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阐述了电控摩托车燃油喷射系统方案设计,开发了MicroEMS电控单元,完成了发动机电控豫统基础标定及调试,进而对电喷摩托车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情况进行了试验,并与相应化油器摩托车进行对比分析。

  • 标签: MICRO EMS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试验研究
  • 简介:本文基于ETASLABCARAUTOMATION自动测试接口库ATCL,开发了一种表格测试用例开发方式,并且可以实现批量表格测试用例文件一键排队生成可执行测试用例。这种开发方式较图形化开发软件简单高效、通用灵活、不依赖于商用软件license;一次设计好自动化翻译代码,永久有效;批量表格测试用例一键排队生成相应可执行测试用例,一键自动执行。

  • 标签: 电控系统 HIL 自动测试 表格测试用例 一键排队生成EXE
  • 简介:介绍了电控共轨喷油系统在柴油机上应用;进行了直喷柴油机与电控共轨喷油系统匹配试验;研究了共轨压力、喷油提前角及转速、负荷等工作参数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工况选择合适共轨压力和喷油提前角,可以降低燃油消耗率和最高爆发压力,改善排放,达到对柴油机性能综合要求。

  • 标签: 柴油机 共轨 最高爆发压力 试验
  • 简介:启动性能是燃气机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本文通过几种启动方式对比,介绍了280系列燃气机组电启动系统研制过程、试验以及应用情况。通过试验和应用情况证明研制是成功

  • 标签: 启动方式 电启动系统 研制 验证 应用
  • 简介:本改造方案分析了影响旁路系统正常运行因素,提出改造措施。从工艺流程,管道布置,控制功能几方面描述了#2机组旁路系统改造可靠性,安全性。

  • 标签: 发电机组 汽机 旁路系统 火力发电厂
  • 简介:采用样条插值方法拟合发动机外特性和液力变矩器原始特性,基于矩阵运算牛顿法求解共同工作点,对装载机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进行了匹配.针对装载机铲装不同物料消耗扭矩不同,对发动机外特性曲线进行标定,提出了基于载荷谱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全工况优化匹配方法.本文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对某型号5吨装载机进行了动力匹配、发动机外特性标定和全工况匹配优化.

  • 标签: 装载机 液力变矩器 载荷谱 优化中图分类号
  • 简介:主要是以电控组合泵柴油发动机为例,简介电控柴油机匹配整车高温标定方法。

  • 标签: 标定 电控组合泵 整车
  • 简介:为了寻求低成本VE分配泵供油量电子控制方案,并且保持VE分配泵体积小、重量轻优势,采用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器,对本公司生产VE分配泵进行了电控化改造。通过将电控VE分配泵和改造前机械泵分别安装在493QZ增压柴油机上,并与装在原机上样品泵进行了外特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控VE分配泵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指标以及工作稳定性皆明显优于普通VE分配泵。随后进行冷拖可靠性试验也表明,该执行器具备长期工作可靠性。

  • 标签: 电控VE泵 步进电机执行器 柴油机 试验研究
  • 简介:在内燃机高原环境性能模拟试验台上,对不同海拔高度(大气压力)下电控共轨柴油机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大气压力变化对电控共轨柴油机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海拔3000m以下,柴油机动力性和经济性随海拔升高基本保持不变;海拔5000与0m相比,在低转速时,有效功率下降42.1%,燃油消耗率增加18.6%;在中高转速时,有效功率下降15.1%,燃油消耗率小于7.0%,排温基本保持在710℃以内。

  • 标签: 电控共轨柴油机 高海拔(低气压) 柴油机高原性能
  • 简介:为了实现低温热能充分回收利用,在混合工质ORC循环发电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CO_2跨临界循环与其耦合发电系统。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相应热力学模型,并编写计算程序,确定系统运行条件,分析蒸发温度T1、跨临界蒸发压力p01及热源温度T_g等参数变化对耦合系统性能影响,并将其与采用相同混合工质ORC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蒸发温度提高,跨临界循环部分输出功逐渐增加,而ORC部分由于冷凝温度提升所减少输出功逐渐降低。在T_g为373.00K时,若T_1为340.00、354.00K,耦合系统较基本ORC系统输出功分别增加15.77、113.53kW。随跨临界蒸发压力p_(01)变化,耦合系统输出功及效率均有先减小后增加再降低规律,存在一最佳跨临界压力,且表现为随热源温度降低,耦合系统性能优越性逐渐明显。若T_g为373.00或403.00K,则耦合系统较基本ORC系统分别增加19.16、7.18kW。在蒸发温度较高或热源温度较低时,采用耦合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O2跨临界循环 耦合系统 蒸发温度 热源温度 跨临界蒸发压力
  • 简介:通过对NH3/CO2、R290/CO2和R404A/CO2三种复叠式制冷系统COP、最优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最佳质量流量比等进行理论分析及性能比较,得出在一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和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下,三种复叠式制冷系统COP都随着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趋势,其中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COP最大;三种复叠式制冷系统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和最佳质量流量比都随着蒸发温度升高而升高,其中R404A/CO2复叠式制冷系统最佳低温循环冷凝温度最高,NH3/CO2复叠式制冷系统最佳质量流量比最大。

  • 标签: CO2 低温循环工质 复叠式制冷系统
  • 简介:本文介绍了TL系列柴油机结构特点、主要指标、目标市场及主要技术,分析了适配主机市场情况及配套适应性,提出了发展构想。

  • 标签: TL系列 柴油机 发展
  • 简介:1概述190系列柴油机是我厂六十年代为石油钻探研制一种高速大功率柴油机。鉴定投产以来,累计生产了各种型号12000多台。不仅广泛地应用于石油钻探、固定发电、工矿机车等领域,而且在舰船上逐渐应用。190系列柴油机作为船用动力始于80年代初,首先用在一艘挖泥船上。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一艘日本进口8m~3挖泥船柴油机需要更换,经过反复论证,决定采用190柴油机代替日本柴油机。190柴油机装于挖泥船后,工作良好,圆满地通过了技术鉴定,结论为“柴油机全面达到日本原装

  • 标签: 船用柴油机 190系列柴油机 挖泥船 190柴油机 柴油机冷却系统 大功率柴油机
  • 简介:为了降低柴油机标定成本,应用GT—power建立了一款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原有的试验数据对比,证明该仿真模型具有足够精度,可以为Matlabel软件中Model—BasedCalibmtion(MBC)工具箱提供发动机控制参数输入与性能输出数据库。

  • 标签: 仿真 柴油机 GT—power M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