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通过金相观察、电化学腐蚀试验、晶间腐蚀试验和静态腐蚀失重试验,发现当热源间距为2mm时,接头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优于3mm和4mm时的接头。同时,该条件下焊接接头晶间腐蚀敏感性低于其它热源间距的接头。但热源间距对接头的均匀腐蚀速率影响很小。经过固溶淬火加时效处理的焊接接头耐电化学腐蚀优于焊态接头,晶间腐蚀敏感性低于后者。另外,此热处理方法有助于减缓接头区均匀腐蚀速率。进一步分析表明,热源间距为2mm时的接头中,柱状晶在生长过程中,树枝晶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分枝较少,结晶后显微疏松等晶间杂质少,组织比较致密。固溶淬火加人工时效消除了焊缝的氢气孔,减少了侵蚀阴离子对基体的吸附作用;同时,大量Mg、Si原子重新溶入铝合金基体,晶界杂质原子较焊态减少。

  • 标签: 6009铝合金 激光电弧复合焊 腐蚀性能
  • 简介:友达光电近日宣布,在欧陆中心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友达光电(斯洛伐克)有限公司,以就近服务欧洲客户。规划自2010年起将投资超过1.9亿欧元,负责液晶面板后段模块制造、组装及销售。友达光电董事长李焜耀表示,欧洲为液晶电视产品的主要市场之一,友达积极布局目的是为客户提供更直接且实时的服务,强化全球布局与贴近客户是投资的主要考虑。

  • 标签: 斯洛伐克 光电 工厂 液晶面板 模块制造 电视产品
  • 简介:据悉,石墨烯具有低的光吸收率,而日前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改变石墨烯表面的应力,使其表面产生"褶皱"结构,增大面密度,可以提高石墨烯的吸光,这对于石墨烯在光电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种研究方法不仅限于石墨烯,也适用于其他新兴的二维材料。

  • 标签: 石墨 光电 吸光 大学 证明 试验
  • 简介: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研究人员开发出含纳米囊体的电镀涂层技术,可在涂层受损时释放修补液,修补划痕,从而向制造具有自愈功能的金属表面又迈出了一步。研究所的马丁·梅茨纳博士指出,该工艺的关键在于制作电镀层时不破坏纳米囊。有了纳米囊涂层,金属就具有了表面划伤自愈功能,例如机械轴承,如果缺少润滑剂,其部分电镀层会被破坏,

  • 标签: 涂层技术 纳米囊 电镀层 研发 金属表面 自愈功能
  • 简介:用生物降解聚合物(BP)制备复合浸渍纸,研究了其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将原纸浸在BP乳液中,于100℃固化20min。相同质量复合浸渍纸其湿强度随BP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干强度仅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添加0.5%通用造纸湿强剂——聚酰胺环氧氯丙烷(PAE)树脂可增加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其湿强度可达9.3MPa;所用BP与纸的比例为20:80。进一步提高性能可再加入聚乙烯基胺(PVAm)。当BP与纸的比例同样为20:80时,添加0.2%PVAm和0.5%PAE的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拉伸)可提高27%,只加0.7%PAE复合浸渍纸的湿强度仅提高了3%~4%。由于PAE和PVAm的加入,复合浸渍纸的生物降解被推迟,但埋在土中60天后,复合浸渍纸的失重率可达到90%。未用添加剂的复合浸渍纸达到同样的失重率仅需45天,30天后还有原纸存在。

  • 标签: 可生物降解 复合 聚乙烯胺 湿强 生物材料
  • 简介:3月26日,玉林市龙潭产业园的广西地大集团LED光电生产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用地面积9.33hm2,总投资1.5亿元,分3期建设。按计划,第一期将于2010年底建成并投产。

  • 标签: LED 玉林市 光电 产业 龙潭 广西
  • 简介: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在玻璃衬底上制备出非晶硅薄膜,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射频功率、气体总压、硅烷比例、沉积时间、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因素进行了研究,对透过率和电阻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ECVD法成功制备出非晶硅薄膜。正交实验表的分析得知,气体总压对透过率影响最大;硅烷比例对电阻率影响最大。制备非晶硅薄膜的优化条件为:射频功率30W、气体总压100Pa,硅烷5%、沉积时间5min、退火温度300℃、退火时间45min。非晶硅薄膜的光透过率93.18%,电阻率为13.238kΩ·cm。

