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铁岭市为例,在详细分析了模糊优选、神经网络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所构建模型评价了其水资源价值.研究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可通过不同层次的影响因素和综合评价指数科学、合理地表征水资源价值;模糊优选神经网络模型不仅可有效解决人工设定参数的主观随机性问题,而且其评价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区域水资源价值实际状况;模型表现出较强的实用性与可靠性,可为水资源价值评价提供-种新的思路和方法途径.

  • 标签: 铁岭市 水资源价值 评价
  • 简介:为探讨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问题,建立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准则决策方法——ELECTREIII,对淮河流域四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2006-2012年水资源安全性进行评价,并利用净可信度得分排序。结果显示:水资源安全性(1)就不同省份而言,江苏省相对最好,其次为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相对最差;(2)就不同年份而言,2011年最好,最高达7.62,最低为-0.82,全部处于较危机等级,而2006年相对较差,最高达-2.03,最低为-18.37,除江苏省外全部处于危机水平;(3)就同一省份不同年份而言,随着时间的变化,四省份的水资源安全性评价结果总体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后又上升转而再下降的'M'型趋势。该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为淮河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和新方法。合理水资源安全评价定量和趋势分析,可为淮河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 标签: 水资源安全 ELECTREⅢ 淮河流域 熵权法 净可信度
  • 简介:资源系统网络概化图绘制是进行水资源调配研究的重要基础,而利用GIS技术进行水资源系统网络图绘制是发展方向。从阐述目前水资源调配中网络概化图绘制过程中的问题着手,介绍了基于SuperMapObjects的GIS平台的水资源系统网络概化图软件开发技术,实现的功能和工作流程等,并利用该软件完成了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中系统网络概化图的制作。

  • 标签: 水资源 网络概化图 SUPERMAP OBJECTS
  • 简介:通过引入水足迹理论,探寻区域水资源消费模式调整的切入点,衡量区域水资源供需水平,揭示水足迹理论的基本内涵及统计方法。基于该理论,提出降低区域水足迹,提升区域虚拟水价值的水资源管理对策:降低农业工业水足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区域虚拟水贸易等举措。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 标签: 水足迹理论 水资源 管理
  • 简介:资源供需平衡是规划水资源,了解辽阳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在分析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探讨本区域水资源供需系统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管理和科学管理的演化特征,规划未来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

  • 标签: 供水量 需水量 平衡 辽阳市
  • 简介:以河北省承德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需求为例,建设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的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系统功能的描述,提供了水资源监控与管理系统中的技术工具和信息处理思路,对不足之处提出见解。

  • 标签: GIS平台 一张图 水资源 系统开发
  • 简介: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了河池市2004年-201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盈亏、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及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以明确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显示:(1)河池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值为0.7420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为7.4286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平均值为6.6867hm2/人,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平均值为0.1077,表明该地区近年来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状态,水资源安全程度高;(2)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年均降幅为7.80%,表明河池市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最后指出应从水资源均衡因子取值、核算水污染足迹等方面完善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 标签: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盈亏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 可持续利用
  • 简介: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是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中唯一的山区控制性水库工程,本文以下坂地项目如何完成叶尔羌河向塔里木河输水规划为目标,重点就山区水库如何替代平原水库、实现水资源统一调配、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能进行分析论证,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流域内山区水库、平原水库、地下水库联合调节,进行流域内的水文补偿,跨流域的电力补偿及利用下游灌区平原水库的反调节作用,可确保叶尔羌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以及向塔里木河输送生态水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叶尔羌河 水资源 节点 优化配置 运行方式
  • 简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演变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剧,对传统水资源评价技术方法提出了挑战.针对变化环境下缺资料地区传统水资源评价方法水量“还原”失真、水质水量评价分离、地下水和地表水评价分离等问题,本文采用了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的水资源评价方法,探讨了其评价原理、关键步骤和在缺资料地区的适用性等,并以西北内陆河玛纳斯河流域山区为例,比较了传统水资源评价方法和本文所用方法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本文所用方法在流域水资源评价精度、评价对象和水文要素的完整性、评价时段的灵活性上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证明利用具有物理机制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有望实现水资源的动态、高效和快速评价,其评价原理可为水资源评价方法的改进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技术支撑.

