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ZAWYA1月27日报道,德国煤炭委员会日前宣布达成淘汰燃煤发电厂的共识,计划最晚在2038年年底结束煤电。德国还将在未来四年内停止运行超过12吉瓦的发电装置(相当于24个大型煤电厂)。同时,政府将给予受影响区域的企业及消费者每年20亿欧元,总计400亿欧元的补偿。

  • 标签: 燃煤发电厂 德国 发电装置 委员会 消费者 影响区
  • 简介:市场监管机关就市场主体涉嫌违法行为的查处,必须依法进行。因查处市场主体违法行为的需要而采取暂不办理其地址迁移事项的“临时性措施”是否有法律依据,是否归于履行法定职责范畴?笔者通过梳理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中正反两方的观点,以求深入剖析此问题。

  • 标签: 市场主体 监管机关 违法主体 迁移 地址 行政诉讼案件
  • 简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促进发展权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实现所有人权利的“最好蓝图”。古特雷斯同时表示,应充分发挥保障人权对于预防和应对危机的重要作用。“维护人权的每项措施都有助于缓解紧张局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维持和平。”目前在人权领域最迫切的问题是不平等和财富过于集中,如果要实现2030年议程的目标,就必须解决不平等问题。

  • 标签: 可持续发展 所有人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权利 不平等问题 应对危机
  • 简介:本文基于影子成本函数的SFA模型,在测度制造业要素错配程度的同时,从偏向型技术进步、所有制差异的角度对要素错配的变动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在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整体上呈现出缓步下降态势,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则相对稳定,要素市场的价格扭曲不再成为决定要素错配的关键变量,行业准入、要素流动性限制、与所有制绑定的政治红利才是制造业要素错配的关键。同时,偏向型技术进步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对要素错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成本节约效应,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则更主要的体现为技术依赖效应,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偏离的事实,也为提升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部门的配置效率,提供了产业政策设计的着力点。

  • 标签: 要素错配 价格扭曲 偏向型技术进步 政治红利 所有制差异
  • 简介:从动态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探讨了市场退出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企业所有制类型视角下重新衡量上述影响效果,并用微观产品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适度的行业市场退出率可以通过竞争和资源配置效应促进在位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但是过高的市场退出率意味着该行业存在恶性竞争,企业反而不得不降低产品质量以求生存。考虑到企业所有制类型因素时,发现行业中所有制类型退出率差异的提高会降低在位企业的出口质量,同时国有性质的企业类型会削弱市场退出对出口质量的促进效果。因此,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在市场退出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

  • 标签: 市场退出 所有制类型 市场竞争 企业出口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