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综述了预应力模具的发展现状、现有的预应力模具种类和存在的问题:预应力环模具不能很好的适应冷挤压、冷锻、金刚石合成等工作环境;预应力缠绕模具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结构模具的设计理论,其设计理论在中国相对不是很成熟。针对预应力模具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

  • 标签: 预应力模具 预应力缠绕模具 设计理论
  • 简介:在铝合金与钢之间添加Ag中间层后进行电子焊接实验。其他参数固定的情况下,对电子作用位置不同时的焊缝成形、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电子斑点从银-钢对接面向银侧偏移距离的增大,焊缝成形明显得到改善,接头中的气孔缺陷消失。在银-铝对接面形成由Ag2Al和Al共晶组成的过渡层,过渡层随着偏距离的增大而变窄且不连续。当偏距离过大时,在银-钢界面上形成FeAl和FeAl3两种化合物层。当电子最佳偏距离为0.2mm时,接头强度最高达193MPa,为铝母材的88.9%,此时断裂发生在银-钢界面上。

  • 标签: 铝合金 Ag中间层 电子束偏束焊 接头
  • 简介:9310钢制尾桨轴模拟件电子焊试验件进行疲劳试验时,偏向尾桨轴模拟件一侧出现裂纹。采用磁粉检测、断口分析、金相组织分析、显微硬度测试和材料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其失效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尾桨轴模拟件裂纹性质为疲劳开裂,裂纹源起始于电子焊环缝起焊收尾搭接处的气孔缺陷处;改善电子焊的工艺设计,加强工艺控制可有效预防焊缝气孔的产生,同时合理运用X射线、超声等无损检测技术手段,并加强对焊缝处的无损检测可提高焊接结构的可靠性。

  • 标签: 9310钢 疲劳试验 电子束焊缝 气孔 疲劳断裂
  • 简介:针对在生产中出现的情况,及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设计了一副冰箱中前梁斜楔平模,解决了实际问题,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斜楔 整平 解决办法
  • 简介:采用分子链比较长,柔顺性比较好的树脂及固化剂,这是克服基板翘曲的重要手段。纸基覆铜板自从采用了桐油改性酚醛树脂以后,有效地解决了覆铜板翘曲问题,它为其它类型层压板与覆铜板提供了借鉴。

  • 标签: 纸基覆铜板 翘曲 改性酚醛树脂 整平 预防 分子链
  • 简介:开展应力的无损测量方法研究对应力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6种利用荧光测量应力的方法:Cr3+荧光压谱效应、拉曼压谱效应、稀土荧光压谱效应、荧光寿命和氧分压相关的荧光猝灭,简述了它们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对这些方法在航空航天机械的健康监测、可靠性评估、失效预期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 标签: 应力 压谱效应 荧光寿命 压敏涂料 应力发光
  • 简介:通过对应力腐蚀(SCC)方面大量研究,分析了目前应力腐蚀存在的普遍性,具体阐述了应力腐蚀的机理、现状、防护措施,从而得出了绿色缓蚀剂在应力腐蚀防护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结论。

  • 标签: 应力腐蚀 绿色缓蚀剂 防护措施
  • 简介:通过对后桥线支架制件的工艺分析,介绍了不同方向多处加强筋的拉伸成形方式及冲孔-切断的冲压组合工艺,并确定相关工序的模具结构,最终分析了相应模具设计的要点.

  • 标签: 工艺分析 一次成形 切断模具 模具结构
  • 简介:基于热锻冷工艺,利用DEFORM-3D对直齿锥齿轮冷工序成形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对直齿锥齿轮冷成形过程中的行程载荷、材料流动速度场、应力应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成形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较大的齿厚和较小的齿高直齿锥齿轮的材料流动速度场分布更优,应力应变分布更合理。模具所受载荷更低,成形件齿面符合产品精度要求。

  • 标签: DEFORM-3D 直齿锥齿轮 成形过程 复合锻造 应力应变分布 有限元数值模拟
  • 简介:在室温下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中汇聚的电子辐照多壁碳纳米管。结果表明,在能量为100keV的电子辐照下除了碳纳米管管壁有一些弯曲外没有其他结构被破坏;当电子能量增加到200keV时,纳米管有明显的损伤,可以观察到纳米管的无定型化、纳米管外壁的凹坑和缺口。200keV的电子辐照还能形成碳洋葱和2根多壁纳米管的焊接。多壁碳纳米管的离位阀能为83~110keV。能量超过阀能的电子可以很轻易地损伤纳米管而低于阀能的电子则很难损坏纳米管,其损伤机理为溅射和原子离位。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电子束辐照 形貌 损伤机理
  • 简介:本研究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固溶处理后的7050高强铝合金锻件的外表面及内部残余应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7050高强铝合金锻件经过固溶处理后,锻件内部的残余应力主要受锻件几何因素的影响,在锻件对称性较好的正面,外表面和沿筋部厚度方向,残余应力基本呈现出对称分布规律,而且均为压应力状态;相对于层剥法及测试过程的外表面处理,由于7050高强铝合金外表面的局部变形不均匀而导致的晶粒不均或者局部形变织构,对残余应力的测量结果影响更大。