  • 标签: SWAT模型 水资源评价 缺资料地区 玛纳斯河流域
  • 简介: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干旱缺水的北方地区,景观用水与工农业用水的矛盾日益突出,邢台市在城市水景观实践中,因地制宜,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利用中水或雨洪资源作为景观用水,缓解了水资源紧缺问题;为使河道具有更大的水面面积,采用橡胶坝在河道内拦截蓄水,兼顾防洪、净化水质和景观多种功能。通过对邢台市城市水景观设计规划分析,为水资源短缺地区滨水景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缺水地区 水景观设计 景观用水 邢台市
  • 简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众多指标组成的复杂系统。为合理确定各评价子系统中评价指标值不同量纲指标之间的可公度性问题以及各子系统对评价目标的权重,提出了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评价子系统的因子综合得分,然后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子系统权重的多指标评价方法(FA—AHP)。应用结果表明,用FAAHP计算结果客观、合理,方法直观、简便,在系统多指标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多指标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法 AHP 加速遗传算法
  • 简介:根据地表水资源脆弱性内涵及保定市地表水资源的特点,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三个方面选取10项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综合指数法结合GIS/RS技术对保定市地表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保定市地表水资源总体上呈现出较为脆弱的态势,其中以保定市西北部、西部、中部偏东及东南部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根据脆弱性结构,将这些地区分成自然脆弱性主导型地区、人为脆弱性主导型地区和承载脆弱性主导型地区三类。针对自然和人为脆弱性主导型地区,提出加快水利设施建设、扩大绿化面积等对策;针对承载脆弱性主导型地区,提出控制用水总量和人口增长、淘汰落后产能、发展节水技术、宣传节水知识等对策。

  • 标签: 保定市 地表水资源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法 GIS RS
  • 简介: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是评估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能力,其最终落脚点是甄别出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最佳模式。基于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则是目前用于方案评价和比选的最热门的理论方法。本文建立了基于熵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4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将该模型应用于宁夏自治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选用了4个准则层共10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出了宁夏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优方案。

  • 标签: 熵理论 模糊理论 方案评价 宁夏自治区
  • 简介:该课题是省水利厅按水电部的要求下达,于1983年5月~1985年12月完成。《陕西水资源利用》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对全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研究成果,也是全国、流域机构、省(市、自治区)三级水资源利用研究成果的组成部分。

  • 标签: 陕西 自治区 建国以来 综合开发 水电 中国
  • 简介: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时间。实践证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关键问题在于能否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互为调适、协同进化,人与人和谐共处、平等发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赖于新型资源观的形成。

  • 标签: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资源观 可持续发展观 人与自然 永续利用 协同进化
  • 简介:本文以1993年为现状水平年,选择了反映社会经济情况、水资源数量情况、供水及工程情况、需求水、用水及节水情况、水质情况五大类别,13个评价指标,初步对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八个流域片和72个二级分区进行了水资源紧缺程度和缺水类型的综合评价。

  • 标签: 水资源 综合评价 指标
  • 简介:水,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资源,已是中东最重要的纷争之一,不仅是库尔德(Kurds)与伊拉克之间,也是土耳其与叙利亚之间冲突的原因。

  • 标签: 自然资源 中东 纠纷 伊拉克 土耳其 水资源
  • 简介:陕西省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是近中期解决关中地区严重缺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如何对调水工程水资源系统进行合理运行、科学调度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和受水区的实际情况,在分析研究受水区供用水现状的基础上,对受水区进行供需水平衡分析,提出不同水平年引汉济渭调水工程需调水量。并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在确定的调水规模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因素,以供水综合效益最大为全局最优解,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对调水工程所调水量进行优化配置。

  • 标签: 引汉济渭 水资源 优化配置 大系统 分解协调
  • 简介:为分析我国各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程度,研究人员选择水资源量、社会经济、供水、需水、缺水和水环境6个方面共24项指标,建立了水资源紧缺程度综合评价模型,对80个流域二级区的现状(1993年)、2000年、2010年3个水平年进行了评价。对评价结果的分析表明,海河、汾河、渭河流域以及山东半岛是我国水资源最紧缺地区;水资源量不足是造成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的主要原因;南方山丘地区、特别是西南地区,供水能力不足、工程建设滞后是造成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水环境恶化已成为水资源越来越紧缺的重要影响因素。至201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紧缺程度将呈递增趋势。

  • 标签: 水资源供需平衡 水资源评价 评价指标 权数 隶属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