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蛋白质的化学修饰作为改善蛋白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有效手段,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开发。本文简述了蛋白质PEG修饰的研究概况,涉及PEG化学修饰反应的类型和影响因素,PEG修饰蛋白的性质、应用及局限性。

  • 标签: 蛋白质 化学修饰 PEG
  • 简介:本研究制备了纳米金-聚番红花红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并利用差分脉冲法(DPV)研究了尿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纳米金-聚番红花红复合膜对于尿酸的氧化能够起到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优化条件下,尿酸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0×10^-6~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10^-7mol/L。该方法快速,准确,将聚纳米金-番红花红复合膜修饰电极用于体液中尿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5.0%-100%之间。

  • 标签: 番红花红 纳米金 玻碳电极 尿酸
  • 简介:苦瓜籽含有许多具有抗HIV活性的核糖体失活蛋白,例如α-苦瓜素,β-苦瓜素和MAP30,它们还分别具有堕胎、抗肿瘤活性、抗乙肝病毒活性等。本文从结构、功能、抗HIV分子机制、与其它病毒作用、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总结了MAP30蛋白的研究,并根据现有的聚乙二醇修饰方法对MAP30修饰研究提出了展望。

  • 标签: 核糖体失活蛋白苦瓜素 MAP30 人免疫缺陷病毒 聚乙二醇
  • 简介:今年3月,EdWelburn被任命为通用汽车全球设计副总裁,他的使命是将公司目前分散、元序的品牌结构转变成一种高效而又与众不同的品牌模式。“目前情况如何呢?”EdWelburn就这一问题对APC进行了阐述。

  • 标签: 设计师 基因 通用汽车 结构转变 APC 品牌
  • 简介: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三氯生在石墨烯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建立对其含量测定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pH7.0PBS缓冲液中,氧化峰电流与三氯生的浓度在(2.0×10^-8~1.2×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3.0×10^-9mol/L。已用于实际样品中三氯生含量的直接测定。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三氯生 石墨烯 玻碳电极 电化学
  • 简介:会吃饭,会扫墓,会拜年,家里有人怀孕就不会装修的话。再红发绿眼.身体里还是有中国文化的DNA。喜欢中国事物,又有钱的话,就要买生肖表。

  • 标签: 中国文化 PAM 基因 DNA
  • 简介:本文建立了延胡索乙素在碳纳米管修饰玻碳(CNT/GC)电极上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在pH6.20的Michaelis.缓冲液中,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延胡索乙素在CNT/GC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延胡索乙素在+0.90v(vs.Ag/AgCI)左右产生一个灵敏的阳极氧化峰,峰电流与延胡索乙素的浓度在8.0×10^-7~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达3.0×10^-7mol/L。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可应用于生药材和中成药中延胡索乙素的测定。

  • 标签: 延胡索乙素 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 方波伏安法
  • 简介:制作了溴代十六烷基吡啶修饰碳糊电极,研究了咖啡酸在该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0.1mol.L^-1的HAc-NaAc缓冲溶液(PH=3.0)中,咖啡酸在峰电位为0.44V(vs.SCE)左右出现一灵敏的氧化峰,通过选择和优化各项参数,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咖啡酸的电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5×10^-5~4.16×10^-7mol.L^-1,检出限为2.0×10^-8mol.L^-1(富集min)。该修饰电极制作简单,稳定性、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药物中咖啡酸含量的则定。

  • 标签: 溴代十六烷基吡啶 咖啡酸 化学修饰电极 伏安测定
  • 简介:低端的Crossover轿车已经无法满足新生代都市一族的生活方式,在看过了日产逍客、本田CR-V、斯巴鲁森林人、Jeep指南者、雪佛兰科帕奇等20~30万元级CrossoverSUV后,我们忽然发现少了一个重要的角色——福特,虽然美国原装进口的福特翼虎都市探险版保持了与基本款相同的价格,但福特要凭这款有着浓郁美式风格的纯SUV占有中国更多的汽车市场份额,显然力不从心。引进全新的Kuga不只是丰富了福特的产品线,同样也为追求新体验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 标签: 福特 车型 欧洲 长安 发动机 原装进口
  • 简介: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一组研究员发现,只要改变一下DNA,就可以把爱拈花惹草,不爱循规蹈矩的动物变为忠诚又友善的动物。

