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率波动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基本风险之一,如何在利率市场条件下使企业的资本结构达到最优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我国利率改革的进程及市场的必然性和利率市场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探讨利率市场条件下企业资本的最优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利率市场化 企业 资本结构 利率风险
  • 简介:粮食商品,购销市场,是粮食流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但是,粮食购销市场改革后,市场将全面放开,参与购销活动者多且成分复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鱼龙混杂现象,加之制度不健全、少数经营者唯利是图等因素影响,势必会对进入流通渠道的粮食质量安全形成隐患,进而给粮食消费者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 标签: 质量安全 粮食购销 市场化 粮食质量
  • 简介:一、利率市场的意义利率市场能加快中国金融市场的步伐.并促进银行业加快内部改革加快国际进程.十八大报告对未来五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做出了部署.要求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改革,2013年7月20日央行已经放松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实施贷款利率的市场。而存款利率的市场虽然迫在眉睫,但仍需要时间。

  • 标签: 利率市场化 多层次资本市场 宏观经济稳定 金融体制改革 现代金融体系 金融机构贷款
  • 简介:企业内部市场将企业行为由总体转为个体、内部交易由计划转为市场.管理审计作为管理的延伸,将更多地发挥全面协调、管理控制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企业内部市场后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审计的几点思考.

  • 标签: 企业内部市场化 委托代理 管理审计
  • 简介:文章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改革的进程,指出Shibor处于市场最基准的地位,直接关系到利率市场。从目前运行情况看。Shibor已可以作为货币市场流动性的有效衡量指标,其与货币市场产品的比价关系逐渐显现。下一步,我们要以Shibor为核心推进利率市场,并在培育基准利率的同时,探索建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目标利率和利率调控框架。

  • 标签: SHIBOR 利率市场化 目标利率 利率调控框架
  • 简介:利率市场改革旨在提高资金配嚣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利率市场的时代,必然是推动中国金融机构市场竞争的时代,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

  • 标签: 市场化改革 利率 金融机构 IT 经济增长 市场动向
  • 简介:国务院最近批准浙江省进行粮食购销市场体制改革,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作了及时报道。此举,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序幕拉开,让持续了三年的粮改再次成为家喻户晓的热门话题。

  • 标签: 粮食购销 市场化 粮食流通体制 体制改革
  • 简介:<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同样地都是追求盈利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是互利性的,只有把资金的配置机制从传统的计划分配型转变为市场交易型,银企关系创新才会有新的突破,商业银行从企业的束缚中才可以解脱,才能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从而实现资本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职能。银企关系要实现创新,或者说实现市场,笔者认为,当前亟待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 标签: 关系市场 银企关系 开展投资银行业务 国有企业 市场化 现代企业制度
  • 简介:2015年10月24日,这是一个注定载入中国金融发展史册的重要日子。起自该日,中国央行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由此标志,历时近20年的利率市场进程基本完成。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对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就必须先行解决好资金这一现代经济核心资源、基础资源的定价问题。

  • 标签: 全面深化改革 利率浮动 资源配置 利率市场化进程 金融机构 中国金融
  • 简介:一、房产测绘的定义。按照测量学分类,房地产测绘是一项专业性测绘,它分为房产测绘。房产测绘是指运用测绘仪器、测绘技术、测绘手段来测定房屋、土地及其房地产的自然状况、位置、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具体可分为房产基础测绘和房产项目测绘。

  • 标签: 房产测绘 市场化 房地产测绘 测绘仪器 测绘技术 利用状况
  • 简介:【香港财华社11月18日】内地有关水、电、气等公用产品价格即将调整的消息不断,而且从国家发改委官员所披露出来的不少资讯表明,调整水、电、气价格,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心意已决。短期内,相信内地资源性产品(或要素)价格的调整势在必行,它也是宏观经济形势调整最为重要的方面。

  • 标签: 势在必行 内地 市场化 公用产品价格 资源性产品 价格形成机制
  • 简介:本刊讯2001年,浙江省全国率先推进的粮食购销市场改革,经过一年运作,已经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取得了农民、消费者、粮食企业、粮产区、各级政府“五满意”的效果。浙江人多地少,寸土寸金。由于受粮食定购体制的束缚,过去80%以上的耕地都用来种粮。即使这样,省内粮食供应还有不小的缺口。在全国进入阶段性的粮食过剩时期,如果继续实行粮食省内自给,不仅粮食搞不上去,农民收入难以增加,而且还会加重我国中部粮食主产区的“卖粮难”。困难,孕育着机遇,呼唤着改革。去年1月,浙江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提出报告,申请在浙江实行以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购销市场、放开粮食购销价格为基本内容的购销市场改革试点。3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上报方案。制约生产力的“闸门”一旦打开,浙江农村发展效益农业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什么来钱种什么”成了最受农民欢迎的口号。全省各地都抓住粮改机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在2000年调减530万亩,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之比调到了62∶38,而产值却倒过来,成了30∶70。去年1至10月,全省农副产品出口额达到24.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4%。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去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45...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