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转基因食品的胰蛋白抑制活性,为建立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提供数据。方法首先通过探讨胰蛋白-底物-胰蛋白抑制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转基因食品胰蛋白抑制活性测定的最佳反应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部分转基因玉米、大豆的胰蛋白抑制活性及与亲本食品的差别。结果所检转基因食品胰蛋白抑制活性大多与亲本食品差别不大,尽管个别产品出现胰蛋白抑制活性增高或降低现象,但都在可接受范围。结论在规范检测技术前提下加强对非转基因食品基础数据建设对制定转基因食品营养评价标准十分必要。

  • 标签: 转基因 食品 基因修饰 胰蛋白酶抑制剂 营养评价
  • 简介:天然α-葡萄糖苷抑制在糖尿病饮食疗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发含天然α-葡萄糖苷抑制的降血糖功能性食品及降糖功能性食品配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食疗的角度出发,对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食品等不同来源的天然α-葡萄糖苷抑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对天然α-葡萄糖苷抑制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来源 应用
  • 简介:日本开发成功用莼菜制备癌抑制。简要工艺是将莼菜的芽、叶、嫩茎切碎,80℃热水浸渍。离心分离得胶黏物,加入苹果酸、固体麦芽糖、35%乙醇(35%为乙醇浓度),搅拌混合,密闭放置,得莼菜提取物,再浓缩(70℃以下)得胶黏物粉末-癌抑制成品。莼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含丰富的

  • 标签: 莼菜 抑制剂 放置 乙醇浓度 提取物 功用
  • 简介: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peptidaseⅣ,DPP—Ⅳ;EC3.4.14.5/CD26)属于丝氨酸肽酶中脯氨酸寡肽酶家族成员之一,是目前糖尿病新药研发的热点之一。体内外研究显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具有较好的抗糖尿病效应,但是由于其体内被以DPP-Ⅳ为主的降解,半衰期仅2min,因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研究表明DPP—Ⅳ抑制能延长GLP-1在体内的半衰期,从而有效地降低血糖。

  • 标签: 二肽基肽酶Ⅳ 抑制剂 药物筛选 降血糖
  • 简介:将4-溴-1,8-萘酐与乙醇胺进行酰胺化,再在萘环4-位引入乙氧基供电子基团,合成了萘酰亚胺荧光增白剂。以三聚氯氰为交联单体,将紫外光吸收剂2,4-二羟基一二苯甲酮与萘酰亚胺引入同一分子中,再引入对氨基苯磺酸钠,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高得率浆返黄抑制。采用红外光谱对返黄抑制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探讨了其返黄抑制机理,通过紫外光加速老化实验考察了返黄抑制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合成的返黄抑制的返黄抑制效果优于萘酰亚胺和2,4-二羟基-二苯甲酮。

  • 标签: 萘酰亚胺 返黄抑制剂 2 4-二羟基-二苯甲酮 白度稳定性
  • 简介:为了探讨鱿鱼制品贮藏过程中内源性甲醛的调控技术,在秘鲁鱿鱼丝加工的复水工序分别浸泡水、0.15%茶多酚及复合甲醛抑制--0.05%茶多酚和5mmol/L柠檬酸,采用普通包装和真空包装制品。通过分析鱿鱼丝制品25℃贮藏过程中营养指标、氧化三甲胺分解产物、TVB-N含量和色差,评价真空包装结合茶多酚(TP)和柠檬酸(CA)甲醛抑制对秘鲁鱿鱼丝货架期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鱿鱼丝在室温贮藏过程中发生明显的水分损失,高含量的氧化三甲胺转化为二甲胺和甲醛,褐变反应(P〈0.05)。相对于普通包装,真空包装能显著降低鱿鱼丝贮藏过程中水分损失和蛋白质分解,抑制氧化三甲胺降解和美拉德反应(P〈0.05),而对TVB-N的积累无显著影响。添加两种甲醛抑制,能显著抑制鱿鱼丝中甲醛和二甲胺的生成,并有效降低鱿鱼丝中TVB-N的形成(P〈0.05);0.15%茶多酚影响鱿鱼丝的色泽。真空包装结合0.05%茶多酚和5mmol/L柠檬酸复合甲醛抑制,对保持鱿鱼丝贮藏品质,抑制氧化三甲胺降解和美拉德反应效果最佳。

  • 标签: 鱿鱼丝 甲醛 美拉德反应 真空包装 茶多酚
  • 简介: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甜味抑制具有抑制多种糖类甜味的作用,用于含糖量较高的食品中调节甜度。本文介绍了甜味抑制在含糖食品中的应用,,用量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五之间即可获得满意的抑甜效果。无须改变含糖食品原来的生产工艺,用法简单。