  • 标签: 男人 基因 亚特兰大 研究员 DNA 动物
  • 简介:能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相比拟的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预期耗资30亿美元,历时15年。该计划从动议到实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984~1989)。其主要内容是:基因组作图和顺序、信息和材料的管理、实施和管理的战略。(1)基因组作图。有两大类人类基因组图谱:遗传连锁图谱和物理图谱。遗传连锁图谱主要通过家谱分析和测量不同性状一起遗传(即连锁)的频率而建立的。物理图谱是通过对构成人类基因组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的化学测度而绘制的。它包括限制酶切图谱、排序的脱氧核糖核酸克隆库以及对表达基因或无特征(功能不清)的脱氧核糖核酸片段的低分辨图谱。所有图谱的目标都是

  • 标签: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组作图 基因组测序 实施战略 管理战略
  • 简介:这一发现将有助科学家培育出更能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植物新品种植物会因为四季或昼夜的温度变化而调整生长状态,那么它们靠什么来感知外界温度变化呢?英国研究人员说,植物在基因层面有一个特殊的“温度计”。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培育出更能适应当前气候变化的植物新品种。

  • 标签: 植物基因 温度计 科学家 《细胞》 植物新品种 温度变化
  • 简介:基因表达数据进行分类时,超限学习机(ELM)算法具有学习效率高、泛化能力强、分类精度高的优点.为了解决超限学习机算法受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随机初始化的影响,本文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AGA)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效果对超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矩阵和隐含层偏差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超限学习机(AGA-ELM)的分类算法.通过实验表明,该算法与已有的ELM、GA-ELM以及SVM算法相比,分类精度更高,可用于基因数据分类.

  • 标签: 超限学习机 自适应遗传算法 基因表达数据分类
  • 简介:植酸酶做为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和微生物细胞中,分解植酸磷,降低磷的排放量。文章综述了植酸酶的分类、理化性质、作用机理、菌种选育,并着重讨论了近年来植酸酶基因工程改造等问题。

  • 标签: 植酸酶 基因工程 微生物细胞 菌种
  • 简介:本文介绍了电化学疗法的原理和天津理工大学自行研制的基因脉冲导入仪LN-301的系统组成。在此基础上,利用基因脉冲导入仪LN-301及配套的针电极在小鼠身上进行了电化学疗法实验。通过电化学疗法对接种有S180的小鼠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抗癌药物环磷酰胺(CTX)和博莱霉素(BLM)的ECT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0.9%和70.4%,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抑瘤率显著提高。

  • 标签: 电化学疗法 基因脉冲导入仪LN-301 肿瘤治疗 针电极
  • 简介: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在1985年首先提出的。它是一项希望解开人类生老病死的奥秘,并彻底破解控制各种疾病基因密码的国际科学研究工程,是人类生命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工程。1988年,美国全国卫生协会和能源部开始组织和实施这项计划,1990年10月正式启动,耗资30亿美元。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万~10万个基因,30亿个碱基对。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初的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用15年时间构建详细的人类基因组遗传图和物理图,并期望通过分析每个人类基因的功能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使医学专家们了解所有疾病的分子结构,从而在根本上获得治疗的方法,进而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最终解开人类生命的奥秘。

  • 标签: 人类基因组计划 基因组作图 基因组测序 国际合作
  • 简介:一个国际研究小组1月11日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与恶性前列腺癌患病风险相关的基因变异。尽管这项成果的临床应用仍比较有限,但将来有潜力与其他患病风险因素一道用来尽早预测哪类男性更易患恶性前列腺癌。

  • 标签: 前列腺癌 基因变异 恶性 风险因素 临床应用
  • 简介:正如不同基因可以导致类似的疾病,相同的一些基因基因家族也可以对许多不同疾病产生影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NicholasKatsanis说,“‘一基因,一疾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 标签: 基因家族 疾病 《自然》 评论
  • 简介:军事医学科学院贺福初院士、张令强副研究员实验室的李力、邓彬蔚两位博士生发现了一种能抑制抑癌基因p5.3活性的分子PACT,并和该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杨晓研究员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联合揭示了PACT在细胞生长和胚胎发育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向分子。这一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该杂志同期还为此文配发了专题评述。

  • 标签: 活性分子 抑癌基因 生物工程研究所 控制 PACT 军事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