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结合滏阳新河堤防隐患实际探测项目,介绍探测方法,分析探测成果,根据所判定隐患类型、部位等,提出处理措施。

  • 标签: 隐患探测 成果分析 处理措施
  • 简介:在水利工程中土洞比较少见,其施工难度较大,若不注意较容易出现塌方问题。本文以某供水工程为例,针对某标段土洞围岩极不稳定,开挖施工时出现顶拱涌泥、并在顶拱右前方形成较大塌穴空腔等问题,分析塌方原因,提出采取封堵、排水处理等一系列的处理方案。从工程实施效果表明该处理方案的可行性,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土洞施工 土洞塌方 供水工程 处理
  • 简介:人工砂含水率的变化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很大,也将直接影响设计配合比在施工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对不同人工砂含水率对配合比拌合物工作性及强度影响总结,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人工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人工砂 含水率 混凝土 配合比
  • 简介: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北邯郸段所取膨胀土样为例,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得到了膨胀土在击实状态下,当含水率较小时,干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而当干密度增大到某一值后,含水率的继续增加反而使干密度减小。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干密度呈二次抛物曲线关系的特征。

  • 标签: 膨胀土 干密度 含水率 二次抛物曲线
  • 简介:在红山窑水利枢纽工程风化砂岩膨胀特性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含水率控制法和结构分缝等措施,节省了费用,成功解决了该工程的地质问题。

  • 标签: 含水率 控制 膨胀岩 应用
  • 简介:应用瑞典MALA探地雷达进行了地下管线探测的研究。根据地下管线的材质、周围介质及埋设深度的不同选择,不同频率的天线同时设置必要的工作参数,对不同类型的地下管线进行了探测,并对工程实例中典型的管线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

  • 标签: MALA 探地雷达 管线探测
  • 简介:植被参数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重要输入参量,对径流、土壤水分等水循环参数的模拟具有显著的影响。论文以西藏那曲为研究区,对比分析了MODIS遥感数据估算的叶面积指数(LeafAreaIndex,LAI)、植被覆盖指数(Fractionalvegetationcover,FVC)两种动态植被参数对VIC水文模型模拟表层土壤含水量(0-15cm)的精度影响。结果表明,与使用静态植被参数相比,基于MODIS的动态LAI及FVC驱动的VIC模型模拟的表层土壤含水量的精度显著提高,且冰冻期的改善尤为明显,偏差Bias从0.101cm^3·cm^-3下降至0.032cm^3·cm^-3,均方根误差RMSE从0.135cm^3·cm^-3下降至0.071cm^3·cm^-3,相关系数R从0.483上升至0.836。进一步分析表明,两种植被参数对VIC模型的表层土壤含水量模拟精度都有一定的影响,但FVC的影响更显著。

  • 标签: VIC模型 土壤含水量 植被数据 分布式水文模型
  • 简介:为了查明城市堤防渗漏隐患分布,本文采用高密度电法和探地雷达法的综合物探技术对城市堤防隐患探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分析了两种方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的探测优势,对出现渗漏险情的南河堤防进行隐患探测,成功探明了堤防渗漏隐患的位置和埋深。两种物探方法可相互补充、相互参照,克服单一方法的局限性,提高探测的准确性,是城市堤防渗漏隐患探测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综合物探法 城市堤防 高密度电法 探地雷达 渗漏隐患
  • 简介:本文在系统整理研究窄巷口水电站已有勘察、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喀斯特地质分析,综合运用各种水文地质测试方法,包括水位观测、地下水温度、电导率测量和示踪试验等,研究库首坝址区左岸防渗线的地下水渗流场、温度场、电导率场等物理场,各物理场相互印证,并以物探和钻探等手段加以验证。在大量勘察、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掌握了左岸喀斯特发育的基本规律,查明了主要的渗漏管道的位置、规模和形态,为防渗堵漏处理提供了翔实的地质资料。

  • 标签: 工程地质 喀斯特管道 渗漏 连通试验 温度场 防渗处理
  • 简介:文章简要介绍了EH-4电导率成像技术的原理,利用其在贵州西线高速公路槽箐头隧道和惠水县团坡水电站引水隧洞的工程地质勘探中,均收到了较好的勘探效果,表明EH-4电导率成像技术具有探测深度大、不受高阻屏蔽、勘探精度及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 标签: 勘探技术 EH-4电导率成像技术 深埋隧道 趋肤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