ti柱撑粘土的还原温度要比单纯的TiO2粉体降低500℃,具有更高的氧活性,可望在催化领域得到应用。

  • 标签: Ti柱撑粘土 TiCl4水解法 氢程序升温还原
  • 简介:蛇纹在我国储量丰富,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材料。在介绍蛇纹石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蛇纹在制造磷肥和石棉制品的生产和开发,利用蛇纹提取稀有金属,制备润滑自修复剂,提取高纯度SiO2和MgO,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等高附加值利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蛇纹高附加值利用的深入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蛇纹石 综合利用 高附加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