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氨基酸、多肽(特别是含硫物)与还原糖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牛肉香精,并对反应条件的各因素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进行了研究.

  • 标签: 美拉德反应 制备 牛肉香精 热反应
  • 简介:本文采用浊度法研究了明胶液和杨梅单宁的作用关系,评价了pH和温度对该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明胶-杨梅单宁反应的最佳百分浓度比为1:1.33,而且浊度法是一种可行的、简便的研究手段。

  • 标签: 杨梅单宁 明胶 皮蛋白 反应动力学
  • 简介:据最新出版的美国《外科学》杂志报道,罗得岛医院外科和布朗大学的一个研究组发现,β—葡聚糖能加快确定人群的免疫细胞对细菌感染的反应,并控制住细菌感染的位置,使感染面尽快恢复。研究人员将β—葡聚糖捆绑在人体自然免疫细胞中最丰富的免疫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的感受器上,

  • 标签: 美国 Β-葡聚糖 免疫反应 嗜中性细胞
  • 简介:对获采用自催化乙醇法制装的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木素的脱除分两十阶段:大量脱除阶段和残余脱除阶段;(2)木素脱除与碳水化台物的脱除和黑液的pH值关系很大;(3)成浆中保留了原料中的大部分灰分,而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古量则很低;(4)蒸煮至纤维分离点时浆中仍古有较高量的木素,应继续保温。

  • 标签: 制浆 木素 纤维分离 蒸煮 乙醇法 反应历程
  • 简介:本文介绍了产生超声效应的几种物理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空化机制,阐述了影响声空化的物理因素及声化学反应的几种类型,同时介绍了超声技术应用的新进展.

  • 标签: 声空化 声化学反应 超声技术 应用
  • 简介: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麦草自催化乙醇制浆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蒸煮温度195℃、液比1∶8、保温70min(升温120-130min)、乙醇和水的比例为55∶45。蒸煮脱木素历程分析表明麦草乙醇蒸煮可分为两个阶段:大量脱木素阶段和残余木素脱除阶段。

  • 标签: 乙醇制浆 麦草 残余木素 蒸煮温度 脱木素 反应历程
  • 简介:碱法脱毛中碱与毛蛋白的反应机理单志华(四川联合大学皮革工程系610065)传统的石灰,硫化钠脱毛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易操作且产品质量稳定的特点,几十年来一直被制革厂所采用。但这种方法的问题是水用量大,废水中S=含量高,碱度高,悬浮物多。H2S气体...

  • 标签: 制革 碱法 脱毛 毛蛋白 反应机理
  • 简介:采用含漆酶/介体体系(LMS)漂段的TCF漂序,在H2O2用量为2%的情况下,将蔗渣硫酸盐浆漂到80.7%ISO的白度.利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研究了蔗渣硫酸盐浆在漆酶/介体体系中产生自由基的情况,并与蔗渣硫酸盐浆在漆酶中产生自由基的情况以及仅有漆酶和介体而没有纸浆时产生自由基的情况对比,从而了解漆酶/介体体系漂白纸浆的自由基反应机理.

  • 标签: 漆酶/介体体系 漂白 纸浆 自由基 反应机理
  • 简介:应用拉曼光谱研究了硫酸盐制浆过程的脱木素反应动力学。鉴于木素在拉曼光谱中的分子特征峰出现在-1600cm^-1和-1657cm^-1位置,而这两个峰的高度可代表浆中木素的残余量。据此,脱木素动力学的参数。比如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活化能Ea可以被得出。对一个等温连续硫酸盐制浆过程的研究发现,常规分析脱木素反应只有一段,但用分子理论研究则分成两段,第一段的反应速率常数K和反应活化能Ea都大于第二段。数据还显示,木素的苯环结构(-1600cm^-1)解聚或碎裂的速率在两个脱木素阶段都较快,而木素支链结构上的碎裂(-1657cm^-1)在第一阶段似乎与苯环结构碎裂相等,但在第二阶段明显减慢了约55%。这说明脱木素反应的主要特征是木素苯环结构的解聚或碎裂。由于化学方法得出的脱木素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都在拉曼光谱得出的动力学参数范围内,这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吻合,同时也证明了拉曼光谱方法即可以包含常规方法的数据又可以揭示脱木素反应的分子信息。

  • 标签: 脱木素反应 分子动力学 估算 拉曼光谱 造纸 纸浆
  • 简介:制革过程产生的含铬胶原蛋白废弃物的处理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面临的一个问题.为了保护环境,降低填埋费用,人们在寻求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们已开发了一种工艺,用多种酶处理含铬废弃物以提取明胶和水解蛋白质.回收的蛋白质实际上不含铬,它可以在很广泛的产品中使用,包括:胶粘剂、化妆品、胶卷、密封剂、动物饲料和肥料.含铬产物也被分离出来,经过化学处理后复用干鞣剂.最后的计算机辅助模拟和成本估算结果表明:应用该工艺,通过降低填埋费用和获取出售的蛋白质产品的利润、制革厂可以赢利.

  • 标签: 含铬胶原 明胶
  • 简介:本文研究了甲酸、乙酸、丙酸、已酸和环已烷酸缓冲溶液对水解类鞣质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鞣质的溶解度随酸根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酸根所含的脂肪碳原子越多,对鞣质的溶解度增加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这表明,植物鞣质的疏水基团(如棓酰基)与有机酸根的脂肪链发生了疏水结合。

  • 标签: 制革 植物鞣质 有机酸缓冲溶液 溶解度 疏水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