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动物饲料污染的黄曲霉毒素对人畜的危害已被世界各国所关注。据报道美国1980年,由于猪饲料被黄曲霉素素污染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达1亿美元。在世界范围内,由于黄曲霉毒素污染动物制品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亦相当惊人。目前,去除粮食油料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方法非常多,但尚无大规模、有效及实用的方法。尽管如此,人们仍在不断寻找有效的去毒方法,其中吸附剂就是常用的一种。目前认为把吸附剂加入到动物饲料中,通过吸附作用可以减少毒素在动物肠道内的吸收。本文就其去除真菌毒素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动物饲料污染 吸附剂 真菌毒素 去除
  • 简介:在饮用水中,三卤甲烷(THMs)是一种有机污染物,三卤甲烷是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三个卤素原子的一组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最常见的卤素是溴和氯。(图1)给出了水处理加氯消毒过程中形成的四种常见的三卤甲烷化学式,分别是氯仿(三氯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和溴仿(三溴甲烷)。

  • 标签: 三卤甲烷 除水 活性碳 三溴甲烷 有机污染物 有机化合物
  • 简介:考察了钙皂和铬皂的形成条件及制革准备和鞣制工段中金属皂的生成情况;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金属皂形成的影响及对金属皂形成的抑制和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制革pH范围(pH2~13)内,脂肪酸和钙离子有结合形成钙皂的可能,钙皂形成的最适pH值为7~11;铬皂形成的最适pH值为4.5~5.5,铬鞣后期提碱至pH4.0左右,适合铬皂的产生;具有较长碳链疏水基和较高EO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能有效抑制金属皂的形成,并对金属皂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在浸灰、软化、浸酸和铬鞣等工序的前期加入适合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抑制金属皂的形成,并对形成的金属皂有较好的去除作用。

  • 标签: 脂肪酸 金属皂 表面活性剂 制革
  • 简介:以制革废水中难以碱沉淀的铬为研究对象,以多金属鞣制模拟液为原料制备金属氧化物吸附材料对铬深度去除进行研究。配置不同配比的锆、铝、钛(Zr、A1、Ti)多金属模拟液,采用共沉淀-烧结法制备Al-Ti、A1-Zr、Zr-Ti双金属氧化物(DMO-M)。研究表明:750℃制备的DMO-M(Al-Zr)体系中生成了Al-Zr双质氧化物,温度升高至900℃,双质氧化物消失;DMO-M可以去除CA-Cr,DMO-M(Al-Zr)去除能力最佳;在DMO-M体系中Al离子有助于吸附,Zr离子具有高效选择吸附性。采用综合热分析(TG-DSC)、比表面积(BET)、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电镜(EDS-SEM)对DMO-M进行表征。

  • 标签: 金属氧化物 烧结 吸附 废水
  • 简介:以木素类模型物对羟基苯丙酸(HL)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均相Fenton试剂对HL的降解,探讨了体系pH值、H2O2用量、Fe^2+用量、HL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反应时间、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HL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体系原始pH值4.0时,加入2倍理论用量的H2O2,Fe^2+与H2O2摩尔比为1∶100,反应60min后,初始质量浓度为60mg/L的HL溶液,其去除率可达79.2%;体系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形成协同效应,降解速度显著加快,同样条件下反应20min,溶液中HL和TOC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3%和79.6%。

  • 标签: 均相Fenton 羟基自由基 对羟基苯丙酸 氧化降解
  • 简介:目的建立食盐水浸泡处理去除海产品(对虾干)中亚硝酸盐的最佳方案。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浸泡盐水的质量浓度、用量、温度和时间与去除亚硝酸盐效果的影响关系。结果每10g对虾干加入100ml质量浓度为9g/L的生理盐水,在常温或低温下浸泡20min对去除其亚硝酸盐有较好的效果。结论食盐水浸泡处理能有效去除对虾干中亚硝酸盐,其中食盐水质量浓度和用量是影响去除亚硝酸盐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海产品 亚硝酸盐 正交试验 食盐水浸泡处理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在活性炭存在的情况下,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分解和有机物的氧化过程,该活性炭是从蓝湿革废弃物中制备的。蓝湿革废弃物经C0。流热解控制可以得到含铬活性炭,其具有较高的微孔表面积(889m2g1)。此外,蓝湿革中的纳米粒子铬氧化物浸渍在活性炭中。铬氧化物分散在活性炭中,随着活化时间的增加,粒径增加。活性炭中的铬物质能够促进H2O2产生HO·自由基,会导致两种竞争反应,即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分解和有机物的氧化作用。事实上,经研究观察,从皮革废弃物中获得的活性炭对甲基蓝染料有着较高的去除率,这一过程是吸附作用和氧化反应相互结合。

  • 标签: 活性炭 皮革废弃物 有机污染物
  • 简介:通过检测小麦清理工艺中各步骤的小麦和6种污染程度不同的小麦实验制粉后各粉路的DON含量,研究清理和制粉对小麦中DON的去除效果;通过检测污染前后小麦籽粒及其小麦粉的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赤霉病对小麦及小麦粉食用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 标签: 小麦粉品质 制粉工艺 清理工艺 除污染 DON含量 污染程度
  • 简介:采用微乳法制备了氨基化二氧化硅(NH2-SiO2),并通过Mannich反应将杨梅单宁(bayberrytannin)接枝到氨基化二氧化硅表面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吸附剂,即二氧化硅接枝杨梅单宁(SiO2-BT)。对SiO2-BT吸附剂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并系统的研究了该吸附剂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特性,包括pH的影响?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共存离子的影响和解吸性能。结果表明:SiO2-BT能有效去除水溶液中的Cu2+,30℃时平衡吸附容量达到28.1mg/g,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容量增大。SiO2-BT对Cu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一级速率方程,吸附平衡符合Langmuir方程。此外,SiO2-BT对Cu2+的吸附具有吸附速率快?吸附容量大且易于解吸的特点,可用于水体中Cu2+的吸附去除

  • 标签: 杨梅单宁 氨基化二氧化硅 CU2+ 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