  • 标签: 2-(4-甲氧基苯氧基)丙酸钠 甜味抑制剂 含糖食品 应用
  • 简介:胶原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切断天然胶原肽链。制革脱毛过程中胶原活力是影响脱毛速率和成革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胶原活性的主要测定方法,即Rosen法、电泳法、悬浮法和FALGPA法等。其中常用的是Rosen提出的茚三酮法,茚三酮法操作和实验设备简单,测定时间短。对胶原为底物检测的特定氨基酸——羟脯氨酸,常用的是氯胺-T法,需对样品消解,实施操作较复杂。电泳法测胶原活性的原理稍有不同,该法只适用于定性判定或比较胶原活性

  • 标签: 胶原酶 酶脱毛 酶活性 底物 羟脯氨酸
  • 简介:乳及其制品中均含有一定量的脂解,该能水解乳脂肪生成游离脂肪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乳品的品质。乳的脂解作用分为两种:一是自发性水解,其作用起始于乳的冷藏过程;二是诱导性水解,是由乳的加工引起的,如经过均质后脂肪球膜被破坏,使脂解有机会进入脂肪中发生水解。脂解活性的测定方法主要有:pH值统计法、以脂肪酸量的增加来表示及琼脂糖扩散法等。本文采用琼脂糖扩散法对UHT乳中的脂解活性进行定性分析,其测定原理为:脂解以三丁酸甘油脂为底物,将其水解,从而使含有三定酸甘油脂产生肉眼可见的亮斑,测得亮斑的直径再通过换算即可知道

  • 标签: 脂解 UHT乳 油脂 水解 均质 冷藏过程
  • 简介:为推动鲍鱼的深加工,比较了鲍鱼解提取物(Enzymolyticextractsofabalone,EEA)与传统水提物(Waterextractsofabalone,WEA)的生理活性.EEA的生理作用呈良好的量效关系,2~8mL/kg使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延长18.4%~53.9%,耐化学性缺氧时间延长28.0%~67.7%,耐低温时间延长24.3%~36.9%,耐高温时间延长7.3%~30.9%,游泳时间延长66.7%~138.9%,爬杆时间延长23.1%~130.8%,碳粒吞噬指数提高13.9%~29.1%,溶血素水平提高26.4%~38.8%,WEA的生理活性较弱,多数指标仅在剂量达到8mL/kgBW时方能起效.结果表明,EEA可提高抗应激能力和免疫功能,作用强度远高于WEA.

  • 标签: 鲍鱼 酶解提取液 生理活性 免疫功能
  • 简介:目的:建立HPCE法测定ACE抑制活性的方法,并将其用于紫菜蛋白肽的ACE抑制反应动力学。方法:进样(压力3.5kPa、时间5s),温度30℃,分离电压20kV,检测波长228nm,硼酸盐缓冲液(0.1mol/L,pH8.3,0.3mol/LNaCl)。结果:基于卡托普利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4327C+23.7764(0.097~0.485mmol/L,r=0.9991),线性关系良好。马尿酸回收率在96%~104%之间,标准相对偏差为3.65%。紫菜蛋白肽对ACE的抑制反应为非竞争性抑制反应。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紫菜蛋白肽ACE抑制活性研究。

  • 标签: 测定方法 血管紧张素酶 紫菜蛋白肽
  • 简介:研究了磺酸盐类阴离子型、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聚有机硅氧烷(氨基聚硅氧烷、聚醚聚硅氧烷)等多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助剂及其复配混合体系对酸性蛋白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类阴离子型对活力影响较大,起抑制作用甚至使失活;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对活力影响较小,或是起激活作用;氨基聚有机硅氧烷对活力有较小抑制作用,而聚醚聚有机硅氧烷有激活作用,能提高活力20%以上。助剂复配体系中,非离子助剂可明显削弱磺酸盐类阴离子助剂对活力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表面活性助剂 酸性蛋白酶 酶活力
  • 简介:目的:测定大肠杆菌β-葡萄糖醛酸在不同培养基配方及不同培养时间的活.方法:利用对硝基酚-β-D-葡萄糖醛酸苷作为反应底物,在波长为405nm下比色,检测反应所释放的对硝基酚的量,以测定液体培养基中β-葡萄糖醛酸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配方2活性较高,对pH缓冲能力强,适合于产β-葡萄糖醛酸.

  • 标签: 大肠杆菌 Β-葡萄糖醛酸酶 酶活性 测定 底物 对硝基酚-β-D-葡萄糖醛酸苷
  • 简介:利用脂肪结合表面活性剂对树脂模拟物进行处理,选出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并确定其用量,进而对马尾松TMP浆进行处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甘油三酸酯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进一步表面活性剂处理后,甘油三酸酯的降解率由脂肪处理后的8%提高到26%。

  • 标签: 脂肪酶 表面活性剂 紫外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