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牛颈韧带制得弹性蛋白。分析弹性蛋白的氨基酸成分。通过SDS—PAGE确定弹性蛋白的难溶性以及弹性蛋白多肽的可溶性。为获得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邻苯三酚法测定其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结果显示:在pH7.5时多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最强,达到35%;对多肽还原性的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弹性蛋白多肽浓度的升高,样品液的吸光值上升,其还原能力提高。

  • 标签: 弹性蛋白 特性 多肽 抗氧化活性
  • 简介:研究了磺酸盐类阴离子型、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聚有机硅氧烷(氨基聚硅氧烷、聚醚聚硅氧烷)等多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助剂及其复配混合体系对酸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类阴离子型对酶活力影响较大,起抑制作用甚至使酶失活;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对酶活力影响较小,或是起激活作用;氨基聚有机硅氧烷对酶活力有较小抑制作用,而聚醚聚有机硅氧烷有激活作用,能提高酶活力20%以上。助剂复配体系中,非离子助剂可明显削弱磺酸盐类阴离子助剂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表面活性助剂 酸性蛋白酶 酶活力
  • 简介:目的:研究酪蛋白抗氧化肽的活性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脱脂乳粉为原料提取酪蛋白,经酶解,初步分离得到酪蛋白抗氧化肽。以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错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抗氧化指标,采取单因素试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模型研究酪蛋白抗氧化肽的胃肠消化稳定性。结果:酪蛋白抗氧化肽经胃蛋白酶消化后其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而在随后的模拟肠消化中抗氧化活性逐渐回升至消化前的水平。在模拟胃消化阶段.胃液pH对于酪蛋白抗氧化肽的抗氧化活性没有显著影响,酶与底物比(E/S)越小,酪蛋白抗氧化肽活性保留得越多;在模拟肠消化阶段,底物浓度越大,其活性恢复得越缓慢。结论:酪蛋白抗氧化肽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为日常膳食中生物活性肽的合理搭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酪蛋白 抗氧化肽 胃肠消化稳定性 抗氧化活性
  • 简介:蛋白磷酸肽(CPP)是以牛乳酪蛋白为原料,通过生物技术制得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能有效促进人体对钙、铁、锌等二价矿物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可用于各种营养、保健食品。本研究对不同种类的酶水解牛乳酪蛋白,优选出CPP得率最高的LC-1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酶解条件为:pH8.0、温度50℃、底物浓度10%、酶解时间2h。通过中试验证,CPP含量为22.3%。

  • 标签: 牛乳酪蛋白 酪蛋白磷酸肽 酶解
  • 简介:以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PTAC)为阳离子化试剂,对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00-6000Da的胶原蛋白I及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0-80000Da的胶原蛋白II进行阳离子化反应,制备了两种阳离子型胶原蛋白絮凝剂,并以高岭土悬浊液为模拟体系,考察了阳离子化前后胶原蛋白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阳离子化能明显提高胶原蛋白的絮凝能力,阳离子化胶原蛋白I及胶原蛋白II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率提高了20%,但阳离子化大大加快了絮凝速度,絮凝时间可缩短到20min以内。胶原蛋白II阳离子化后的絮凝能力最强,当该絮凝剂投加量为200mg/L、絮凝时间为20min时,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率达到80%以上。

  • 标签: 胶原蛋白 改性 超细纤维合成革 卫生性能
  • 简介:利用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以毛霉蛋白酶为芯材,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蛋白酶微胶囊,用于干酪制备,促进其成熟。在干酪成熟过程中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添加蛋白酶微胶囊的干酪中水溶性氮提取液,并对色谱峰的分布情况进行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干酪成熟期间,随着成熟时间的延长,亲水性小分子质量肽含量逐渐增大;亲水性中分子质量肽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大分子质量疏水性肽的含量无太大变化。

  • 标签: 干酪 蛋白酶微胶囊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主成分分析
  • 简介:使用蛋白质分离检测仪和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对啤酒中蛋白组分进行检测分析,同时测定啤酒中其他理化指标如泡持、异α-酸和pH等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组分42KDa和9.5KDa与NIBEM法所测泡持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而pH(4.0-4.6)对泡持呈现较显著的负相关性分析不同麦芽所制备协定麦汁及其煮沸30mnin后的泡沫蛋白,结果发现煮沸30min后麦汁中45KDa以上的蛋白质明显减少,麦芽协定麦汁中泡沫活性蛋白含量较高的是甘啤4号、Metcalfe和Baudin,经过煮沸后麦汁中泡沫活性蛋白含量较高的是甘啤4号、Metcalfe和Scarlett值得注意的是Metcalfe煮沸前后蛋白变化量最小,Gairdner变化量最大.

  • 标签: HPGFC 啤酒 蛋白组分 异Α-酸 泡沫稳定性
  • 简介:建立了啤酒中混浊活性蛋白质的提取制备方法和基于高效凝胶过滤色谱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对混浊活性蛋白进行了系统的分子量分布特点及定量分析,并将其应用在了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及啤酒样品分析领域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解决了混浊活性蛋白分子量及含量难以测定的问题,对啤酒生产蛋白质分子量的控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混浊活性蛋白的分布区间为23.4-150.0kDa、5.7-23.4kDa、1.0-5.7kDa和05-1.0kDa啤酒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分子量包括4.8kDa,2.4kDa,3.9kDa和128.8kDa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3%-2.0%,不需混浊活性蛋白提取制备过程中的透析除盐处理,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最后应用该方法对啤酒稳定剂硅胶、酿造单宁和脯氨酸蛋白酶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硅胶主要去除0.5-1.0kDa,酿造单宁去除32.0-55.0kDa,而脯氨酸蛋白酶主要去除51.6-1500kDa部分蛋白质.

  • 标签: 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 定量分析 啤酒 混浊活性蛋白 非生物稳定性
  • 简介:据日本《纤维学会志》报道,采用脉冲电晕放电处理和生物酶处理羊毛织物以改善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仅有脉冲电晕放电处理.并不能显著改善羊毛织物的防毡缩性。但放电处理有助于提高角蛋白酶处理的效果。采用了一种新型分离纯化的单一组分角蛋白酶,研究了角蛋白酶中含有的蛋白酶对织物强力的影响。

  • 标签: 电晕放电处理 蛋白酶处理 防毡缩性 羊毛织物 织物强力 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