  • 标签: 7050高强铝合金 锻件 X射线衍射法 残余应力
  • 简介:提出一种基于有限体积法的二维数学模型,以研究20mm厚2219铝合金板在电子焊接过程的热传递、流体流动以及匙孔的动力学行为。采用一种能够实时跟踪匙孔深度的自适应热源模型来数值模拟电子的加热过程。由表面张力、热毛细力、反冲压力、流体静压力以及热浮力等诱导的不同涡旋的热和质量输运作用与匙孔演变相互耦合。详细分析了一系列物理现象,包括电子焊接过程中的匙孔钻取、塌陷、重新打开、准稳态过程、回填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深度方向降低的电子热流能减慢反冲压力的匙孔钻取速度,并促进准稳定状态的出现。在准稳定状态出现之前,匙孔会发生塌陷并加剧涡旋流体输运的复杂性。最后,所有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数学模型的可行性。

  • 标签: 热传递 流体流动 匙孔动力学 电子束焊接 质量传输 涡旋
  • 简介:本文研究了变截面45钢轴状试件静载拉伸过程中表面法向磁场强度Hp(y)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拉伸载荷作用下,变截面应力集中部位的Hp(y)曲线出现突变;随着应力集中程度的加剧,即变截面轴径的减小,Hp(y)曲线在该处的变化幅度明显增大。另外,通过数学方法对应力集中部位仅由应力集中引起的Hp(y)信号进行了提取。研究认为,应力集中部分的Hp(y)曲线有可能不过零。

  • 标签: 金属磁记忆 应力集中 静载拉伸 变截面
  • 简介:商用Cu-Mg合金吊弦在西南路段隧道内频繁出现断裂。采用扫描电镜分析、能谱分析、断口金相检查、显微硬度检测等分析方法发现,断裂以吊弦线外侧为源,断面呈现沿晶脆性断裂及腐蚀特征,覆盖大量氯化物,且在断面形成多条垂直于扩展方向的二次沿晶裂纹。金相检查显示吊弦线纵向组织呈纤维状,加工变形量大;硬度检查显示加工硬化明显;环境监测发现隧道潮湿,空气流动性差,含有一定量的Cl^-。结合失效机理,降低吊弦残余应力,表面进行喷漆防护,可有效防止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 标签: Cu-Mg合金 吊弦 应力腐蚀 断裂失效 预防措施
  • 简介:微磁检测技术是通过对试样磁信号的检测,对试样的应力集中情况和疲劳损伤程度进行早期评估的一种新的检测手段。该方法的使用可以正确反映待测试样应力的变化。为了精确测量试样的磁信号强度,在研制了高灵敏度磁矢量探头检测的试验平台的同时,建立了检测信号与磁导率的关系算法。试验发现:应力集中区域会导致其与周边的区域磁导率发生相应的差异,即随着试样中所存在的残余应力增加,采集得到的磁信号强度增大,且材料的微观应变变大,晶粒减小。

  • 标签: 微磁技术 电磁检测 应力集中 磁信号
  • 简介:这是美国运输部发起的研究项目,一个管道防腐层专家团队参与了本研究项目,评价了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的完整性。研究表明,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存在剥离和面层开裂两大完整性问题。过去几年里,据文献报道,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的熔结环氧粉末(FBE)底漆与钢管界面上发生多起防腐层剥离事故,以及聚丙烯(PP)面层发生开裂事故。这些防腐层事故引起人们对使用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的关注。一般来讲,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采用比较厚的聚烯烃面层增强防腐层抗机械损伤和防止水渗透的能力。但是,聚烯烃的热膨胀系数比钢材高得多,结果在防腐层系统里产生比较高的残余热应力。因为残余应力高,造成防腐层剥离,尤其在管端截短防腐层和任何防腐层的边上,因为这些是高应力集中部位。特别是假如钢管表面预处理不当,就无法保证防腐层持久达到很强的粘合强度。如果熔结环氧粉末(FBE)底漆配方选择不当,发生热氧化降解,也导致防腐层过早失效。如果使用温度很高,聚丙烯也会因为热氧化降解而变脆。在残余应力下,这样脆性的聚丙烯面层就会开裂。本文分析了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中的残余应力,并且探讨了残余应力对三层聚烯烃管道外防腐涂层(3LPO)剥离和聚丙烯(PP)面层开裂机理的影响。

  • 标签: 残余应力 热氧化降解 防腐层剥离 聚丙烯开裂
  • 简介:为了预测Al2024-T3合金热变形加工工艺的流变应力行为,在应变速率(0.001-100s-(-1))、应变(0.1-0.5)和温度(573-773K)条件下,进行了等温压缩试验。采用统计参数,如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AARE)和相关系数(R)评估了Al2024合金不同的本构模型和最新构建的本构模型的预测能力。与其他的模型相比,最新构建的模型能得到最低的AARE(4.6%)和最高的相关系数(0.99)。因此,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Al2027-T3合金的变形行为。

  • 标签: 等温压缩 2024铝合金 本构模型 流变应力
  • 简介: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对Mg-3.0Nd-0.2Zn-0.4Zr(质量百分数,NZ30K)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试验,变形温度范围为350~500℃,应变速率范围为0.001~1s^-1。为消除变形热的影响,对高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流变应力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流变应力数据,建立双曲正弦本构方程。双曲正弦本构方程中的常数可表达为应变的函数。利用建立的本构方程所预测的流变应力与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说明该本构方程可以用来预测NZ30K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流变应力

  • 标签: NZ30K合金 镁合金 本构方程 流变应力 等温压缩