  • 标签: PECVD法 非晶硅薄膜 光电性能
  • 简介:新研究表明,棕色遁蛛使用特殊的微观缠绕技巧,使得它们的蛛丝要比其他蜘蛛的蛛丝强度更高。该研究由英国牛津大学与美国维吉尼亚州威廉斯堡的威廉玛丽学院的科学家们共同进行。通过对蛛形纲动物进行观察,该团队发现,与其他产生圆棒状蛛丝的蜘蛛不同,遁蛛的蛛丝薄而平整。这一结构差异是蛛丝强度的关键,

  • 标签: 材料性能 纤维增强 人工 英国牛津大学 威廉斯堡 蛛丝
  • 简介:以二水乙酸锌为原料,乙二醇甲醚和无水乙醇为溶剂,乙醇胺为稳定剂,六水合氯化铝为掺杂剂,合成AZO前驱液,采用自制的液位沉降装置在玻璃衬底上制备AZO薄膜,用XRD、UV—Vis、AFM、四探针、台阶仪等方法对薄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应用液位沉降法制备AZO薄膜的优化条件为:溶胶浓度为0.5mol/L、Al3+/Zn2+浓度比为4at%、干燥温度100℃、干燥时间10min、预处理温度450℃、镀膜层数为20层、液位沉降速度为5cm/min、预处理时间为10min、550℃退火2h,得到薄膜透光率为88%,方块电阻为536Ω/□。

  • 标签: 液位沉降法 AZO薄膜 光电性能
  • 简介:通过添加适量的添加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高氯化铵质量浓度下在Q235钢基体上低温电镀Ni-P合金的工艺参数。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iSO4·6H2O40g/L、NaH2PO2·H2O30g/L、H3BO315g/L、NH4Cl32g/L、添加剂T10.12g/L、添加剂T20.03g/L、添加剂T30.1g/L、施镀温度45℃、电流密度0.015A/cm2、pH=4。最佳工艺条件下所获镀层的EDS分析表明,镀层由靠近基体部位到镀层表面部位,P质量分数变化情况为6.61%→7.18%→8.73%。随着离基体距离的增大,镀层显微结构由晶态向微晶转化,最后为完全非晶态。

  • 标签: 电镀 NI-P合金镀层 正交试验 非晶
  • 简介:氢是一种热值很高的清洁能源,其完全燃烧的产物-水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而且放热量是相同质量汽油的2.7倍。因而开发低能耗高效的氢气生产方法,已成为国内外众多科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 标签: 电解水 纳米材料 ZNO 清洁能源 完全燃烧 生产方法
  • 简介:光电化学刻蚀出多孔硅(PS)用含有SnCl2、SbCl3和Ce(NO3)3的乙醇溶液浸泡后,经过400℃10min热处理,表面形成Ce—Sb共掺的SnO2光透导电薄层(TOCL)。在TOCL的表面组装含有胆固醇分子的十二烷基硫醇薄膜,萃取其中的胆固醇分子后形成筛孔分子印迹电极(SHE)。该电极与不同浓度的胆固醇乙醇溶液作用后,光电化学方法袁征了分子印迹电极对胆固醇浓度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电极与吸附胆固醇的浓度具有较好的关联。特别指出的是,该筛孔分子印迹电极有望在不需要掺比电极以及零偏电压条件下实现对胆固醇的检测。

  • 标签: 多孔硅 修饰电极 胆固醇 组装膜 分子印迹
  • 简介:对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激光方法——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LICVD)、激光高温烧灼法、激光加热蒸发法、激光分子束外延(LMBE)、激光诱导液-固界面法、激光气相合成法、飞秒激光法、激光聚集原子沉积法和激光脉冲沉积法(PLD)——作了简要介绍,并就一些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 标签: 纳米材料 制备 激光
  • 简介: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利用几何模型方法来建立激光效果,在这里采用的是一种不同的甚至可以说聪明的方法——仅仅利用一束光线,我们就可以模拟出激光效果。下面要介绍的就是在3DsMax场景中创建真实激光效果的基本历程(R2.5版本中)。

  • 标签: 3Ds 场景 光效 几何模型 激光 创建
  • 简介:采用电化学法得到了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厚度为100~200nm的聚苯(PANI)薄膜,研究了聚合时间对PANI膜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当的聚合时间下,PANI膜呈现色域较宽、颜色饱和度较大的梯度颜色变化过程,其电荷转移电阻(Rct)和紫外吸收曲线及颜色间的响应时间(Responsetime)呈现规律的变化,且在该聚合时间下,膜达到最大光学对比度(35%),有望在电致变色智能窗上取得良好的应用。

  • 标签: 聚苯胺 纳米膜 电化学聚合 电致变色 光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