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研究了MTK6225芯片中串行通信的接口,针对通用的MTK6225软件包只提供标准波特率通信函数的问题,通过分析MTK6225芯片的寄存器结构,利用底层硬件操作函数,实现了特殊波特率下的串口通信,并给出了c和JAVA环境下的实现例程.

  • 标签: MTK6225 波特率 C语言 JAVA语言
  • 简介:柏林5月17日电德国弗赖堡大学日前发表研究公报称,他们发明了1种植入式电子芯片,有望让高血压患者不再依赖药物降压,且不会产生副作用。这种新型电子芯片带有24个电极。科研人员将其植入实验鼠颈部的迷走神经系统内,芯片能对大脑向心脏发出的血压调控信号进行传输反馈控制,通过24个电极的开闭,选择性地刺激神经纤维,

  • 标签: 电子芯片 植入式 降血压 发明 德国 高血压患者
  • 简介:设计了一种转塔式测试分选机,用于极小型半导体器件的测试、打标、分选和编带。此设备处理速度快,检测分选效率高,对半导体器件损伤小,可以大规模用于极小型半导体器件的测试分选。

  • 标签: CCD检测 FPGA 集成电路 测试分选机
  • 简介:科技日报北京9月7日电,据中国水稻研究所最新消息,该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等合作,从浙江地方大粒品种“宝大粒”中成功分离并克隆了一个能够显着提高超级稻产量的重要基因GS2。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知名的《分子植物》杂志。

  • 标签: 超级稻 新基因 中国水稻研究所 大粒品种 生物研究所 种质创新
  • 简介:据《中外食品·食品技术》刊文报道,当前,转基因作物存在许多争议,最主要集中于安全性方面。多数消费者不清楚真正的转基因作物/食品是什么,而有时社会主流媒体又给予消费者某些不科学的信息,使得消费者往往将转基因作物/食品与其他一些被舆论界正确或错误批评的食品,如反式脂肪、人工色素、防腐剂等联系在了一起。事实上,转基因作物仅仅只是通过引入特殊的DNA片段来赋予作物获得一些原来不可能具备的特征。而通过转基因技术,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作物 DNA片段 转基因技术 消费者 食品技术
  • 简介:中国白酒黄金十年,最大的特征是中国名酒快速崛起:中国名酒在规模上出现了5家销售规模超百亿企业,在结构上实现了千元价格带规模化突破,在市场上形成了全国化市场格局,在消费上构建了稳定的消费者价值认知。作为处在中国名酒阵营的一分子.湖南武陵酒大步走上了崛起之路。

  • 标签: 中国名酒 武陵酒 湖南 基因 市场格局 中国白酒
  • 简介:目的了解食源性变形杆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情况。方法收集2011—2014年石家庄市售各类食品中分离到的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至少有一种耐药的变形杆菌124株,用PCR、测序和基因库在线比对方法分析6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3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结果124株变形杆菌中氨基糖苷类修饰酶耐药基因aacC2、aacA4、aadA1和aphA6的检出率分别为95.2%(118/124)、80.6%(100/124)、73.4%(91/124)和5.6%(7/124);16SrRNA甲基化酶耐药基因rmtB检出率为87.1%(108/124)。aacC1、aadB、armA和rmtC基因均未检出。结论aacC2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与rmtB型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流行是食源性变形杆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 标签: 变形杆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 r
  • 简介:棉花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生长中的癌症,棉花患此病必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调控技术,在防治棉花黄萎病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26日在《自然一植物》杂志在线发表。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郭惠珊团队,通过8年努力,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黄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并利用RANi干扰技术,培育出防治棉花(陆地棉)黄萎病的棉花新品系。

  • 标签: 抗黄萎病 调控技术 基因 棉花黄萎病 棉花生长 致病机理
  • 简介:基因食品是从实验室中走出来的,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在讲究自然、生态、健康消费热潮的今天,转基因食品被不少人视为“异类”,把它打入“冷宫”,可以说,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倍受人们的质疑。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概念 食品安全 选购
  • 简介:荷兰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甜菜中的蔗糖分子转变为果聚糖分子,从而培育出了可生产低热量糖的转基因甜菜。这种甜菜有望为廉价大量生产果聚糖提供方便。据介绍,果聚糖是由果糖形成的聚合物链,不容易被人体内的酶所消化。现在,生产商主要是利用生化技术合成果聚糖或者从菊黄、洋姜之类的植物中分离果聚糖。由于生产成本较昂贵,

  • 标签: 荷兰 基因工程技术 甜菜 低热量糖 转基因
  • 简介:近日,国际学术权威刊物《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了福建农林大学明瑞光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菠萝基因组与景天酸代谢光合作用的演化",该研究首次破译了菠萝基因组。该项研究首次鉴定出菠萝基因组中所有参与景天酸代谢途径的基因;首次阐明了景天酸光合作用基因是通过改变调控序列演化而来,并且受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

  • 标签: 景天酸代谢途径 福建农林大学 昼夜节律 自然遗传学 瑞光 调控序列
  • 简介:中国科学报讯胡萝卜的完整基因组序列在线发表在《自然一遗传学》的一篇论文中,这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蔬菜基因组测序结果之一。胡萝卜的基因组序列阐明了它的演化起源,还解释了它独特的橙色与其营养价值的由来。

  • 标签: 基因组序列 胡萝卜 科学家 基因组测序 营养价值 遗传学
  • 简介:巴西农研所对咖啡基因重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已完全弄清咖啡基因排列图,确认大部分的遗传基因的组成。研究课题的完成,使人为改变咖啡质量和增加生产力成为现实。科研人员认为,科研项目的成功,可以改变咖啡的价格、成本、质量和生产力,如可以通过基因重组控制生产,生产强香味、不含咖啡因的产品。确认咖啡的遗传图后,

  • 标签: 巴西农研所 咖啡豆 基因组图谱 遗传基因
  • 简介:一项来自莫麦尔化学感官中心和QIMR贝格霍费尔学会的最新研究表明一组基因能够影响一个人对甜味的感知,而不论这种甜味是因为天然的糖或者无热量糖的替代品产生的。在这项发表在《TwinResearchandHumanGenetics》的研究表明,研究者测试了243对同卵双胞胎和452对异卵双胞胎以及511对非双胞胎。

  • 标签: 甜味 基因 感受 HUMAN 双胞胎 TWIN
  • 简介:木糖还原酶是酵母代谢木糖发酵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已报道的木糖还原酶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从休哈塔假丝酵母中克隆得到1110bp大小的片段。将木糖还原酶基因亚克隆到酿酒酵母的整合表达载体p406ADH1中,醋酸锂转化法将线性化重组质粒pYX-AK-xyl1转化到酿酒酵母W5,对阳性转化子进行酶活测定,结果表明,以辅酶DANH和NADPH为底物诱导,转化子均表现出活性,酶活分别为6.513U/mg和7.080U/mg,是受体菌W5酶活的1.4倍(NADH)和1.3倍(NADPH),其酶活比为0.919。

  • 标签: 休哈塔假丝酵母 木糖还原酶 重组酿酒酵母
  • 简介:维生素A、D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物。本文在介绍基因表达过程的基础上,综述了维生素A及维生素D对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机制及其结构和生理功能。

  • 标签: 维生素A 维生素D 基因表达 调控 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