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的淘金大军中,亚默尔就是发现了大家蜂拥而上后派生出的“缺水”商机,果然把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成挖水渠的工具,结果在大多淘金者空手而归时,由此,他圆了自己的致富梦,成为巨富。

  • 标签: 创业 商业机会 生意链 派生商机 中国
  • 简介:有一位金融界的职员立志要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研究生,三大部《中国金融史》几乎被他翻烂了,可是连考数年都未能如愿以偿。然而,在这期间不断有朋友拿一些古钱向他请教,起初他还能不厌其烦地细心解释,后来,朋友、朋友的朋友来多了,他索性编了一册《中国历代钱币说明》,一来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二来也为朋友提供方便。

  • 标签: 行总 钱币 古钱 朋友 派生 立志
  • 简介:论文在借鉴目前国内对准金融组织界定、业务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测算我国准金融组织业务规模,剖析金融组织的内涵、本质,发现我国准金融组织的特征,借助金融监管理论,对我国现有金融监管框架改进、防范金融风险提出建议。

  • 标签: 准金融组织 信用创造 监管
  • 简介: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销售商品时,可以按合同规定给予买方一定的销货折扣和折让,销货企业按应收帐款扣除折扣或折让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按折扣或折让金额,借记“商品销售折扣与折让”,按应收帐款金额,贷记“应收帐款”。购货企业按应付帐款扣除折扣或折让金额...

  • 标签: 销售折扣 税务检查 应收帐款 折让 商品采购 企业会计制度
  • 简介:诉讼担当理论主要是围绕第三人代替权利义务主体参加诉讼的场合展开讨论的。第三人替代诉讼标的之权利义务的主体(或者与权利义务主体同时)持有当事人适格,并且该当事人承受的判决效力也及于权利义务主体的情形,就被称为第三人的诉讼担当。根据管理权获得的不同情况,第三人诉讼担当可以分为法定诉讼担当和任意诉讼担当。所谓法定诉讼担当就是按照法律规定当然发生的诉讼担当就是法定的诉讼担当;其当事人适格的基础可以理解为基于法律授权而获得管理权,并具备当事人适格。所谓任意诉讼担当就是基于本来权利义务主体之意思进行的诉讼担当;其当事人适格的理论基础可以理解为基于当事人授予管理权或者是诉讼遂行权,而具备当事人适格。下面,就对这两种类型的诉讼担当分别论述。

  • 标签: 诉讼担当
  • 简介: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公益诉讼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公益诉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从原告主体资格、检察机关民事公诉和诉讼代表人制度3方面对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进行了论述。

  • 标签: 公益诉讼 原告主体资格 程序当事人 检察院民事公诉
  • 简介:2014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省级以上消费者协会可以就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起诉。截至2017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和浙江、上海、吉林、江苏、广东等省市消协(消委会)分别就“雷沃重工等被告违法、违规生产销售正三轮摩托车案”“强制实名购票乘车后遗失车票的消费者另行购票案”“手机预装软件无法卸载且不告知消费者案”,“违法销售不合格食用盐案”“供用水格式合同(户表用户)违约金过高案”“违法生产、销售病、死猪、采用有毒方式保鲜猪肉案”等提起了六例消费公益诉讼。其中,浙江、上海、吉林、江苏四地消协的诉讼案件均已结案,中消协、广东消委会提起的消费公益诉讼尚在审理中。有关专家就消费公益诉讼问题发表了点评意见。

  • 标签: 公益诉讼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国消费者协会 消费者合法权益 违法销售 生产销售
  • 作者: ●郎魁元刘双喜
  • 学科: 经济管理 > 企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09-08-18
  • 出处:《中外企业家》 2009年第8期
  • 机构: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主要调整环境问题凸现引起的法律关系而设立的专项诉讼制度,因环境公益诉讼有其明确的价值目标、理论支撑和现实土壤而具有可行性。因此,笔者拟在本文中浅析我国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的可行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股东代表诉讼又称派生诉讼、传来诉讼或代位诉讼,它已为各国公司立法认同,并成为保护少数股东利益的重要的司法救济手段。我国有必要明确规定股东代表诉讼,具体有:在原告主体资格上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规定单个股东股还是少数股东权,二是股份持有时间的要求,三是提起诉讼的股东是否为记名股东与无记名股东,有表决权股东与无表决权股东的限制;在股东代表诉讼的范围上规定为控制股股东、董事;诉讼请求范围包括停止违法和侵权行为、要求赔偿;诉前程序为30日即可;诉讼实体条件为实施了诈欺和严重疏忽行为、造成损失并不能用其他方式有效排除;律师费用胜诉由原告公司负担,败诉自行负担。

  • 标签: 股东代表诉讼 少数股股东 控制股股东 司法救济
  • 简介:在司法实践中,行政主体的行政不作为常常会导致循环诉讼,使行政纠纷久拖不决。“循环诉讼”既损害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判决的公信力、既判力,也浪费行政和司法资源。本文通过分析“循环诉讼”的成因,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引入行政诉讼调解制度,使行政诉讼实现良性循环;同时对行政主体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进行限制以及司法监督,以期避免“循环诉讼”的出现。

  • 标签: 循环诉讼 行政诉讼调解 司法监督
  • 简介:环境公益诉讼的出现,既是诉讼法对其自身只顾及保护私人利益的狭隘性突破,也是对传统民事法律制度的超越。借鉴国外先进立法,分析环境公益诉讼的价值基础,有助于在我国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程序设计及实现路径。

  • 标签: 环境公益诉讼 理论基础 必要性与可行性 实现路径
  • 简介:一、对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的分析(一)出罪(无罪论)对于诉讼欺诈行为如何定性的问题,理论界争议颇多。结合国内外来看,各国的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都有较大的分歧。对于现实中所发生的诉讼欺诈行为,虽然该种行为危害程度很大,但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并没有相应的条款加以规制,从犯罪构成理论分析并不构成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伪证罪等罪名,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这一罪刑法定原则,只能按无罪处理。(二)人罪(有罪论)

  • 标签: 欺诈行为 诉讼欺诈 合同诈骗罪 犯罪构成理论 罪刑法定原则 行为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三起案件的简要情况"11.26"交通事故刑事附带民事索赔案.1998年11月26日16时30分左右,我局实业公司通勤车行至临平公路198千米+450米处时,与西宁城中区个体运输司机刘××驾驶的汽车相撞,致使我方车辆翻入路边18米深的悬崖,造成车辆被毁,车内8人中,5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的特大交通事故,后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海东交警支队认定我方无责任.为最大限度地挽回经济损失,由我局与当事人家庭共同提起刑事附带民事索赔诉讼,民事诉讼标的为138万元.该案已于2000年5月31日作出刑事判决,判被告刘××有期徒刑5年6个月,民事部分于1999年9月8日第一次开庭,于2000年3月27日判决,判赔黄化供电局损失费总计293888元,判赔受害人共计赔偿损失359588.85元,至今未执行.

  • 标签: 索赔诉讼案 交通事故 触电致残 民事诉讼 供电企业 法制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